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新世界(最新修订版)

管理学的新世界(最新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整合」来重新诠释管理的意义,并发展出管理矩阵的架构,以图像化方式协助读者有效吸纳、灵活运用,并有系统地累积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实务上的做法。

  本书的管理矩阵分析能大幅深化我们对管理现象的观察与诠释,并使参与分析者拥有共同的架构与沟通语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本书所称的「六大管理元素」为:目标与价值前提、环境认知与事实前提、决策与行动、创价流程、能力与知识、有形与无形资源等,不仅是各级管理者面对组织内外时,必须整合的标的,而且在完成管理任务的过程中,也是重要的整合工具。

  作者依据此六大管理元素建构了管理矩阵,也将管理理论中,经典而核心的概念,归纳至此六大管理元素中,为读者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与例示。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当前的重要管理思想,读者也可以运用管理矩阵的架构与思维模式,对未来各种可能出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进行精准而深入的解析、验证、学习,并将它们整合至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

作者简介

司徒达贤

  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美国伊利诺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美国西北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现任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讲座教授,曾任国立政治大学公企中心副主任、企业管理系系主任、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以及副校长等。 司徒教授致力于管理教育近四十年,以个案教学结合理论与实务,备受产学各界推崇。

  曾获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奖章」(1998)、中华民国科技管理学会「科技管理学会院士」(2001)等。其着作亦曾多次获颁经济部中小企业金书奖。 重要着作包括:《策略管理新论》(台北:智胜文化,2001、2005);《管理学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2005、2013);《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台北:天下文化,1999);《为管理定位》(台北:天下杂志,1998);《管理挑战新世纪》(台北:天下杂志,2000);《策略管理个案集2001》(编)(智胜文化,2000);《策略管理案例解析》(台北:智胜文化,2003);《打造未来领导人──管理教育与大学发展》(台北:天下杂志,2004);《整合的智慧》(台北:天下杂志,2006);《整合的实践》(台北:天下杂志,2006)。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最新修订版序 司徒达贤
序迈向「整合化」与「科学化」的管理 许士军
自序写在《管理学的新世界》出版之前 司徒达贤
导读管理学的新世界

第1章管理工作的本质与本书特色
第2章六大管理元素与整合对象及工具
第3章管理矩阵
第4章管理元素之阴阳表里
第5章创价流程
第6章有形及无形资源
第7章能力与知识
第8章决策与行动
第9章目标与价值前提
第10章环境认知与事实前提
第11章整合
第12章正式组织
第13章组织设计
第14章管理矩阵在管理议题上的应用

参考书目
重要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决策与行动

整合的实现必须经由决策与行动

本书第一章即开宗明义指出,管理工作的核心本质是「整合」,然而不论整合如何进行,都必须经由管理者的决策与行动,方能真正发生作用。「决策与行动」即是与管理本质有关的第二大类元素。

A 君蒐集商情、筛选产品线、整合各方目标,以及争取资源举办盛大的记者会,这些都是他的决策与行动;B 君在创业过程中,提出经营构想、找到各种资源、针对各方参与者设计诱因制度、发掘客户、设计产销流程等,也都是决策与行动的具体表现。

产品经理 C 君请研发单位修改规格、从潜在客户蒐集商情、说服零组件供应商影响公司高层等;D 君拟定舞展计画、争取各组组长承诺、推动名师邀请、向校方争取资源、设计舞展流程等,也都属于决策与行动。

主动发掘行动机会并付诸实行
事实上,「决策」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这点早为人所熟知,不必再强调。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这几个案例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是主动出击,而不是上级交办的。而且在此一职位上,究竟有哪些决策可以做,每个决策各有多少备选方案等,也都是建立在当事人的主动构思与创意之上。

另一个共同特色是:在决策之后,他们几乎都有具体的行动来配合,而且资讯的蒐集、人员的沟通与说服,无不亲自为之。虽然这些样本未必有代表性,但颇合乎管理者是「剑及履及之行动派」的一般印象。

有形与无形资源
与管理有关的第三大类元素是「有形与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的掌握与运用

在企业经营或任何组织的运作上,有形资源当然不可或缺。然而在这些案例中,似乎更重视创造与运用无形资源。两种型态的资源交互为用,是整合的重要作为。无形资源中的信任、信用、声誉、形象、关系等,皆不可忽视。在缺乏有形资源的创业时期,十分依赖这些无形资源,而组织若希望成长或获得更多方面的协助,过去所建立的这些无形资源也是获取有形资源的关键。

A 君任职的公司拥有良好的声望与地位,对 A 君前往拜访客户高层很有帮助,这些属于公司的声望地位,是一种无形资源;后来组织间因互动而产生的互信,对双方而言都是无形资源。

B 君在创业时,过去所累积的产业人际关系以及过去老东家对他的信任,都是他所拥有的无形资源;而自己的储蓄、他人的投资、海外归国技术专家的专利等,则是有形资源。

D 君的舞蹈社案例中,学务处、总务处所能提供的大部分是有形资源,例如场地及经费补助;社员所交的会费、募款所得的金钱,也都是有形资源。而校外舞蹈名师的参与,对学校当局可以发生作用,对社员也造成吸引力,因此他们的参与,对舞蹈社或社长 D 君而言,可算是一种无形资源。历年该校舞蹈社如果都能办得很成功,也将会为社团创造一些无形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对继任的社长来说,无论在募款或争取名师指导上,都能发挥正面的作用。

有形资源是资源分配与成果分配的主要标的
在商业活动中,有形资源的获得是极为基本的。在一切产销活动之后,从客户收到的货款或营业收入,是最需要关心的有形资源,也代表了经营的成果。这些营业收入反映了组织在创价流程中所创造的「市场价值」,有了这些「有形资源」的流入,组织才拥有对各方资源投入者进行成果分配的筹码。

能力与知识
与管理本质有关的第四大类元素是「能力与知识」。

专业知能与管理知能

能力与知识又可再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的能力与知识,二是管理方面的能力与知识。

B 君的创业伙伴,除了带进来一些属于有形资源的专利,当然也带来不少技术上先进的知能,而从财团法人研究机构挖角而来的技术专家,所拥有或所能贡献的,也都是专业方面的能力与知识。

产品经理 C 君公司里的研发人员能够修改客户要求的规格,而不减低原有设计的功能,所仰仗者也是专业或技术方面的知能。如果这一方面的知能从缺或不足,C 君的产品经理角色也不易有所发挥。

D 君为舞蹈社邀请的指导老师,所指导的也是「舞技」或「编舞」等方面的专业,他们在这方面的专业造诣(当然还有指导的热忱),对舞展品质水准以及社员的参与认同都具有关键作用。

至于管理方面的知能,则更不必多言。所有管理工作的成败,当然与管理知能息息相关,几个成功案例中,这些管理者在整合、沟通、决策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也促使其所负责的创价流程得以顺利推动。

两种知能相辅相成
总而言之,专业知能与管理知能是相辅相成的,有了管理知能的配合,专业知能才得以发挥;专业知能到达一定水准以上,管理工作才可能展现成果。

在具有某些特性的机构中,某些职位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必须以专业知能为基础,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专业或技术方面的知能,也是担任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节录自第二章,其他精采内容,请见本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