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食物和非日常食物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象征体系,结合于社会与心理脉络中,亦即食物的生产、调制和消费都联系着生命的循环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本文集集合了十一篇不同学科与视野来论述饮食,在营养学、汉医、道家、道教、养生家、大乘佛教、儒家和民间信仰等等宗教和思想的向度下,涵跨日常饮食、养生饮食,或生命礼仪饮食、节庆饮食、宗教祭献供品。不仅是提供了对汉人饮食的理解,更当以成为多角度理解汉人象征体系和社会的媒介。
丛书简介
此次出版的「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丛书」共计十册:《饮食文化综论》、《鼎鼐文明:古代饮食史 》、《饮食传播与文化交流》、《食巧毋食饱:地方饮食文化(一) 》、《民以食为天:地方饮食文化(二)》、《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茶酒文化》、《人神共饮:宗教与养生饮食》、《食品科技史与餐饮管理》以及Regionalism and Globalism in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共收录了包括中研院李亦园院士、许倬云院士,知名人类学学者 Jacky Goody , Sidney W . Mintz ,吴燕和教授等多位人类学、历史学以及诸多相关领域学人共 95 篇中文论文以及 13 篇英文论文。相信在现阶段,此套丛书的出版必能大大裨益饮食文化研究的同好,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创立二十周年的重要纪念。
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丛书 序
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丛书 推荐序
导 论∕张珣
第一部分:宗教供品与饮食
节庆祭典的供物与中国饮食文化:一个「常与非常」观的节庆饮食∕李丰楙
要荤也要素:大甲妈祖进香客的饮食∕张珣
另一个世界饮食的想像──府城普度祭品文化意涵初探∕施晶琳、洪莹发
泰北云南华人节日祭典餐宴食物及其近时的改变∕黄树民
泉州的传统祭品与象征及其现代变迁∕王连茂
第二部分:养生饮食
论高濂《遵生八牋》之养生思想与服食之修为∕江润祥、关培生
「雄黄酒」与中国人的「药补」思想∕亓允文
台湾民间食物养生的探讨∕崔玖、林丽美
素食与佛法行持∕林伯谦
从出土资料谈古代养生与服食之道∕饶宗颐
避疫养生与节日饮食∕杨玉君
索 引
这本书的名字《宗教与养生饮食》,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养生”,其实在古老的文化和传统中就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阐释。而“宗教”,作为一个承载了无数智慧和历史的载体,很可能隐藏着关于健康饮食的丰富宝藏。 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不同宗教的“禁忌”和“戒律”与“养生”联系起来的。比如,一些宗教对特定食物的禁止,究竟是出于象征意义,还是真的存在着一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健康原因?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些饮食禁忌背后的科学道理,或者至少提供一些有趣的推测和分析。 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宗教对于“素食”的看法和实践?比如,素食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素食在不同宗教体系中的哲学意义。我很好奇,那些长期坚持素食的宗教人士,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如何?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数据或案例? 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古老的宗教传统食谱,并且分析这些食谱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比如,一些寺庙中的素斋,或者一些宗教节日中的特色糕点,它们是如何在简单食材中创造出丰富口感和营养的?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烹饪技巧和食材搭配的智慧。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产生了联想,也许在许多宗教的教义中,都强调“知足常乐”和“简单生活”。这种理念是否也延伸到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上?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理解如何将这种“知足”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从而摆脱对过度追求美食的执念,找到一种更健康、更平衡的饮食方式。 我喜欢这类能够将不同领域知识巧妙结合的书籍,它能够拓展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事物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宗教与养生饮食》这本书,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在介绍食物,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提升生命质量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素,但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我是一名对生活品质有着较高追求的读者,一直以来都对“吃”这件事情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我深信,健康的饮食不仅关乎身体的活力,更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模式。因此,当我在书店看到《宗教与养生饮食》这本书时,它就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好奇的是,在各种宗教的教义和传统中,是否蕴含着一套系统性的养生饮食理论?这些理论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得以传承和实践的?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宗教对于“禁欲”、“素食”、“持戒”等概念的解释,以及这些概念是如何与具体的饮食行为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佛教的素食主义,是否仅仅是为了慈悲为怀,还是也包含了对人体消化系统负担的考量?基督教中某些节日的斋戒,是否与一种净化身体、反思心灵的方式有关?我希望作者能够超越表面,去揭示这些饮食习俗背后更深层次的健康哲学。 此外,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食谱或者饮食建议。即使这些食谱来源于古老的宗教传统,我相信其中一定有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智慧。比如,一些利用简单食材烹饪出美味又健康的菜肴的方法,或者一些注重时令、强调天然的烹饪理念。毕竟,在追求效率和便利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忽略食物本身所蕴含的能量和它对我们身体的真实影响。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自身饮食习惯的思考。我常常在想,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除了满足基本的能量需求,是否也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判断力?宗教中对于“食物的贪嗔痴”的探讨,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饮食行为背后也隐藏着我们内心的欲望和情绪。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在这方面有所觉察,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联想到,在许多古老的文明中,祭祀和饮食是紧密相连的。我猜想,《宗教与养生饮食》可能会探讨食物在不同宗教仪式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些仪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饮食选择。也许,通过了解这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对食物的情感连接,以及食物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性。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场关于食物的、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精神洗礼。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被它的标题吸引了:《宗教与养生饮食》。虽然我对宗教的涉猎不深,但“养生饮食”这四个字却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认为,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生理需求,更承载着文化、情感,甚至是一种生活哲学。