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水果图鑑

菜市场水果图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水果
  • 蔬果
  • 菜市场
  • 图鉴
  • 食用植物
  • 农产品
  • 生活
  • 科普
  • 美食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是水果王国,四季均有不同种类的当季水果轮番上场,
  不仅品质没话说,而且也价廉物美。

  水果的辨识虽然难度不高,大多数人对水果的名称都能朗朗上口,
  但果实之外的植物特征,如叶片、花朵等却未必见过,
  同时也对繁多的品种一无所知。

  本书特别以精美的水果图鑑插画来呈现,并囊括市场常见的品种,
  一一绘制插画,让每个人都可轻松按图索骥。

  同时也会描述每一种水果的源起、实用市场资讯、品种的特色等丰富内容,
  让大家可以带着书到菜市场认识台湾丰富无比的本地水果。

作者简介

张蕙芬

  1961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园艺系毕业,现职大树文化总编辑。投身出版编辑工作20余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与人的沟通桥樑为自我期许,热爱自然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与三只狗和十八只猫咪一起生活于新店山上的社区。着有『台湾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菜市场水果图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绘者简介

林松霖

  1962年生,复兴商工美工科毕业,擅长自然生态插画,画风写实精确,绘作『独角仙』曾获小太阳最佳插画奖。绘有『台湾野生兰赏兰大图鑑』、『台湾蜥蜴自然志』、『自然老师没教的事』、『台湾珊瑚礁地图本岛篇』、『菜市场水果图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作者序 台湾是水果天堂 4
前言 菜市场水果学问大 5

Chapter 1 全年无休的水果图鑑 7
木瓜 8
香蕉 14
凤梨 24
莲雾 34
番石榴 42
梨子 48
杨桃 56
甜瓜 62
番茄 68
葡萄 76

Chapter 2  春季水果图鑑 81
桑椹 82
桃子 86
李子 90
梅子 94
杨梅 98

Chapter 3  夏季水果图鑑 101
西瓜 102
荔枝 110
龙眼 118
芒果 124
水蜜桃 132
柠檬 138
百香果 142
火龙果 146
酪梨 150

Chapter 4  秋季水果图鑑 153
柚子 154
柿子 160
苹果 168
柳橙 178

Chapter 5  冬季水果图鑑 181
释迦 182
枣子 186
金柑 190
柑橘 194
葡萄柚 200
枇杷 204
草莓 208

附录一 每月推荐当季水果 212
附录二 低热量与高热量水果排行榜 216
附录三 养颜美容水果排行榜  218
附录四 水果营养大解密 219
附录五 如何选择优良的本地水果 220
学名索引 221
英名索引 222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前言

菜市场水果学问大

  继『菜市场鱼图鑑』出版上市之后,大树文化又再度企划制作『菜市场水果图鑑』,以期让我们的餐桌生物学更向前迈进一步。透过日常饮食所需,重新认识餐桌上的食物,让它(牠)们不再只是食物而已,还原其植物或动物的原貌,探究生物的相关知识,追溯其源起,了解其身世,以及如何在台湾宝岛落地生根的过程。

  水果的种类虽多,但大多数人都能对其名称朗朗上口,似乎一点都不陌生。水果是我们少不了的食物,不仅为了丰富的纤维质、维生素或其它营养素,更为了甜美或酸涩的特殊风味。

  水果的滋味大不同,喜好与否因人而异,大多是主观因素,也很难因为营养因素而被说服,喜欢就是喜欢,不爱就是不爱,很少有妥协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果选择顺序表。因为水果不是用来充饥的,既然不是为了填饱肚皮,反而比较像是和水果谈恋爱。我们喜爱的水果可以满足感官,像是美丽的色彩、扑鼻的香味、软脆的口感、或是酸酸甜甜的滋味,水果是生活的美好点缀,也是集植物之美于一身的产物。

