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

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肾脏病
  • 肾内科
  • 医学科普
  • 健康咨询
  • 疾病预防
  • 临床指南
  • 患者教育
  • 肾脏健康
  • 常见病
  • 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50个深入浅出关于肾脏病的QA知识集锦!

  2.人体中主导代谢、排泄的功臣──肾脏,虽然人人都有两枚肾,但你真的知道衰弱、功能不佳的肾,将导致多严重的后果吗?本书一一为你道来。

  3.了解肾脏病的各种疑难杂症、大小知识,就看这一本,成为带你领略肾脏与肾脏病知识的入门砖。

  是时候「顾肾」!
  了解肾脏病的各种疑难杂症、大小知识,从本书开始。


  「肾脏」堪称是人体最辛劳的器官──主导代谢、排泄、维持体内恆定的功臣,既要稳定住体内的平衡,又要能让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根据医学临床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因併发尿毒症而需要洗肾;而在高血压患者中,平均也有五分之一的人,最终走到了这一步。

  糖尿病和高血压只是肾脏病成因的其中一环,其他还有家族遗传或先天性疾病、肾发炎或由其他器官併发感染、肾结石、尿毒症等成因,而「急性」或「慢性」地丢失了肾功能。其实,真正的危机是,一旦肾功能如滑梯下坠般地节节衰退,未来终将踏入名为「慢性肾脏病」的行列──仅能借助药物、洗肾或接受肾移植来控制病情,失去的肾功能将不复返,只能朝「延缓恶化速度」的方向来努力。

  本书採50个QA问答的形式,详细阐述肾脏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日常生活和饮食,再到肾脏移植、瘘管如何保养、酮酸胺基酸疗法,从肾病的治疗与营养保健,一直到洗肾的各种注意事项,分门解说,让肾友与其亲属更加地了解「何谓肾脏病」。

  对于劳苦功高的肾脏,你能为它做的事──
  了解肾脏、肾脏病、肾功能检测的重要指标,
  学习如何预防、延缓、远离肾病的危险因子。

名人推荐

  郭汉崇 教授
  慈济医疗志业 副执行长

  黄尚志 教授
  高雄医学大学 肾脏内科教授

  黄秋锦 教授
  前 台湾肾脏医学会 理事长

  赵有诚 教授
  台北慈济医院 院长

  卢国城 教授
  台湾肾脏医学会 理事长

  ──联袂推荐
  (顺序按笔画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郭克林


  现职
  台北慈济医院肾脏透析中心 主任
  慈济大学医学系内科学科 副教授
  台湾肾脏医学会透析委员会 委员

  经历
  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肾脏科 主治医师
  国家卫生研究院肾脏健康论坛之共识与建言 执行编辑
  台湾慢性肾脏病临床诊疗指引 撰稿成员

  学历
  国立阳明大学生理学研究所 博士
  国立阳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 医学硕士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 医学士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一本浅显易读的肾脏照护宝典
推荐序 江山代有人才出 着书立言传薪火
自序   让更多人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故事① 一封让我毕生难忘的信
故事② 配合医嘱的郭阿嬷

Part 1 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
Q1 肾脏在哪里?有多大?是什么形状?
Q2 何谓「肾元」?
Q3 肾脏的功能有哪些?
Q4 进出肾脏的血流量很大吗?
Q5 尿液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尿蛋白」?
Q6 尿液的颜色能帮助我们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吗?
Q7 尿液混浊代表身体有异常?
Q8 尿中有泡沫就是「蛋白尿」吗?

Part 2 常见的肾脏疾病与相关治疗
Q9 泌尿道感染与肾脏病有关吗?
Q10 肾功能常见的检查有哪些?
Q11 肾脏病一定要接受切片检查吗?
Q12 肾亏与肾功能的关系?
Q13 水肿是肾脏病引起的吗?
Q14 肥胖会造成肾脏病吗?该如何控制?
Q15 腰痛与肾脏病的关系?
Q16 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避免?
Q17 何谓「急性肾衰竭」?
Q18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肾病有关吗?
Q19 「慢性肾脏病」有哪五个阶段?病患该注意些什么?
Q20 何谓「尿毒搔痒症」?我有哪些治疗的选择呢?
Q21 慢性肾病患者何以会併发自律神经失调?
Q22 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哪些?
Q23 为何会发生铅中毒?和肾脏病有关吗?
Q24 何谓「中草药肾病变」?哪些中草药会造成肾病变?
Q25 服用药物如何避免伤肾?三聚氰胺会伤肾吗?
Q26 吃类固醇会不会影响肾脏?
Q27 肾脏病友在日常照护上需要注意什么?
Q28 血压正常就不用再吃降血压药?
    为何慢性肾友服药后的血清肌酸酐指数还是逐渐上升?
Q29 何谓「肾性贫血」?
Q30 何谓「自由基」?对人体有何伤害?

