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情绪再次相遇与和好
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体验多彩丰富的人生
不愉悦的情绪常受人误解,以为是它带来了痛楚和内心的折磨,最好完全感觉不到这恼人的东西。其实刚好相反,情绪始终称职扮演「护主心切」的角色,一心想助人与自己、他人建立更美好的关系……
擅长情绪处理的完形学派专家曹中玮,以35年实务工作的深耕积累,透过精练的笔触深入浅出解析情绪的样貌,更放下「专业」的光环,坦然分享罹癌、家人去世等一连串人生考验,于不同角色、身分的情绪与转化经验,包括妻子、母亲、心理师、当事人、大学老师、病患等,交织着惶惑与不安,透露出静定与智慧。
作者对于华人这多情又多感的民族有特别独到的观察和见解,以动人的谘商实例启发所有助人者都能与当事人的情绪深刻接触,更有效达成助人目标。
本书特色
1.作者在心理谘商实务、学术和专业领域具高知名度。
2.文字深入浅出,读者群不限专业工作者
作者简介
曹中玮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学系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博士。完形治疗师训练课程结业。
曾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及系所主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谘商心理师、救国团青少年辅导中心义张、马偕医院家庭协谈中心及平安线义工、返璞归真工作室及现代人力潜能开发中心谘商员。
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兼任副教授,专业谘商心理师及督导。专注于完形谘商取向与情绪心理之谘商实务、督导与训练工作。
着有《当下,与你真诚相遇:完形谘商师的深刻省思》一书(张老师文化)、《张老师月刊》之情绪调理及完形谘商的人生智慧专栏等。
推荐序 1:情绪何物 金树人
推荐序 2: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 杨蓓
推荐序 3:无比珍贵的动人旅程 吕旭亚
热情推荐:文如其人,坦然真诚 张德聪
多么神奇的情绪管理啊! 萧文
缘起:我和情绪的交手
三个关键经历,让我和情绪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转机……
前篇:一连串人生考验
老天给我高难度的习题,要我对情绪有更深的体验与了解,才能分享厚实的内涵。
Ⅰ掀开情绪面纱
情绪随着我们的生活律动,升起、褪去,
我们似乎相当熟悉情绪的面貌。
然而,有时情绪来袭,完全超乎我们的预期和掌控,
有时又强大到使人无力招架,被其吞没而做出许多疯狂的行为。
到底,情绪是什么呢?
1与喜怒哀乐共舞:情绪是什么?有什么用?
为情绪下定义∕情绪的积极功能∕情绪,就这么发生了∕情绪vs.心情
2从磨练觉察能力开始:情绪的生理机制
原始情绪中枢vs.高级情绪中枢∕情绪的生理反应∕两个情绪中枢的互动
3成就自己、向上提升:情绪的表达
非语言讯息: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副语言∕慎选情绪的表达方式∕善用情绪的动机作用∕行为取向的情绪表达理论
4情绪与认知:左右我们选择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情绪中的认知∕情绪的认知理论∕认知发展和情绪发展的差异
5一切从关系谈起:情绪的多元特性
情绪的社会文化差异性:台湾,情绪发酵的温床∕情绪的天生差异:气质的三个向度∕情绪的复杂与多变:三个例子
Ⅱ面对及照顾情绪
刚开始面对情绪,
可能会因为体验它而感到痛苦,
或自然地显现在非语言讯息及行为上,
让关系人有所察觉而产生「撞击」。
不过,别害怕,接续下去的「处理」,情况一定会愈来愈好。
6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重拾你的选择权和掌控权
了解与接纳自己的情绪特色∕情绪的自我负责∕觉察他人情绪∕建立良好情绪界限∕认知的分析与调整∕抒解情绪的方法∕培养健康情绪的能力和特质
7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方式:情绪教育
教育者要有正确的情绪观∕注意情绪的天生差异∕协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提升相关的认知能力∕学习面对社会议题∕增进问题解决策略∕培养自信、有弹性的特质
Ⅲ谘商中的情绪与处理
情绪拥有高深莫测的变形术,
愈认识它多变的身形,
就愈能清楚区辨、了解,甚至「驯养」它;
谘商中的当事人大都经历过大小不一的创伤经验,
多少发展出隔绝或切断情绪的策略,
谘商师要敏察这样的情绪机制,
建立信任、安全的谘商关系后,
温柔地接近阻隔于后的深层情绪。
8谘商中情绪的辨别与理解
原级情绪、次级情绪、工具性情绪∕扭曲的情绪∕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谘商中的特定情绪
9谘商中的情绪处遇
我的谘商信念∕阶段一:接纳与同理情绪∕阶段二:理解与面对情绪∕阶段三:转化情绪与行动实践
后记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文字,就像是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过我的心田。作者以一种极富文学色彩的笔触,描绘了情绪的多彩世界。那些描绘情绪的词语,精准而生动,让我瞬间能捕捉到那种感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析复杂情绪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能力。她不是简单地给情绪贴标签,而是深入到情绪产生的根源,去探究其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我曾经常常被突如其来的焦虑和不安所困扰,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这些情绪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对某种未被满足的需求的呼唤。作者通过分享她个人的成长故事,让我看到了情绪的转化和疗愈的可能性。这种希望感,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本书让我不再将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学会与它们共舞,从中汲取力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启发。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将复杂的情绪问题,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惊叹于她能够将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充满人情味的个人故事巧妙地结合。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感悟,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情绪的信号”的阐述所打动,它让我意识到,许多时候,我们对情绪的反应,并非来自情绪本身,而是来自我们对情绪的解读。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一种力量,它鼓励我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情绪,去理解它们,去接纳它们。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情绪并非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我们生命旅程中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情绪的千姿百态。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些曾经让我困扰不已的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个人生命历程,充满了真诚和智慧,让我看到了,原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内心的情绪搏斗,并且从中成长。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情绪的理解,更是一次关于自我生命历程的探索。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如何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更如何去拥抱那个真实的自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坚定。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情绪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真正的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详尽的“情绪使用手册”,却又不是生硬的理论堆砌。