  既然水果对我们而言一点都不陌生,那么为何需要制作图鑑?其实我们对水果的认知大多只侷限在果实,对其它的植物知识,如分类科别、植物家族或叶片、花朵等,大多一无所知,因此这本『菜市场水果图鑑』特别邀请插画家林松霖先生,以精细的生态插画风格,并参考博物志的描绘方式,将水果的植物原貌一一呈现在每一种水果的主图内,包括重要的枝条、叶片、花朵、果实等,果树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史风貌在他的画笔下完整呈现,这是摄影作品无法办到的,也是当初採用插画来描绘水果的主要原因。

  此外,台湾的农业技术发达,多年来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水果品种,有的以滋味取胜,有的是香味迷人,有的则是果实硕大、卖相特佳,每一品种的特色大不相同,同时上市的产期也不太一样,因此本书内容的另一主要部份便是针对品种来做介绍,并将长相差异度大的主要品种一一以绘图记录下来,好让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它们。书中涵盖的水果是以台湾本地生产的种类为主,国外进口的种类则不予介绍。

  用心享用当季的水果,不苛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适时适食」和「适地适种」一样重要,消费者採买食物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生产者的优先取舍,而且购买当地的农产品,不仅合乎节能减碳的大原则,也可鼓励更多小农从事食物的生产,不用担心价格无法与大量进口的廉价农产品竞争。

  台湾何其幸运,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可以开怀享受世上最美味的水果,价格又实惠,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盛产水果,我们要珍惜这样的自然恩赐以及果农的心血,欣赏水果的美味之外,更要进一步懂得台湾的水果,让我们从家里的厨房和餐桌出发,到菜市场学习有关食材的一切,用心饮食,吃在地,吃当季,真心感谢台湾土地的赐予。

作者序

台湾是水果天堂

  台湾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让宝岛的水果生产独步全球,不仅一年四季都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可供享用,加上精益求精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让台湾的水果品质闻名全世界,堪称是名副其实的水果天堂。

  台湾位处亚热带地区,但因为海拔高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丰富,以致热带至寒带的气候条件都有,所以可供栽植的水果种类繁多,像是来自中国的梅、李、桃以及源自中亚的苹果、葡萄等温带水果,或是源自东南亚的杨桃、芒果、莲雾、香蕉以及中南美洲的番荔枝(俗称释迦)、百香果、凤梨、三角柱仙人掌(俗称火龙果)、酪梨、番木瓜(俗称木瓜)、番石榴等热带水果,都来到台湾宝岛落地生根,并自行研发出许多优异的品种,让大家的饮食生活增色不少,香甜可口的凤梨、芒果等更成为来台的观光客不可错过的热门水果。

  台湾果农的卓越栽培技术和勤勉的天性,屡创佳绩,让台湾的好水果闻名于世。像是高价的黑系列莲雾,如黑珍珠、黑金刚、黑钻石,不仅个头大、水分多,也甜美得让人垂涎三尺,它们的特殊栽培技术成为台湾果农的重要资产。

  但是水果王国的美称并不全然都是光明面,以往为了栽植高单价的温带水果,大量开发中海拔山区,虽然我们得以享受水梨、苹果的甜美滋味,但也造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加上温带果树对台湾中高海拔环境的适应力较差,以致疾病丛生,而且硕大的果实不只是我们爱吃,大自然里的鸟儿、虫儿也难得有果实大餐可吃,与生物争食的结果造成农药大量施用,同时还要使用肥料才能生产美好的果实,更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近年来重新检视国土保育的唿吁日益受到重视,或许我们也应该重新思索台湾的水果产业,如何在生态保育与水果生产找到一条平衡且可行的路。至少日本木村阿公近三十年的摸索,已经清楚指出未来农业可以依循的方向,保护珍贵的土壤,恢复土壤生态系的平衡,才能种植出有益人们健康的水果。「适地适种」绝非口号,而是可以落实在栽培上。

  但愿有朝一日,台湾的水果天堂美名不再是以种类、数量或是美味而称冠,而是以对土壤、生物、生态友善而闻名于世,这样我们吃的每一口美味的水果才真正值得骄傲,同时也对每个人的健康有益。

