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序 一直很佩服日本人对学问的老实态度。哪怕是被各地主流社会视为「不入流」的神祕学与神话故事,台湾市面上丰富的日本翻译书籍都一再地说明今日已做为文化输出国的日本,仍然保留着他们一贯务实求知的谦逊态度。
《创作者的异次元宇宙学》一书不仅罗列了宗教历史、神话传说、文字符号等常见的神祕学知识,更包含军事组织,以及数学、自然科学等类别,真可谓洋洋大观,令人目不暇给。使我惊讶的不仅是这些丰富的知识,更是对其文化底酝萦绕不去的佩服与反省。这样的作品何以在国内的环境里生不了根?使我们必须长年仰赖对日本作品的翻译?在本书这样灿烂的文化花朵得以绽放之前,我相信日本国内必定有许多文化的先驱,热切且系统地译介各领域的一手资料,才让这本字典式的神祕学知识大全能够现身。
那么,究竟什么是神祕学呢?要言之,神祕学有两个面向。第一,它指的是在追求神圣与完整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神祕体验。第二,指的是在体验中窥见和洞悉到的宇宙架构。它并不是自然科学,其所仰赖的不是实验设计与肉眼,而是对大自然、日月星辰、及对内心浩瀚苍穹的体悟与观察。在这样的过程里,人与外境实为一体,彼此不分。历史不断推进,许多先哲试着将这些经验条理化,从而渐渐产生了宗教、命理、哲学、化学、天文、物理等学科。可叹的是,物我两分的结果固然促进了物质领域的发展,但也离神圣及完整越来越远。 学习神祕学并非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因为它既不保证收获,也不明示答案。真理总是祕不可传的,这点我们在许多炼金术乃至道家、与禅宗的文献里都可以发现类似的记载。
有幸得到出版社的邀约能够事先一览这本杰出的作品,在审阅的时候心中其实带着一丝遗憾和羞愧。遗憾的是自己未能更深更好地帮国内的神祕学领域打下更好的基础,羞愧的是面对这样海量的资料,在本书面前我个人充其量也不过像位初学者,仅能针对几个比较熟悉的领域做出修正的意见。
心理学的几个专有名词,诸如宣洩、人格面具、以及解离性身分障碍症,其中有错误或太过简省的我试着加以修正与补充;神话领域里的诸神姓名,国内已有译本的则从之(如吕建忠教授翻译的《吉尔伽美什神史诗》,若有偏离国人熟悉用法者则改之。此外,日语惯将四元素称为火地风水,本有意将之改为国人常用的火土风水,但思前想后的结果,仍决定保留日语特色。其他在生命树或希伯来文中的几个小错误此处不再提。审阅的目的无非希望读者能够在此书里学到正确的知识及读到符合国情的名词。物理学的篇章另有专人审稿,我相信读者们一定能感受到出版本书的用心。
不论你是否听过神祕学,都可以从这本架构完整,内容详实的书里得到许多趣味。古老的知识在向我们招手,崭新的见解引领我们的想像。泡上一杯好茶,我一边读着这本书,一边神游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一任自然。
爱智者
前言 小说、漫画、电玩、动漫、轻小说等,这些肩负酷日本形象的二次元多媒体,其趣味性是具特殊性的。
那些作品看似以萌系为主流,有时甚至被揶揄带有「中二病」的世界观。但仔细鑑赏时,娱乐性外表的背后,其实可以从各式各样的领域再拉出原始的出处,透过熟知来龙去脉更理解故事的架构。
举例来说,电玩《Fate》系列出现的世界知名英雄或伟人,有些是颇偏执狂热的人物,加上交错复杂的人际关系,谱出极具深度的故事。另外,动漫《少女与战车》对战车的细腻描写,不仅是军事迷,就连过去对此不感兴趣的人也深陷战车的喜爱。
以这些作品作为二次元世界的入口,借了解研究原出处、专业知识、专业用语、历史等,也是时下的潮流。
引用那些「略带某偏执专业」的元素塑造作品的世界观,是日本二次元文化媒体过去以来擅长的手法,绝非创新。像是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死海古卷」、动漫《机动战士钢弹》的宇宙殖民地,在作品公开以前,不过是「略带偏执专业」的某用语。但是,随着作品畅销,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语汇。透过自己喜爱的作品,理解原始出处与意义,原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是由于作品是二次元文化媒体,有时人们常忽略而过。
再加上,如今二次元世界的作品为数众多,选择繁多,不曾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人不再少数,想必也无机会认识何谓「死海古卷」。
基于此,本书介绍各领域的「略带偏执专业」用语,让身为现代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得以从中理解且兼具最低限度的专业知识。
并且将这些专业用语分为宗教、神话、军事、科学、神祕学之领域,让读者在遇到不懂的用语时可以轻松查询。
希望透过本书,大家都可以成为知识丰富的真正阿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