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得快活,筋骨永不老!
每天做三十分钟独门健康不老操,可以激发身体活力,减缓老化。
每天练十五到二十分钟太极拳,有助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每天快走三千步,不但保持身材不走样,心脏病、糖尿病、忧郁症都免烦恼!
吃出均衡,机能永不老!
餐餐只吃七分饱,能刺激脑中的长寿分子运作,拥有青春的活跃脑力。
咬不动肉和蔬菜?把它们煮软融到汤里,多喝汤也能吸收营养。
长寿大师最爱吃的十二道养生活力菜,做法简单,美味满点,健康更满分!
定时定量、能收能放、快乐优先,心情永不老!
每天花三个「半小时」、起床时多三个「半分钟」,作息规律就是善待自己。
「忙碌」是营养大补帖!生活有重心,才不会为衰老忧心。
天天阅读、写日记,帮助大脑灵活思考,远离老人痴呆症。
活用梅氏幸福十诫,不老的人生观将让你日子愈过愈新鲜!
虽然已经快一百岁了,但是梅可望看起来却像才六、七十岁!精力旺盛的他至今仍每天工作八小时,九十四岁还登上黄山的好汉坡,好体力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这全归功于他拥有「五会一观」的不老秘诀!这些方法每个人都做得到,只要每天身体力行,你也能活出健康又快乐的不老人生!
作者简介
梅可望
民国七年出生,湖南省临湘县人。在惊涛骇浪的大时代赴美留学,获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自民国二十六年担任小学教师开始,投身教育界六十多年,不但是卓越的教育家,更是警政界的超级前辈。
虽然已近百岁高龄,但他的身体仍然十分硬朗,不仅走路稳健,宏亮的笑声更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目前他仍持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并拥有「十乐老人」的称号。他认为最快乐的事,就是事情能够照着自己的计画顺利完成,他也希望大家都能将「快乐」摆在第一位,并遵守「定时定量」的生活原则,就能像他一样永远保持青春不老!
曾任:
行政院青年辅导会秘书长
国防部法规司司长
韩国汉城亚太文社中心执行长
中央警官学校校长
东海大学校长
世界梅氏宗亲会理事长
中央警察大学全国校友总会会长
现任:
台湾发展研究院创办人兼董事长
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会创会理事长
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东海大学荣誉教授
实践大学荣誉教授
中南大学荣誉教授
朝阳科技大学荣誉教授
中央警察大学世界校友会会长
中央警察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
国际CEO书院院长
前言
跟我一起健康不老
近几年来,我经常受邀到各处演讲,通常主持人介绍我的开场白,十个有九个都是:「请大家猜猜看,今天的演讲贵宾今年几岁?」然后台下就开始交头接耳,有人猜六十几岁、七十几岁,当我公布自己的真实年龄时,台下立刻响起了如雷的掌声,为我的高龄喝采。
此外,人们最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梅校长,你是怎么保持健康的?是否有维持不老的秘诀?」
我今年已经九十五岁了,说真的,到今天为止,「老」字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到我的人生字典里,我每天都觉得很有活力、很快乐,期待新的一天到来。
走过近百岁的人生,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没有健康,遑论其他。
我很幸运地,到了九十五岁,身体还是相当健康,能吃、能动、能玩、能思考、能工作,生活作息正常运作,这真是要感谢上天的厚爱!
几十年来,我一直把健康放在生活第一位,我认为,人要过得快乐,最基本的就是维持身心健康,否则,无论你在工作上有多么高的成就,拥有多么崇高的社会地位,人生也不会幸福美满。
我可以活到如此高龄,或许有一部分是长寿的基因所致,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饮食、运动方面,以及生活规律上的自我要求很高,努力将自己的身心维持在最佳状态。
年轻的时候,因为身体状况还可以,我并不觉得健康特别重要,但是等到中年之后,大约四十岁的时候,我感觉到有很多在二、三十岁能做的事,做起来就很吃力了!比如说做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运动,等到四十岁以后,运动量就减少了很多,也开始意识到:「不重视健康不行了!」
遗传、先天条件或许会左右一个人后天的健康,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影响健康的最大关键。
我太太吕素琳女士,今年九十岁,她的身体可说比我还要健康,病痛也比我少。我们两个人的健保卡除了年度健康检查外,平常几乎用不到。这是因为她和我一样,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日都过着规律的生活。
一个人之所以会生病,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
国民党的党国元老张群先生活到一百零三岁的高寿,他写过一首〈不老歌〉:「日行三千步,夜眠七小时;饮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口头无怨言。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这首歌和我的健康理念很像,人人也都做得到。
我在八十岁时也做了一首勉励亲友的诗:
高龄不老是神仙,知足心宽享大年。
健康十诀须掌握,搞好四老乐无边!