Part 3 肾脏功能替代疗法与照护
Q31 何谓「肾脏移植」?
Q32 何谓「末期肾脏病功能替代疗法」?会出现哪些不适?
Q33 何时要开始进行末期肾脏病功能替代疗法?
Q34 慢性肾病的肾功能恶化速度可以预测吗?
肾病患者未来一定得接受透析治疗(洗肾)吗?
Q35 洗肾后是否体力会变差?
Q36 透析患者可以有性生活吗?
Q37 慢性肾衰竭病人是否可以怀孕?
Q38 透析病患能不能运动?可以出国旅游吗?
Q39 透析病患如何做好饮食控制?
Q40 透析患者可以吃素吗?会不会营养不良?
Q41 洗肾瘘管该如何保养?
Q42 何谓「肠道透析」?延缓慢性肾脏病恶化从照顾肠道健康做起?
Q43 慢性肾脏病有药医吗?饮食上有特别要注意什么吗?

Part 4 肾病应对须知
Q44 台湾末期肾病(尿毒症)高发生率的可能原因?
Q45 哪些人是肾脏病的高危险群?
Q46 什么是「泡泡肾」?
Q47 肾友有哪些福利?
Q48 成双成对的肾与肺,如何保健?
Q49 为何肾友到最后总要截肢?
Q50 何谓「医病共享决策」?面对末期肾脏病,我能怎么运用它来了解有哪些治疗的选择呢?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一本浅显易读的肾脏照护宝典


  很高兴能为郭医师撰写《肾脏病关键50问》这本书的序言。台湾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及盛行率是全球之冠,有非常多的病人正接受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和照护,因此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如同郭医师在他自己的序文里也提到: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人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郭医师从医多年,他从临床实务的病例个案介绍开始,使读者能领悟到肾脏疾病相关的关键问题。在这本书里,他先介绍了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分别从肾脏的功能、组织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谈起,让读者很容易了解肾脏到底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也介绍了常见的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的治疗。他用通俗的字句、浅显易懂的文笔,让读者可以在很轻松又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了解各种肾脏疾病与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郭医师也针对肾脏功能替代的治疗方法,提供出最精辟的见解,深入浅出,让即使非医护相关从业人员的一般读者,也能够很容易理解。

  身为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长,本人感到非常地荣幸,能够为郭医师撰写这本书的推荐序文。我想,这本书的改版,能提供给台湾居民一本很简明扼要、浅显易读、内容丰富的肾脏照护宝典。谨代表台湾肾脏医学会对郭医师致上最诚挚的敬意。也希望这本《肾脏病关键50问》能够在台湾,甚至是在华人的世界里,绽放光芒!
 
卢国城 教授
台湾肾脏医学会 理事长
辅仁大学 附设医院 副院长

江山代有人才出 着书立言传薪火

  认识台北慈济医院肾脏科郭克林医师是在参加欧洲肾脏医学会时,在一路的长谈中了解了这位后起之秀,不只研究优秀、医术高明、热心教学,还把无限的潜能挥洒于大众科普与健康教育的写作。二○一一年,郭医师就着书出版了《肾脏病关键50问》,用深入浅出的文字,介绍肾脏的构造及功能、肾脏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各种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对于罹患尿毒症而必须接受洗肾的病人,给予正确的医疗观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的挑战,乐观开创正向的人生观。如今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下,郭医师改写了若干章节,加入更新的治疗观念与药物疗法,除提供大众与病人更正确的肾脏病相关知识外,亦由预防、筛检、认知、诊断,再到治疗的面向,期待大家认识肾脏病、面对肾脏病,终而远离肾脏病。

  台湾人口老化平均年岁增加,慢性病的照护进步而使疾病死亡率降低,加上健保解决病人医疗面的经济负担问题,使得接受洗肾的人数增多,终让末期肾脏病的发生率与盛行率皆名列世界前茅,因此如何降低尿毒症人口,做好整体的防治工作,早期发觉、早期治疗,减缓肾功能的恶化,使其不发展至尿毒阶段,正是目前全体国民共同面对的挑战。台湾自二○○三年启动「慢性肾脏病防治计画」,十多年来已建立起完整的防治体系,拜政府、专业学会、医疗人员与一般大众的齐心努力,肾脏病的整体防治已有亮丽的成果,并为国际肾脏界所赞许,受引用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标竿。

  本书《肾脏病关键50问》内容易读易懂,且涵盖层面广泛,可提供一般大众正确的肾脏知识与疾病保健方法,因此无疑是肾脏病防治上甚具价值的知识工具。期待郭医师理念、智识、经验的传播,为台湾肾脏病防治发挥卓着的贡献!