  这个梦想或许困难,但对台湾技术一流的果农而言,与其大量生产廉价的水果,不如另辟战场,生产单价较高且对生态友善的水果。每每看到盛产的水果价格崩盘,政府收购后任其腐败,不仅农民的心血付诸流水,也浪费了许多资源。深深觉得台湾水果生产的转型一定要做,否则年复一年,台湾的水果王国金字招牌恐怕会日益黯淡。

图书试读

凤梨

【植物特征】
凤梨是凤梨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莲座般的外观,剑状叶片呈厚革质,紧密排列,有的全缘,有的具有粗锯齿,全株高约60~100公分左右。花朵顶生,总状花序聚生成松树的毬果状,看起来就像是一粒小凤梨。小花紫色,依序绽放,每一花序约有百余朵小花。果实为聚合果,呈筒状圆锥形,还没成熟前呈浓绿色,成熟后才慢慢转成黄色或红色,果实上的每一果目即为一小果。果肉多为黄色或金黄色,但也有部份种类为乳白色,通常具有浓郁的香气。果实顶端长有冠芽,会长出丛生紧密的小叶片,成为凤梨果实独具的特征。

【植物家族】
原产地: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之热带南美洲。
科别:凤梨科(Bromeliaceae)

【植物身份证】
别名:菠萝、露兜子、黄梨、王梨、番梨、旺莱、王莱
学名:Ananas comosus
英名:Pineapple

【源起】
以赤道为中心的南北纬30度之间的地带均有凤梨的栽培,约于16世纪末由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传至欧洲,再由西班牙人带至亚洲的中国、印尼及菲律宾等地。台湾栽培凤梨始于清朝康熙末年(约1694年),由中国南方引进,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主要产期】
开英种、金钻凤梨为全年皆有,但以2~3月及6~9月最为盛产;释迦凤梨3~5月,苹果凤梨4~9月(5月盛产),金桂花凤梨4~7月,蜜宝凤梨、黄金凤梨4~11月,香水凤梨5~6月,甜蜜蜜凤梨6~8月(7月盛产),,牛奶凤梨6~9月(7月盛产),冬蜜凤梨7~3月。由于凤梨是热带植物,特别喜爱温暖的气候,因此品质以春夏季节生产的最为优异,不仅甜度高,风味也特别浓郁。

【主要产地】
台湾的中南部均十分适合栽种凤梨,但大规模栽培凤梨主要集中在南投、嘉义、台南、高雄及屏东等地,此外如台中、彰化、云林、台东及花莲也有生产,其中以台南关庙、高雄大树的凤梨最富盛名,另外如南投民间、嘉义民雄、屏东山间也都是着名的凤梨产地。

【水果纪事】
凤梨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酸甜分明的滋味以及浓郁的香气,实在比温带的苹果好多了,但正因为凤梨的平民化以及便宜实惠的价格,反而让一般大众觉得平凡无奇而忽略了,直到离乡背井来到温带国家,才恍然大悟,凤梨的滋味成了最浓厚的乡愁之一。

小时候想要吃到凤梨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除非是家里拜拜或祭祀祖先等大事,才会看到供桌上摆着一颗让人垂涎三尺的凤梨,拜拜完之后还要耐心等待,等着果皮从深绿慢慢染上金黄。直到有一天妈妈集合大家,原来要剖凤梨了,那可是期待已久的盛事,看着妈妈削掉厚厚的果皮,再把坚硬的果芯挖掉(老一辈的总爱说吃下凤梨果芯会耳聋),最后终于等到一小块黄澄澄的果肉。只是狼吞虎嚥之际,常被凤梨肉「咬」得满嘴,但还是忍不住要尝,这就是让人又爱又疼的凤梨滋味。