作者以一种极其个人化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情绪的殿堂。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许多我曾经以为是“负面”的情绪,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们提醒我们关注自身的需求,促使我们做出改变。书中的“自我生命历程”部分,更是让我深思。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情绪起伏,以及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这种真诚的分享,极大地增强了我阅读的代入感。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对比书中的论述,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对自我生命的梳理和重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简洁的配色和醒目的书名,透露出一种沉静而深刻的力量。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闪过许多关于“情绪”的瞬间——那些欣喜若狂的时刻,那些咬牙切齿的时刻,那些让人不知所措的时刻。我一直认为,情绪是人类最复杂也最迷人的部分,而这本书恰好触碰了这个核心。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期待能在这位谘商心理师的文字中,找到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的钥匙。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情绪的书,更是一次探索生命历程的旅程,一次与内心深处自我的深度对话。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用一种易于理解且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即使没有心理学背景,也能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自我疗愈和成长的契机,我渴望在这种文字的浸润中,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力量,也找到面对生活风雨的勇气。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心理指南。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的书,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作者作为一名谘商心理师,她将专业知识和个人经历完美地融合,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述了情绪的奥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情绪的生命周期”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了,情绪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我们的经历而发展和转化。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温暖,让我仿佛置身于一次轻松而深刻的心理咨询。我从中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模式,如何应对那些令人困扰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与自己和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充实。
评分我曾经以为,“情绪管理”就是压抑和控制,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作者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颠覆了我对情绪的认知。她强调的是“情绪理解”和“情绪相遇”,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我被书中关于“情绪的能量”的论述所吸引,原来,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是能量的载体。而我们如何回应这些能量,决定了它们最终会带来什么。作者在书中分享的许多练习和反思,都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去实践,去感受,去观察。我发现,当我不再抗拒自己的情绪,而是去接纳和理解它们时,它们反而会以更平和的方式存在,甚至转化为一种驱动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压抑,而是来自于接纳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成长,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世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一份宝贵的指南。作者以一位资深谘商心理师的视角,带领我们深入探索情绪的海洋。她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我被书中对于“情绪的原始动力”的解读所吸引,它让我明白了,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情绪的泥沼,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情绪背后传递的真正信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个人生命历程,充满了智慧和勇气,让我看到了,原来,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转化和疗愈自己的情绪。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与自己的深度对话,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慈悲、更接纳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也如何去理解他人。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内心的洗礼。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剖析了情绪的生成、变化以及我们如何与之相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情绪的原始信号”的阐述所打动,它让我意识到,许多时候我们对情绪的反应,往往是压抑和否认,反而让它们以更扭曲的方式出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体验的邀请。作者在书中分享的案例,虽然经过 anonymization,但那种真实的情感张力,依然让我感同身受。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在那些情绪的漩涡中挣扎,又在作者的引导下,慢慢找到平静的港湾。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我觉得非常安心,仿佛有一位温柔的陪伴者,在我探索内心时,始终给予支持和理解。我不再惧怕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反而开始尝试去倾听它们的声音,去理解它们背后传递的真正需求。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作者将咨询室中的专业洞察,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生命历程的叙述中,让理论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自己童年经历时,那种坦诚和脆弱,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普遍性和共性。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过往的经历和内在的情绪搏斗。这种连接感,瞬间拉近了我与作者,也与书中其他人的距离。这本书让我明白,情绪并非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我们生命体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是信号,是信息,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乃至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慈悲的态度对待自己,也对那些在情绪中挣扎的朋友,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