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水果王国,四季均有不同种类的当季水果轮番上场,
不仅品质没话说,而且也价廉物美。
水果的辨识虽然难度不高,大多数人对水果的名称都能朗朗上口,
但果实之外的植物特征,如叶片、花朵等却未必见过,
同时也对繁多的品种一无所知。
本书特别以精美的水果图鑑插画来呈现,并囊括市场常见的品种,
一一绘制插画,让每个人都可轻松按图索骥。
同时也会描述每一种水果的源起、实用市场资讯、品种的特色等丰富内容,
让大家可以带着书到菜市场认识台湾丰富无比的本地水果。
作者简介
张蕙芬
1961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园艺系毕业,现职大树文化总编辑。投身出版编辑工作20余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与人的沟通桥樑为自我期许,热爱自然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与三只狗和十八只猫咪一起生活于新店山上的社区。着有『台湾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菜市场水果图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绘者简介
林松霖
1962年生,复兴商工美工科毕业,擅长自然生态插画,画风写实精确,绘作『独角仙』曾获小太阳最佳插画奖。绘有『台湾野生兰赏兰大图鑑』、『台湾蜥蜴自然志』、『自然老师没教的事』、『台湾珊瑚礁地图本岛篇』、『菜市场水果图鑑』(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序 台湾是水果天堂 4
前言 菜市场水果学问大 5
Chapter 1 全年无休的水果图鑑 7
木瓜 8
香蕉 14
凤梨 24
莲雾 34
番石榴 42
梨子 48
杨桃 56
甜瓜 62
番茄 68
葡萄 76
Chapter 2 春季水果图鑑 81
桑椹 82
桃子 86
李子 90
梅子 94
杨梅 98
Chapter 3 夏季水果图鑑 101
西瓜 102
荔枝 110
龙眼 118
芒果 124
水蜜桃 132
柠檬 138
百香果 142
火龙果 146
酪梨 150
Chapter 4 秋季水果图鑑 153
柚子 154
柿子 160
苹果 168
柳橙 178
Chapter 5 冬季水果图鑑 181
释迦 182
枣子 186
金柑 190
柑橘 194
葡萄柚 200
枇杷 204
草莓 208
附录一 每月推荐当季水果 212
附录二 低热量与高热量水果排行榜 216
附录三 养颜美容水果排行榜 218
附录四 水果营养大解密 219
附录五 如何选择优良的本地水果 220
学名索引 221
英名索引 222
参考书目
前言
菜市场水果学问大
继『菜市场鱼图鑑』出版上市之后,大树文化又再度企划制作『菜市场水果图鑑』,以期让我们的餐桌生物学更向前迈进一步。透过日常饮食所需,重新认识餐桌上的食物,让它(牠)们不再只是食物而已,还原其植物或动物的原貌,探究生物的相关知识,追溯其源起,了解其身世,以及如何在台湾宝岛落地生根的过程。
水果的种类虽多,但大多数人都能对其名称朗朗上口,似乎一点都不陌生。水果是我们少不了的食物,不仅为了丰富的纤维质、维生素或其它营养素,更为了甜美或酸涩的特殊风味。
水果的滋味大不同,喜好与否因人而异,大多是主观因素,也很难因为营养因素而被说服,喜欢就是喜欢,不爱就是不爱,很少有妥协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水果选择顺序表。因为水果不是用来充饥的,既然不是为了填饱肚皮,反而比较像是和水果谈恋爱。我们喜爱的水果可以满足感官,像是美丽的色彩、扑鼻的香味、软脆的口感、或是酸酸甜甜的滋味,水果是生活的美好点缀,也是集植物之美于一身的产物。
既然水果对我们而言一点都不陌生,那么为何需要制作图鑑?其实我们对水果的认知大多只侷限在果实,对其它的植物知识,如分类科别、植物家族或叶片、花朵等,大多一无所知,因此这本『菜市场水果图鑑』特别邀请插画家林松霖先生,以精细的生态插画风格,并参考博物志的描绘方式,将水果的植物原貌一一呈现在每一种水果的主图内,包括重要的枝条、叶片、花朵、果实等,果树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史风貌在他的画笔下完整呈现,这是摄影作品无法办到的,也是当初採用插画来描绘水果的主要原因。
