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要马上停止一个坏习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对大人而言很难,对小孩也是──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并不谈关于停止坏习惯的原因。本书完全不会提到意志力,相反的,我们的焦点放在解开绑住坏习惯的锁链而脱离坏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这些常见的习惯,例如啃指甲、吸姆指、扭卷头发、抠疥癣或蚊子包、咬衣服、挖鼻孔等等,那么看这本书就对了!长期执行本书中所介绍的策略,能够帮助你的孩子掌握一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脱离那些讨厌的习惯。
本书特色
本书为孩子呈现一套策略,这些策略以钥匙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钥匙是专门为了用来打开绑住坏习惯的锁链而设计的。
作者简介
Dawn Huebner博士
是在New Hampshire的Exeter居住的一位临床心理师,专长是儿童及其父母的治疗。目前致力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负向情绪。
绘者简介
Bonnie Matthews
Bonnie Matthews为许多儿童书籍绘过图。她画的一些古怪人物也已经出现在全世界超过100本杂志上面,甚至礼品包装纸、贺卡及多种目录上也用过她的绘作。她目前居住在Baltimore。
审订者简介
陈信昭
学历: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
经历:
精神科基层医师
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台南市立医院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理事兼心理剧小组召集人及合格督导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监事
国际哲卡.莫雷诺心理剧机构合格导演及训练师
精神科专科医师
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专长:
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之诊断与治疗
心理谘商及治疗实务及督导
心理剧实务及督导
译者简介
陈碧玲
现职:
国立台南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讲师
台南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督导
谘商心理师
学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研究所硕士
专长:
游戏治疗
沙游治疗
陈信昭
学历: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
经历:
精神科基层医师
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台南市立医院精神科兼任主治医师
中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理事兼心理剧小组召集人及合格督导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监事
国际哲卡.莫雷诺心理剧机构合格导演及训练师
精神科专科医师
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专长:
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之诊断与治疗
心理谘商及治疗实务及督导
心理剧实务及督导
序
不要咬指甲!
不要挖鼻孔!
不要抓皮肤!
不要扭卷头发!
不要咬衣角!
不要拔眼睫毛!
不要吸姆指!
好累人啊!不是吗?
现实的情况是,你可以不断提醒你的孩子,从现在一直到时间的终结。你用惩罚来威胁,或用奖励来利诱。你尝试用尽各式各样的语气去说他,用冷静的声调、用坚定声调、或者完全没有声音……。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我们都知道,要马上停止一个坏习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想想看,不把另一片饼干塞到嘴里、不对你的孩子大吼大叫、不咬牙切齿,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这需要很大的决心,而有时候这决心是很难衡量的;同时还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而这力气又常常难以维持下去。另外,即使花了力气,也下了决心,还是很难说改就改!
对大人而言很难,对小孩也是──对于那些似乎不能停止啃指甲、咬衣服、吸姆指的孩子们而言,这也一样,无论他们怎么想辨法努力,就是很难说停就停!
但你知道,这类习惯可能对孩子造成困扰。他们指甲旁的外皮又流血又痛。头上有一块光秃秃没头发的头皮,皮肤变得龟裂,被蚊子叮的包包受到感染,脚指甲往内生长,头发纠结成团。而这,会没完没了。因为即使会造成伤害,即使会很痛,他们还是不断又抓又抠,又扯又磨、又啃又咬──直到这些动作变成自动化的行为为止。而到那时候,习惯就锁死了。难怪很难停得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并不谈关于停止坏习惯的原因。这本书完全不会提到意志力,一次都不会提到(除了这里之外)。相反的,我们的焦点放在解开绑住坏习惯的锁链而脱离坏习惯。
本书为孩子呈现一套策略,这些策略以钥匙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钥匙是专门为了用来打开绑住坏习惯的锁链而设计的。这些方法经过科学证明是有效的;且呈现的方式既有趣又可行。
当孩子要做一堆事情时,身为家长或照顾人员的你,可以协助他们。请和你的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每次只要读一至二章就好。并依照指示去执行所有的活动;这一切会让你的孩子对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并帮助他们从「知」转到「行」。本书清楚地解释了转移的方法,并介绍一套奖励系统,以帮助这过程能顺利进行。
请注意,你奖励的是孩子有努力使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的指甲有多长或皮肤有多光滑。持续不断使用这些「打破坏习惯的策略」才是成功的关键。而这比让指甲长长,让头发变滑顺更有意义,尤其在一开始的阶段。
没有多少证据显示本书中所讨论的这类坏习惯暗示着孩子们有根深蒂固的情绪问题。那些啃指甲、吸姆指、或扭卷头发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并没有比他们的同侪来得多,虽然他们看起来似乎需要这些习惯带来的肢体知觉来调整自己的内在状况。对孩子而言,习惯有镇定的作用。即使这些习惯在你看来很有关系,但这并不一定表示你的孩子的确有情绪上的困扰。
但这也不表示所有有坏习惯的孩子都很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很健康的。如果你发现一些压力的征兆──例如常常感到担心、完美主义的行为、变得软弱想哭,或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很有可能你的孩子的确需要额外的协助。在本系列出版品里,还有其他书籍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学习如何更有效去管理某些感觉和问题。但如果这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严重干扰,请和医师商讨,并决定孩子是否需要接受专业的协助。
如果你的孩子使用很尖锐的物品去做这些动作,或染上一些使你吃惊的习惯,请立即寻求医疗协助。如果你发现某个习惯看起很不寻常──不停地耸肩、清喉咙、或做鬼脸──也请与孩子的医生进行商讨,以确定这些动作是否实际上可能是一种抽动症状(tic)。孩童时期有抽动症状是很寻常的事,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建议要努力停止或改变这些动作。且本书中所描述的方法与用来治疗抽动症状的方法并不一样。
但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这些常见的习惯,例如啃指甲、吸姆指、扭卷头发、抠疥癣或蚊子包、咬衣服、挖鼻孔等等,那么看这本书就对了!长期执行本书中所介绍的策略,能够帮助你的孩子掌握一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即脱离那些讨厌的习惯。
而你一天到晚叫他不要做这、不要做那的情形呢?就不用再发生了!