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宗教信仰是如何在饮食习惯中留下印记的,以及这些印记背后可能蕴含的养生智慧。 从目录上看,这本书似乎涉及了许多不同的宗教派别,这让我感到有些小小的期待,也有一点点小小的担忧。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客观、包容的态度来阐述,而不是带着任何预设立场。我对那些在特定宗教节日或仪式中才会出现的食物特别好奇,比如一些特殊的素食禁忌,或者某些宗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我想知道,这些饮食习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是如何被赋予养生意义的?它们是否真的能够带来身体上的益处?抑或是更多地起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作用? 更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本书会不会探讨不同宗教对于“清净”、“洁净”等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些理解如何体现在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以及进食礼仪上。我设想,或许有些宗教对某些食材的排斥,并非是出于迷信,而是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了这些食材可能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或者与其宗教所倡导的某种生活方式相悖。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些饮食习惯背后的逻辑,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进行有深度的解读和分析。 阅读这本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感悟的升华。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通过饮食来表达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如何从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我想知道,那些看似繁琐的宗教饮食规定,是否隐藏着古人对于身体与精神平衡的深刻洞察。也许,在这些古老的饮食智慧中,能够找到一些启发,帮助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找到一条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之路。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产生了很多美好的联想。我猜想,它可能会讲述一些关于宗教圣地、古老寺院中流传下来的独特食谱,或者是一些关于修行者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持身心健康的感人故事。我想象着,在那些宁静祥和的宗教场所,食物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每一口都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恩和对自然的馈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个充满智慧与灵性的世界,感受宗教信仰与养生饮食交织而成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很舒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情的风格。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健康生活的人,我一直在思考,除了科学的营养学知识,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智慧能够指导我们的饮食。我对“宗教”这一概念本身并不排斥,反而觉得它可能蕴含着一些被现代社会所忽略的宝贵经验。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不同宗教对于“规律作息”和“起居饮食”的强调。很多宗教都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进食,这是否与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消化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有关?我猜想,那些看似古老的宗教规定,很可能在无形中遵循着一些符合自然规律的养生原则。书中是否会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与特定宗教节日相关的饮食习俗,并且分析这些习俗背后的养生逻辑。例如,一些节日期间的特定食物,是否具有特殊的营养成分,能够帮助人们在特定时期补充身体所需?或者,某些节日期间的禁食或限制性饮食,是否是对身体的一种“排毒”或“休养”?我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养生方法。 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宗教的“长寿秘诀”,以及这些秘诀是否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我很好奇,那些活过百岁的老人们,他们的饮食有哪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否与他们所信奉的宗教的饮食理念不谋而合?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些可信的佐证。 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知识,更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启发。我希望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一些宗教的教义中,食物被赋予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培养一种更加平和、积极的心态。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找到这种内在的连接,那么它将是我书架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本书的定价也让我觉得物有所值,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一场关于饮食文化的探索之旅,让我更深刻地理解食物与生命、与信仰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分这本书的书脊设计给我一种岁月沉淀的厚重感,翻开扉页,一行题词“愿你吃出健康,活出自在”瞬间打动了我。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我的生活方式与我的精神追求相结合的方式,而“养生饮食”正是我最近关注的焦点。我渴望从历史悠久的宗教智慧中,汲取关于健康饮食的灵感。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不同的宗教理论与具体的养生饮食原则相结合的。比如,是否会探讨不同宗教对于“适度”的理解,以及这种“适度”如何在饮食中体现?我设想,或许一些宗教倡导的简单、朴素的饮食,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养生之道。例如,避免过度加工的食物,注重食材的原味,以及合理的进食量,这些都可能是许多宗教饮食习惯的核心。 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不同宗教群体特有的“疗愈食物”或者“能量食物”?我很好奇,一些在宗教传说中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食材,是否真的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或功效。比如,一些被认为能够净化身体、增强体质的草药或谷物,它们在宗教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分析这些说法,并给出科学的解释。 我尤其想了解,本书是否会探讨宗教信仰对人们饮食心理的影响。比如,那些怀着虔诚之心准备的食物,是否因为承载了信仰的力量,而变得更加有益于身心?或者,在禁食和忏悔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灵是否会经历某种转化?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理解食物与信仰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并从中找到一种平衡,让我的饮食不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而是成为一种滋养灵魂的仪式。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情绪化进食”或者“报复性进食”的解决之道,或许,通过学习宗教中的“正念”和“感恩”,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饮食欲望,避免陷入不健康的进食模式。这本书的题目《宗教与养生饮食》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食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获得内心平静与身体健康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