此外,台湾的农业技术发达,多年来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水果品种,有的以滋味取胜,有的是香味迷人,有的则是果实硕大、卖相特佳,每一品种的特色大不相同,同时上市的产期也不太一样,因此本书内容的另一主要部份便是针对品种来做介绍,并将长相差异度大的主要品种一一以绘图记录下来,好让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它们。书中涵盖的水果是以台湾本地生产的种类为主,国外进口的种类则不予介绍。
用心享用当季的水果,不苛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适时适食」和「适地适种」一样重要,消费者採买食物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生产者的优先取舍,而且购买当地的农产品,不仅合乎节能减碳的大原则,也可鼓励更多小农从事食物的生产,不用担心价格无法与大量进口的廉价农产品竞争。
台湾何其幸运,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可以开怀享受世上最美味的水果,价格又实惠,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盛产水果,我们要珍惜这样的自然恩赐以及果农的心血,欣赏水果的美味之外,更要进一步懂得台湾的水果,让我们从家里的厨房和餐桌出发,到菜市场学习有关食材的一切,用心饮食,吃在地,吃当季,真心感谢台湾土地的赐予。
作者序
台湾是水果天堂
台湾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让宝岛的水果生产独步全球,不仅一年四季都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可供享用,加上精益求精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让台湾的水果品质闻名全世界,堪称是名副其实的水果天堂。
台湾位处亚热带地区,但因为海拔高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丰富,以致热带至寒带的气候条件都有,所以可供栽植的水果种类繁多,像是来自中国的梅、李、桃以及源自中亚的苹果、葡萄等温带水果,或是源自东南亚的杨桃、芒果、莲雾、香蕉以及中南美洲的番荔枝(俗称释迦)、百香果、凤梨、三角柱仙人掌(俗称火龙果)、酪梨、番木瓜(俗称木瓜)、番石榴等热带水果,都来到台湾宝岛落地生根,并自行研发出许多优异的品种,让大家的饮食生活增色不少,香甜可口的凤梨、芒果等更成为来台的观光客不可错过的热门水果。
台湾果农的卓越栽培技术和勤勉的天性,屡创佳绩,让台湾的好水果闻名于世。像是高价的黑系列莲雾,如黑珍珠、黑金刚、黑钻石,不仅个头大、水分多,也甜美得让人垂涎三尺,它们的特殊栽培技术成为台湾果农的重要资产。
但是水果王国的美称并不全然都是光明面,以往为了栽植高单价的温带水果,大量开发中海拔山区,虽然我们得以享受水梨、苹果的甜美滋味,但也造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加上温带果树对台湾中高海拔环境的适应力较差,以致疾病丛生,而且硕大的果实不只是我们爱吃,大自然里的鸟儿、虫儿也难得有果实大餐可吃,与生物争食的结果造成农药大量施用,同时还要使用肥料才能生产美好的果实,更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近年来重新检视国土保育的唿吁日益受到重视,或许我们也应该重新思索台湾的水果产业,如何在生态保育与水果生产找到一条平衡且可行的路。至少日本木村阿公近三十年的摸索,已经清楚指出未来农业可以依循的方向,保护珍贵的土壤,恢复土壤生态系的平衡,才能种植出有益人们健康的水果。「适地适种」绝非口号,而是可以落实在栽培上。
但愿有朝一日,台湾的水果天堂美名不再是以种类、数量或是美味而称冠,而是以对土壤、生物、生态友善而闻名于世,这样我们吃的每一口美味的水果才真正值得骄傲,同时也对每个人的健康有益。
这个梦想或许困难,但对台湾技术一流的果农而言,与其大量生产廉价的水果,不如另辟战场,生产单价较高且对生态友善的水果。每每看到盛产的水果价格崩盘,政府收购后任其腐败,不仅农民的心血付诸流水,也浪费了许多资源。深深觉得台湾水果生产的转型一定要做,否则年复一年,台湾的水果王国金字招牌恐怕会日益黯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