黄尚志 教授
高雄医学大学 肾脏内科教授
台湾肾脏医学会 慢性肾脏病防治委员会 主委

自序

  肾脏病成为台湾的新国病,伤害许多人的健康,也造成国家庞大的医疗开销。身为肾脏科的医师,时常见到因为各种原因而罹患了肾脏疾病的病患,在提供完善的医疗之余,更希望大众能够预防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于是在二○一一年出版了《肾脏病关键50问》,整合专业教科书上的相关疾病资料、看诊病患对疾病的疑问、与医学生讨论的纪录、大众来信至本科询问的问题及解答,以及关于慢性肾脏病的卫教资料等,集结整理成50个问题与回答,并以浅显通俗的文字,让大众更容易吸收和了解。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距离初版已经过了8年。在变化万千的时代,科研与医疗照护不断进步,资讯和观念也持续翻新,为了让本书内容能够更充实、精确与完整,除了原本部分章节的补强外,于此次改版在书中新增了几个章节,包含:尿毒搔痒症、肠道透析、酮酸胺基酸疗法、医病共享决策对于透析模式选择之帮助、肾与肺的关联和保健、为什么肾友的脚多半需要截肢、洗肾瘘管的保养等等 ,期盼提供给肾友目前肾脏病治疗的最新趋势。

  改版期间特别感谢中医师吕秉勋、营养师李宜晋、研究助理卢佳璟,提供了专业的谘询与意见,让本书内容更加完善。期盼这回更新与补充的资讯能对读者们有帮助,让更多人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图书试读

Q49 为何肾友到最后总要截肢?
 
已经透析一段时间的肾友,会发现同洗肾室的病友有好几位都截肢了,可能是少了几根脚趾头、脚板只剩一半、失去整个脚掌或只剩下膝盖,而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只发生在一只脚上,听过病友说,某人前几年切了左脚,最近又切了右脚。
 
那名病友的遭遇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肾病到最后真的都要截肢吗?主要肇因多发生于脚周围的「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疾病」所引起的组织缺血、溃疡,若没有及时治疗,就会演变成 「危急性下肢缺血」,难逃截肢的下场,甚至危及性命。
 
据统计,每四个透析患者中,就有一个罹患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疾病。而在日本,每一○○名洗肾的人当中,就有一名会在一年内截肢,这些数字都说明了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和 「截肢」与每一位肾友的距离之近,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更可怕的是,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在演变成危急性下肢缺血之前,通常没有症状,若在病人及家属缺乏警觉、未定期至洗肾室做脚检查的状况下,很容易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等发现时通常为时已晚。
 
因此,清楚地认识何谓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了解自身风险以及积极地关注下肢问题,是避免走向截肢的第一步。
 
糖尿病与心脏血管病变 + 血管钙化 + 尿毒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三重高风险
 
台湾透析患者中,大约有快要一半会合併糖尿病, 「末梢神经及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併发症。一般来说,罹患糖尿病满10年的患者当中,约有一半的人会併发神经病变,再过5到10年,就会逐渐演变为动脉血管病变。
 
而末期肾脏病患虽然可借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一定程度的生理机能,但终究无法取代正常的肾脏功能,病人血液中的尿毒素仍较常人高,且无法正常地代谢钙、磷、钾等离子,都更为血管功能增添危机。
 
虽然尚未有正式统计,但是肾友若有因足部伤口而进行过心脏血管的治疗,通常八成以上的病人会有程度不等的血管钙化问题,这也让治疗更增添难度。

用户评价

评分

《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这本书的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非常贴心!我一直觉得,医学知识虽然重要,但如果不能以一种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出来,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本书“关键50问”的提法,恰恰抓住了大家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最直接的需求——解决疑惑。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解答一些关于“肾脏病有哪些早期迹象”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筛查”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身体的细微变化不够敏感,或者即使有所察觉,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引起重视。《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那绝对是功德无量。 而且,这本书的“二版”意味着它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内容的优化。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肾脏保健品”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以保护肾脏”的建议。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健康信息五花八门,能够有一本权威的书籍来指导我们,避免走弯路,是多么重要。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开肾脏健康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不再对肾脏病感到恐惧,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预防、去管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和我的家人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肾脏,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评分

