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学是探讨校长经营学校教育之学,是一种「成就人」与「旺学校」的知识脉络分析。
「成就人」是深层的「带人」功夫,经由「自我实现」、「智慧资本」、「角色责任」、「专业风格」而着力深耕,可以达成「立己达人」。
「旺学校」则要从「计画」、「组织」、「领导」、「沟通」、「评鑑」的五大核心历程,赋予核心价值与实践要领,才能「畅旺校务」。
作者简介
郑崇趁
1953年生台湾省云林县人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博士(1999)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1989)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86)
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74)
经历:
国民小学教师5年(1976~1981)
教育部行政职务19年(1982~2000)
经任干事、秘书、组主任、专门委员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主任秘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系主任、研发长
现职: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教授(2006起)
荣誉:
高等考试教育行政人员(1981)
教育部1991年及2000年优秀公务员
专长:
教育计画、教育评鑑、教育政策与行政、教育经营学、校长学
着作:
教育经营学:六说、七略、八要(2012)
教育经营学导论:理念、策略、实践(2011)
教育的着力点(2006)
国民中小学校务评鑑指标及实施方式研究(2006)
教育计画与评鑑(增订本)(1998)
教育与辅导的轨迹(增订本)(1998)
教育与辅导的发展取向(1991)
导论:从「教育经营学」到「校长学」的知识脉络分析01
立己达人篇
第一章 自我实现论〈成就人的尊严价值〉
第一节 自我实现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实践校长自己的自我实现
第三节 促成学校人员的自我实现
第四节 增益学校组织的自我实现
第五节 自我实现的经营要领
第二章 智慧资本论〈激发人的动能贡献〉
第一节 智慧资本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强化智慧资本的基础(核心能力)
第三节 转动智慧资本的轴心(价值认同)
第四节 畅旺智慧资本的贡献(实践力行)
第五节 智慧资本的经营要领
第三章 角色责任论〈实践人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教育理论的实践家
第二节 行政效能的经理人
第三节 课程教学的规划师
第四节 辅导学生的示范者
第五节 资源统整的工程师
第四章 专业风格论〈领航人的品味文化〉
第一节 教育人:传希望、益人间
第二节 有能人:通事理、讲要领
第三节 厚德人:重伦常、送温情
第四节 质感人:常共鸣、赋价值
第五节 品味人:具殊相、成风格
畅旺校务篇
第五章 计画经营论〈带动学校精致发展〉
第一节 经营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教育计画的特质
第三节 学校发展计画的经营
第四节 学校主题计画的经营
第五节 教育活动计画的经营
第六章 组织创新论〈活化组织运作型态〉
第一节 创新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学校组织的特质
第三节 目标价值的创新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创新
第五节 运作方式的创新
第七章 领导服务论〈创化专业示范模式〉
第一节 服务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教育领导的特质
第三节 专业示范的领导服务
第四节 系统思考的领导服务
第五节 实践笃行的领导服务
第八章 沟通价值论〈深化多元参与脉络〉
第一节 价值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教育沟通的特质
第三节 政策理念的价值沟通
第四节 课程教学的价值沟通
第五节 策略技术的价值沟通
第九章 评鑑品质论〈优化历程绩效品质〉
第一节 品质的教育意涵
第二节 教育评鑑的特质
第三节 受教者的品质评鑑
第四节 施教者的品质评鑑
第五节 教育组织的品质评鑑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序
校长当学 成就人、旺学校
这个序的标题,最能够代表研究者撰写本书的心情。 校长当学何事?校长当学「成就人」与「旺学校」。校长学的「学」是「学术」与「学习」的交织,更含有「觉察」之意,觉察「教育是可以经营的」,觉察「学校 是可以经营的」;学习「如何经营学校教育」,学习「经营学校中的人与组织」。校长学就是探讨校长「如何经营教育」的学术,校长学就是分析校长「成就人、旺 学校」的知识脉络。
校长的主要职能在领导学校师生,经营教育,促进学校发展,迈向精致卓越,是一种「成就人」与「旺学校」的功夫。校 长必先成就自己,当上校长,再成就干部与教师,经营一个优质学校,然后成就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充分自我实现,大家都是有效的「智慧资本」;为了「成就 人」的实践,校长更须以「角色责任」为本业,以「专业风格」为亮点,勤奋经营。畅旺学校的经营要领,在于掌握经营学校教育的五大核心历程:「计画」、「组 织」、「领导」、「沟通」,以及「评鑑」,赋予其「目标价值」与「核心技术」,连结其「行政哲学」与「实践要领」,经营畅旺学校运作的重要环节。
本书定名为《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是「经营教育」的三学之一。研究者近年来致力于「教育学」与「管理学」对话融合的研究实践,以「知识基模系统重 组」的成果建构了「经营教育」的三学:2012年出版了《教育经营学:六说、七略、八要》一书,从「鉅观」(组织)的视角,论述分析经营教育的「原理学 说」(六说)、「经营策略」(七略),以及「实践要领」(八要)。今年则出版了本书《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是从「微观」(个人)的立场,以校长的视 角,系统重组「经营学校中的人与组织」之九大知识脉络,分成「立己达人篇」四论(成就人),以及「畅旺校务篇」五论(旺学校)。
研究 者计画接续撰写《教师学:铎声五曲》一书,从教师个人的立场,激励教师,培育素养与能力,认同教育,掌握要领,共同经营学校,并传唱教育。教师像钟鸣大 地,教师像朝阳东昇,教师像春风化雨,教师像明月长空,教师像繁星争辉。「经营教育」三学之间的关系与系统结构,在本书的〈导论:从「教育经营学」到「校 长学」的知识脉络分析〉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与阐述,敬请读者参阅。
本书的内容,多次使用「六说、七略、八要」的名词与文字意 涵,这并不是重复,也不是辞穷,因为研究者认为「六说、七略、八要」是经营教育的「基本功」,就好像是武功祕笈,介绍了「经营教育」的二十一式,而校长学 的成人旺校九论,则是灵活运用这二十一式的「成套剑法」,在九套经营剑谱中,常会看到这二十一式的个别影子,也代表了「校长学」的论述,是以教育经营学 「六说、七略、八要」为基础的「知识基模系统重组」,研究者将「经营教育」三学的定位在:教育经营学是经营教育的「经纬」,校长学是经营教育的「轴心」, 教师学则是经营教育的「基点」;「轴心」是运用「经纬」元素来转动「基点」的方向盘。
尚祈 方家
共赏斧正
郑崇趁 序于崇玉园
2013年11月11日