這次翻開這本《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其實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家中那位小調皮,最近迷上了摳腳皮,每次看到他把腳弄得紅紅腫腫的,就覺得好心疼,也真的很苦惱。跟其他家長聊過,大家都有類似的困擾,什麼咬指甲、挖鼻孔、講話結巴、或是過度依賴手機,這些所謂的「壞習慣」,對孩子來說,有時候好像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但也確實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和社交。我嘗試過很多網路上的建議,像是分散注意力、給予獎勵,但總覺得治標不治本,而且有時候孩子的反應反而更大,好像在跟他對抗一樣。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出了問題的核心,這讓我很有興趣想知道,它是不是能提供一些更深層次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行為糾正。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分析這些壞習慣背後的原因,例如孩子可能面臨的壓力和焦慮,以及如何從根源上幫助孩子去處理這些情緒,進而改變行為。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讓家長能夠理解孩子、並且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讓我們可以一起面對這些挑戰,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
评分老實說,看到《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這本書的標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終於有救了!」我家的小兒子,大概從三歲開始就養成了咬被角的習慣,從一開始只是偶爾,到現在幾乎是無時無刻,被角都被他啃得破破爛爛的,看到我真是心急如焚。試過各種方法,包括買了專門的防咬指甲水,但對他好像沒什麼作用,而且每次提醒他,他就更愛咬,好像是一種叛逆。我也曾想過是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情緒問題,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判斷和處理。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真正科學、又充滿愛心的引導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懲罰。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讓家長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原因的洞察,並且教導我們如何運用正向的鼓勵和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從而擺脫這些習慣。尤其對於咬被角這種聽起來「小」但實際上影響孩子衛生和心理健康的習慣,我真的很想知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解決之道。
评分這次偶然間看到《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家的小女兒,最近迷上了用指甲去抓撓手臂內側,尤其是睡前或是在看卡通的時候,常常看到她不自覺地伸出手,然後用力去抓,有時候會抓出紅紅的痕跡,看了真的很心疼。我們嘗試過提醒她、轉移她的注意力,甚至有時候會因為她不斷地抓而有點生氣,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她好像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聽說有些孩子的壞習慣,可能是因為壓力、焦慮,或者是身體上有些不適,但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真的無從下手。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出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所以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真正有用的建議。我希望能從書中學到如何更溫和、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去了解她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習慣,並且找到一些方法,幫助她學習自我控制,找到更健康的抒發情緒的方式,而不是用這種傷害自己的方式。
评分這本《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讓我這個做家長的,眼睛為之一亮!家裡那個上小學的女兒,最近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習慣,就是喜歡用指甲刮手臂,尤其是在看電視或睡覺前,常常會不自覺地這樣做,有時候甚至會刮出紅印,看了真讓人心疼。我們試過很多方法,像是一發現就溫柔地制止她,告訴她這樣會受傷,但效果總是斷斷續續。有時候她自己也知道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聽其他家長說,小孩子有些壞習慣,往往是壓力、焦慮或是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現,這點我深以為然。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立刻就聯想到我們家女兒的情況,迫切地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提供一套循序漸進、能夠幫助孩子真正克服這些習慣的方法。我很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引導技巧,例如如何建立正向的溝通模式,如何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且找到更健康的抒發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家長的一本「救星」,讓我們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幫助他們走出這些困擾。
评分哇,最近在書店看到這本《壞習慣改不掉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咬指甲等壞習慣》,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家裡那個小小搗蛋鬼,每次看到他手指頭啃得紅紅的,心裡真是又急又心疼。說實話,對於小孩子那些改不掉的壞習慣,像是咬指甲、摳皮膚、揉眼睛,或是到處亂丟東西,大人們真的是絞盡腦汁,試盡各種方法,但效果卻常常是「三分鐘熱度」。以前也嘗試過打罵、講道理,甚至威脅利誘,結果都好像雞蛋碰石頭,越是強力壓制,似乎越是激發他的叛逆,反覆出現。有時候看著他無意識地把手指塞進嘴裡,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想阻止卻又不知道該怎麼下手。這本書的出現,讓我覺得好像看到了一絲曙光,書裡提到的方法,不知道是不是能真的幫助到我們家這個「困難戶」,讓我這個當媽的也能鬆一口氣,不用再每天上演「與壞習慣搏鬥」的戲碼。而且,我很好奇書中到底會分享哪些比較溫和、有效的方法,是從心理層面去引導,還是有什麼具體的技巧?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可行、並且能長期奏效的建議,讓我們家的小朋友能夠真正告別這些困擾的習慣,變得更健康、更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