哇,终于等到《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了!上一版的口碑就一直很好,很多人都在讨论,我当时也想买,但一直没来得及。这次听说出了二版,而且内容做了更新,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入手。我一直觉得,肾脏这个器官好像很神秘,虽然知道它很重要,但平时真的很少会去主动了解它。每次看到一些关于肾脏病的报道,都感觉离自己很远,但又隐隐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什么事情来保护它。 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怎么来解答这些“关键问题”。是会从最基础的肾脏功能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肾脏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疗吗?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保护肾脏的“小撇步”,比如在饮食上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运动会不会对肾脏有影响,以及生活习惯方面有哪些是“雷区”应该避开的。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就伤害到了肾脏。 我尤其期待的是,这本书能不能帮助我理解一些医学术语,让我不再听到医生的话就一头雾水。很多时候,我们看病的时候,医生讲的术语都比较专业,虽然出于好意,但作为普通患者,听起来还是很有压力。《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这个名字,就感觉很亲切,好像真的可以把我们脑子里关于肾脏的疑问都一一解开一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贴心的健康顾问,带领我一步步认识并守护好我的肾脏。

评分

《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的问世,实在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我身边有不少长辈深受慢性病的困扰,而肾脏健康更是他们常常提及的担忧之一。之前也尝试过找一些相关的科普资料,但往往内容过于零散,或者不够深入,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这次看到这本书的“二版”更新,我立刻充满了期待。 我想,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就是它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内容,这恰恰符合了我们普通大众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思维模式。我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冒出来,而如果有一本书能够把这些普遍的、关键的问题,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解答出来,那绝对是无价之宝。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肾脏病早期症状的提示,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我也很想了解,书里面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比如肾炎、肾结石、甚至尿毒症等等,并且能够用浅显的语言解释它们的病因、表现以及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我特别希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哪些人群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以及“他们应该如何进行定期的筛查和监测”的信息。对于我们这些关心家人健康的人来说,能够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让我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保护家人的肾脏健康。

评分

我对于《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的出现,实在是太惊喜了!我一直关注健康领域,尤其是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器官。肾脏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身体还好,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一本能够系统解答关于肾脏健康问题的书籍,真的太有价值了。 这“关键50问”的命名,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针对性,能够直接切中大家最关心、最疑惑的地方。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涵盖一些关于“饮食禁忌”和“营养补充”的具体建议。毕竟,很多肾脏疾病的发生都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如果能有权威的指导,让我们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这对我们的健康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作为一本“二版”的书,我相信它一定吸取了第一版的经验,在内容上会更加精炼、更加贴合读者的需求。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解读肾功能检查报告”的知识,很多时候我们拿到报告,看到那些数字和专业术语,都不知道代表着什么。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们看懂这些,并且知道异常时应该怎么做,那将是非常实用的。 总而言之,《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肾脏健康百科全书”,能够帮助我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关于肾脏的一切,并为我和我的家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这本书,并从中获益。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一直对肾脏健康很在意,身边也有亲友经历过肾脏方面的问题,所以看到《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的消息,简直像收到救星一样。我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肾脏病的健康节目,但感觉信息量很大,而且很多地方讲得太专业,普通人一下子很难消化。这次看到这本书是“二版”,就更相信它肯定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内容的更新,应该会比之前的版本更完善、更贴近我们现在对肾脏健康的关注点。 尤其是“关键50问”这个标题,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而且“50问”的数量也恰到好处,既不会让人觉得信息量爆炸,又能涵盖很多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特别好奇里面会不会提到一些关于“早期发现”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实用建议。毕竟,很多疾病都是越早发现越好治疗,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又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轻松地照顾好自己的肾脏,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才去烦恼。 当然,作为一个台湾读者,我也会特别关注书中的一些信息是否符合台湾的医疗体系和健康观念。比如,一些检查的频率、筛查的重点,以及在台湾可以获得哪些帮助等等。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本地化的信息,那就更好了。我一直觉得,再好的医学知识,如果不能落地,不能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那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肾脏病关键50问(二版)》的出现,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肾脏多了一份希望,也期待着它能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