最近刚好看到《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这本书,书名就让我觉得很有深度,也很能引起我这个从小到大都在台湾的教育体系里打滚的人的兴趣。校长,绝对是学校里最核心的角色之一,他们就像船长,要带领学校这艘船在变幻莫测的教育海洋中航行。这本书的「成人旺校」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感觉不只是在谈论如何让学校“兴旺”,更强调了校长本身需要具备的“成人”的智慧与能力。我好奇的是,这里的“成人”是指校长的成熟度、领导魅力,还是学校教育本身如何“成人化”,培养出真正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的下一代?「九论」的提法,也暗示着这本书可能从九个不同的维度,系统性地去解析校长这个角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校长如何建立包容性的校园文化,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让学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场,而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成长空间。
评分《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这个书名,乍听之下,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台湾的许多在地教育挑战。校长这个角色,肩负着学校的重任,要面对升学压力、少子化冲击、区域教育资源不均等等问题。这本书的「成人旺校」听起来就很有份量,可能不是那种空泛的教育理论,而是更贴近实际运作的经验分享或者策略探讨。我很好奇「旺校」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提升教学品质,还是改善学生的身心发展?或者是让学校成为一个社区的文化中心?而「成人」二字,或许是在强调校长本身的成熟度、领导力,也可能是指学校如何服务更广泛的社会成人群体,或是培养未来能贡献社会的成人?「九论」的结构,让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有条理、有深度地去剖析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有提到校长如何处理师生冲突、如何与家长沟通,甚至是如何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保持学校的稳定与创新。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为校长们提供一套更全面、更实用的“武功秘籍”,让他们能够带领学校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哇,这本书的标题《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身为一个长年关注教育议题的台湾读者,我一直觉得校长这个角色非常关键,他们不只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更是学校灵魂的塑造者。这本书的名字就暗示了它可能触及到许多面向,像是如何让学校「旺」起来,这不仅仅是升学率,更是指校园活力、师生关系、社区互动等等,都充满生机。我特别好奇「成人旺校」这四个字,感觉是要强调学校教育对成人世界的反哺或联动,还是指在成人世界里,如何学习和成长?「九论」也让人联想到系统性、有深度地探讨,不知道是不是包含了教育理念、管理策略、领导艺术、甚至是一些哲学思考?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在台湾教育体系下,校长们可以思考和实践的具体方法,尤其是在少子化、教育改革浪潮不断等挑战下,校长们如何带领学校走出新路。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看到校长这个角色更全面的可能性,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变革者。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书名非常吸引我!作为一位曾经在教育前线摸爬滚打过,现在也在为下一代教育操心(当然,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啦!)的家长,我总是对能提升学校整体效益和活力的书籍感到好奇。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旺校」这两个字,总让我联想到校园里的朝气蓬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的教学创新,还是整体的校风建设。而「成人」这个词,则让我思考,这本书是否探讨了学校与成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校长需要具备某种“成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领导学校,去影响和培养下一代的“成人”?「九论」听起来像是系统性的论述,我猜想它可能涵盖了从学校愿景的设定、师资的培养、课程的设计,到如何处理校内外的复杂关系,甚至是对教育政策的深刻解读。我个人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如何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的内容,以及校长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让学校真正成为一个让人乐在其中、不断成长的社群。
评分《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这个书名,一看到就让我眼睛一亮!在台湾,我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一直都很高,而校长这个角色,更是学校成败的关键。这本书的标题「成人旺校」几个字,就给我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实际操作性的感觉。「旺校」不仅仅是指升学成绩,更是一种整体的校园活力,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创造力的氛围。而「成人」二字,让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在探讨校长自身需要具备的成熟度、领导艺术,亦或是学校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完成“成人”的过程,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个体。至于「九论」,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论述会非常系统和全面,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讨校长的职能、挑战与策略。「九论」可能包含了教育理念的阐述、管理方法的讲解、团队激励的技巧,甚至是危机处理的智慧等等。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对于台湾教育环境非常贴切的案例和建议,让校长们在面对少子化、科技发展、社会变迁等大环境的改变时,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让学校真正“旺”起来,成为学生、教师,甚至整个社区都引以为傲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