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台湾光复初期的嘉南平原农家,作者平实纪录台湾早年社会的样貌、庶民简朴的吃食。作者铺陈自身的童年体验,在物资缺乏的现实生活中,父母竭尽所能的栽培儿女;在经济困顿的时代,浓郁的亲情则维系了美满的家庭。摘野菜、晒番薯签、烤草螟,道出早年农村饮食的贫乏,人们如何在简约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乐趣;种木瓜树、炒田鼠肉、腌花椰菜梗,呈现了辛勤的人们如何发挥与自然环境共处的智慧。
本书特色
被许多人逐渐遗忘而且失传的古早味都在这里!本书是一篇篇成长于台湾光复初期的回忆纪录,由吃食怀想童年,以岁月酿造而成的好味道。
作者简介
陈文荣
爱好阅读、摄影、旅游,以散文抒感,回味古早吃食及人间情怀。1937年9月生,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系毕业。任教于中小学35年,并于桃园县私立光启高中担任副校长2年。曾获观光局第二届(民国74年)观光文艺奖报导文学组佳作,第五届(民国78年)散文组佳作。1985年2月号读者摘中文版转载〈捡拾岁月〉。发表作品讲义杂志转载三篇。早年创作发表一百多篇短篇小说,曾出版《宝岛风情画》(元杰出版社)、《夜钓》(三信出版社);散文集《山居随笔》、《欢乐年华》、《田园之歌》(水牛出版社)、《团圆》、《勇者画像》(好创意传播);传记《台湾痲疯病救助之父──戴仁寿小传》(台北县政府文化局出版)。
推荐序 乡史 乡情 乡味∕庄永明
自序
野菜滋味
过猫
地瓜叶的前世今生
油炸山芹菜
春郊採鼠麴
黄麻嫩叶粥
狗尿菜
猴头菇与棘苋
乌甜菜
酸甜滋味
猪母乳
腌花椰菜梗
摘野菇
九层塔炒蛋
青蔬故事
青葱炒蛋
怀想花椰菜
腌瓜成熟时
我爱菜脯
南瓜情怀
烰豆仔
炒豌豆
荷兰豆与皇帝豆
泡水青葱煮汤
丝瓜煮豆签
麻豆咸菜,风味绝佳
番薯年代
我们是吃番薯长大的
蒸番薯当早餐
一把春? 吃出春天的味
竹笋粥
菱角
作伙来吃锅
日式火锅蔬菜香
水果花入菜
广式泡菜
瓜果情缘
龙眼
他好想咬一口苹果
文旦花开
怀想老柚树
晚生白柚
南洋芒果
甘蔗
番石榴
木瓜情缘
凉拌青木瓜
苹婆的滋味
切盘番茄
祖父种的杨桃树
麻豆柚仔糖
小吃怀感
行李中的肉粽
铁路便当是一种乡愁
菜包
木瓜炒米粉
锅巴飘香
情义凉面
灶孔煨米粥
初尝水煎包
猪肉面线
咖哩饭与鸡肉饭
捡稻穗 烤草螟
焢窑仔
鸭肉炖糯米
油炒肚猴
甜糯米粥
初尝烤鱿鱼
糖葱
无肉不欢
牛肉面
都是口蹄疫惹的祸
难忘两顿经济大餐
鹅肉大餐谢师宴
豆油肉
猪头肉
热炒田鼠肉
娶新娘 杀猪公相请
醇厚美味茄苳鸡
羊肉面线 单纯原味
难得大块食猪肉
大白菜煮五花肉
海味随想
砂锅鱼头心得
虱目鱼面线
张叔的砂锅鱼头
从前的苦味
有鱼
外婆家的鱼饭
鲫仔鱼往事
三民鲢鱼头
清蒸鳟鱼
生吃虾蟹
虱目鱼食谱
摸蜊仔兼洗裤
鳝鱼面兄弟情
一条鱼分七段
虱目鱼头 头头是道
鱼脯好滋味
平安夜蚵仔糜
三十二年荣誉的草鱼头
蚵炱
佳里蚵仔竹笋粥
蚵醯
盐水煮小鱼虾
沏茶饮水
生饮古井水
茶香
井水沖番薯粉
喫茶去
美援的脱脂奶粉
惜别枝仔冰
夏日仙草
米饭杂食
吃好米 宝岛尚青
坚持美味
赏兵日 加菜时
古董铁锅
台湾蓬莱米发源地──竹子湖
全家人共同煮一顿饭
以饮食控制胆固醇
年节慎选「伴手」礼
从一包白米饭谈起
爱上大馒头
大灶碗公
有汤大家喝
喜饼的故事
难忘的晚餐
米苔目两吃
领米彼一日
《古早味》这本书,让我对“慢生活”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任务裹挟着前进,很少有机会停下来,静静地感受生活本身。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引导我去体会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慢下来的乐趣。比如书中描写的那些需要手工制作的食物,从食材的选择到制作的过程,都充满了耐心和匠心。不像现在很多速食品,只追求效率和便利,却失去了食物应有的灵魂。我曾经尝试着按照书里的一些方法,自己动手做了一些简单的点心,虽然味道不一定完美,但整个过程带来的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自然和季节的谚语,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自然之中,却常常忽略了与之的连接。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生活、与自然的关系,让我觉得,有时候,慢下来,反而能发现更多美好。
评分我得说,《古早味》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它只是一本关于怀旧的书,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作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他没有直接灌输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去领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舍得”的章节,虽然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词藻,但却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失去也是一种获得,放手也是一种前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传承”的意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那些老一辈人的智慧和品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珍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变得更加豁达,也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评分这本《古早味》啊,真是勾起了我太多太多关于童年的回忆,虽然书里讲的那些故事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读着读着,那些模糊的画面就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一重现。我特别喜欢里面对于那些老物件的描写,比如那种磨得光滑的竹椅,夏天的时候坐在上面,微风吹过,凉丝丝的,一坐就是一下午。还有那种用旧报纸包着的糖果,撕开来,那股淡淡的油墨香混着甜甜的味道,绝对是现在任何包装精美的零食都无法比拟的。书里还提到了好多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捉迷藏、跳房子、弹珠子,虽然那时候没有电子游戏,但那种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追逐、欢笑的日子,才是最纯粹的快乐。有时候,我甚至能闻到书中描绘的那些食物的香味,像是外婆家厨房里飘出来的炖肉的香气,还有街边小摊上炸油条的酥脆声。总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把我带回了那个简单却又充满温情的年代,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还能找到一丝慰藉和共鸣。
评分《古早味》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盒子,里面装满了色彩斑斓却又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书中描绘的那个年代,但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那些人们之间的淳朴情感,那种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精神,在今天看来尤为珍贵。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分享”的描写,无论是食物还是喜悦,人们总是乐于与他人分享,而这种分享带来的快乐,往往是加倍的。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幸福”的定义,它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心灵上的满足,是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连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加懂得感恩,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去珍惜身边的人。
评分读完《古早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深深的宁静感。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去刻意渲染煽情,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许多关于生活、关于人情世故的片段。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而坚韧的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多的是那种默默的关心、无声的理解,以及在困难面前相互扶持的温情。这些细节,可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但《古早味》却将它们放大,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宝贵的情感。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没有压迫感,没有功利心,只是单纯地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却能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完之后,我会觉得心情格外平和,仿佛洗涤了内心的尘埃,重新找到了生活的节奏和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