现在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凤梨在全世界的旅程,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凤梨原产于热带南美洲,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加勒比海的原住民就已经在西印度群岛栽种凤梨,后来哥伦布第二次造访美洲时,可能就是从加勒比海将凤梨带回欧洲。西班牙人再把凤梨带到菲律宾、夏威夷、印度与中南半岛,最后又从中南半岛经由陆路进入中国广东,那时称之为「波蜜」。欧洲直到1720年以后才在温室里将凤梨栽培成功,对于欧洲人或是温带国家的人而言,想要吃一口香甜的凤梨,是多么困难的事,也是梦寐以求的愿望,于是后来才有凤梨罐头的问世,让他们得偿一品凤梨的宿愿。

二十世纪初年日本尝试在台湾发展凤梨罐头的产业,大量栽植适合加工的开英种凤梨,到了1920年代台湾的凤梨罐头外销已是世界第一,让台湾凤梨享誉国际。不过这样的空前盛况到1980年代之后慢慢被更加便宜的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于是外销的凤梨罐头产业一落千丈,凤梨的生产也逐渐改以内销的鲜食品种为主力。

凤梨在台湾的特殊发展历程刚好让我们四五年级生得以见证到台湾凤梨罐头极盛时期的尾声,记得小学时最向往的凤梨冰,就是用一片片罐装的圆形凤梨片加上冰水,清凉有劲,不过价格不菲,是高档的冰品,总要存上几天的零用钱才有幸品尝。时至今日那家凤梨冰老店还在,美丽金黄的凤梨片也依旧装在玻璃罐内展示,只不过事过境迁,现在品尝新鲜凤梨都来不及了,实在对罐头凤梨兴趣缺缺。

台湾的凤梨早已成为最庶民的水果种类之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风味绝佳的凤梨轮番上市,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味蕾上。凤梨的育种和种植技术一日千里,让幸运的台湾人天天都可以享受香甜的滋味,每年春天先是美味又大颗的金钻凤梨上市,然后有不同香味的苹果凤梨、香水凤梨、释迦凤梨一一满足人们的嗅觉与味觉,接下来炎炎夏日的选择就更多了,像是牛奶凤梨、甜蜜蜜凤梨、黄金凤梨、蜜宝凤梨等,就算是冬天里也有冬蜜凤梨接续空档。

凤梨是热带的植物,却能在台湾落地生根而且发扬光大,其实是台湾的风土特别适合凤梨的栽种。一般而言,凤梨喜爱摄氏15度至35度之间的温度,台湾的中南部气候条件刚好吻合,气温太低则凤梨会偏酸,气温太高又会让凤梨长太快而口感不佳。此外,耐旱的凤梨最怕潮湿积水,因此中南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山坡地就成为凤梨最好的家园。

凤梨的果肉富含酵素,这也是它会「咬嘴」或「咬舌头」的主因,因为这种分解蛋白质的酵素确实会对皮肤或黏膜造成刺激。其实凤梨酵素目前已成为新兴的健康食品之一,很多产品均以此为主要的健康诉求。此外,这样的特性也让凤梨成为适合烹饪的水果之一,不论是熬鸡汤或排骨汤,加上些许的腌凤梨,往往会让汤里的肉类柔嫩多汁,而且汤的风味十足;炸鸡排或排骨在腌渍时加入凤梨果肉,也会让肉变得格外柔软;而以前不准小孩吃的凤梨果芯,其实切丝和其它蔬菜一起炒食,就成了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凤梨不仅仅是美味的水果,其实它对健康也大有助益。凤梨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和蛋白酵素,可软化肉类、促进胃液分泌,因此可以帮助消化,促进养分的吸收。凤梨蛋白酵素还具有消炎、消肿及分解肠内腐败物质的作用,同时还可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对于血栓所造成的心脏病有缓解作用。此外,凤梨还含有微量矿物质「锰」,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对预防骨质疏松很有帮助。

家常而用途多多的凤梨,值得用心品尝,特别是它可是绕了地球好大一圈才来到台湾,成为人尽皆知的台湾好水果,也造就了台湾最佳伴手礼的凤梨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