「健康十诀」指的是: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营养丰、运动充、精神蓬、情绪松;菸酒空、大便通。「四老」指的是:老伴、老友、老身、老本。
我很高兴自己到现在九十五岁了,依旧能够实践「健康十诀」的原则,及拥有「四老」,相信大家只要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一定可以让身体更健康。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长寿和年轻并非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来实现的。书里提到的“会动、会吃、会管、会松、会笑”这五个关键点,就像是打开健康之门的五把金钥匙,每一把都指向了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会动”的解读,它不是强调一味地追求高强度的运动,而是更注重身体的舒展和能量的流动,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简单的伸展、散步,只要持之以恒,也能为身体带来巨大的益处。而“会吃”的部分,也颠覆了我一些传统的观念,不再是单纯地追求营养均衡,而是更强调食物的天然、时令以及与身体的契合度。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惊喜地发现身体真的有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关于“会管”,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管理,更是对生活节奏、情绪起伏的掌控,让我明白了“管理”的真正含义在于平衡与和谐。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长寿不是偶然,而是智慧生活的必然结果,并且这种智慧,人人都可以拥有,人人都可以学习。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健康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似乎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健康是可以如此具体,可以如此触手可及。书中的“会动、会吃、会管、会松、会笑”这五条原则,听起来朴实无华,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实践智慧。我特别喜欢“会动”的章节,它让我明白,运动不一定是要去健身房挥汗如雨,更在于如何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简单的养生操,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器材,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而且效果却非常显著。还有“会吃”的部分,它没有强硬的规定,而是引导我们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推崇某种单一的饮食模式,而是强调了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化的选择,这一点做得非常棒。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最温和的方式,教会我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相处,让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保持健康,就是要懂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累。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我曾经总觉得,保持年轻和健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需要牺牲很多乐趣,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更加轻松、更加自然的方式,阐述了如何实现“青春永不老”。“会动”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心灵的活跃,让我明白了保持好奇心和学习新事物的力量。“会吃”并非是节食减肥,而是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好,并选择滋养身心的食材。“会管”意味着对生活节奏的掌控,是懂得劳逸结合,是不过分苛求自己。“会松”则是心灵的解压阀,是学会放下执念,是拥抱平静。“会笑”更是整本书的点睛之笔,它让我看到,快乐是最好的良药,是延缓衰老的秘密武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着简单却又极其宝贵的经验。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愿意去尝试,去改变,去拥抱一个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的自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三个字“95岁”就足够吸引人了,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我一直觉得,生命就像是一场精密的仪器,需要细心的调养和维护,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因为忙碌而忽视了它。这本书的副标题也点明了核心:“只要会动、会吃、会管、会松、会笑,你也可以不生病,青春永不老!” 这几点看似简单,却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忍不住想深入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能让一个人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特别好奇“会动”的部分,是强调剧烈的运动,还是更注重日常的活动?“会吃”又是怎样的饮食原则?是素食为主,还是有特殊的食疗方法?“会管”又是指管理什么?是生活习惯,还是情绪管理?“会松”是不是意味着要学会放松身心,减轻压力?而“会笑”更是直击心灵,笑容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那种深奥难懂的理论书籍,而是贴近生活,充满实践指导的指南,让人读来会有亲切感,仿佛这位95岁的长寿大师就在我身边,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验。我非常期待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密码,开启一段更加健康、快乐的人生旅程。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岁月不惊、精神矍铄的长者心生敬意,也渴望能像他们一样,在人生的晚年依然拥有充沛的活力和清晰的头脑。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引路人,指引我一步步探索长寿的奥秘。从“会动”的舒展身姿,到“会吃”的滋养五脏,再到“会管”的从容有序,以及“会松”的心灵慰藉,最后到达“会笑”的豁达人生,这五个看似简单而又包罗万象的要素,构筑了一个完整而又可行的健康体系。我尤其对“会松”和“会笑”的部分印象深刻,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内心的声音,让压力和焦虑侵蚀着身心。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放松”和“快乐”的重要性,它们并非奢侈品,而是维持生命活力的必需品。它教会我,如何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用微笑去化解烦恼,让生命因此更加轻盈、更加有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