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中华料理经历了几千年的更迭,除了随时代潮流更新,不断有改良,抑或是创新的创意料理外,能经历的这几千年历史的经典菜色,更是不可轻忽。在台湾,许多由政府推动的美食宣传中,经常提到台湾美食的精彩之处,是五○年代后,有许多来自中国各省的优秀厨师,群聚台湾这个小岛屿,不但保存了中华各大菜系的精华,还融合了创新的滋味,可是,这个优势似乎逐在慢慢消失当中,因为老一辈的中菜师傅已逐渐凋零,但却还看不到新一代的中菜接班人站出来。
在厨师的学徒制渐渐被餐饮学校取代之后,所有学艺之路跟着标准化、透明化,同时也更学术化了,现在的学生,只要一进入餐饮科系,不管中餐、西餐、异国料理……什么都要学,短短四年结业后立刻进入职场,但,中菜的技艺浩繁如星,所需积累的经验和实力,岂会是四、五年在学校就学得会的?于是,若你走一遍西餐厅或是日本料亭,常可看见年轻师傅的面孔,却看不到年轻厨师自立门户开起中菜馆,这是有些严重的事。若是我们的餐饮学校、文化潮流,只重西餐,不重中餐,也许以后,我们再也吃不到像样的东坡肉和宫保鸡丁,那景象将会多么惊人!
《中菜精品烹饪大系》这一系列套书分成鱼鲜篇、虾蟹甲贝篇、肉类篇、家禽篇、山珍海味篇和果蔬菌豆篇,是中国的烹饪协会旗下的100位厨师共同创作而成,里头除了集结了中国各地北东南西各个菜系的经典料理,更有着各个厨师精心规画的创意菜色,可说是难能可贵。一旦读过了这本汇集了近100位顶级中国烹饪大师的精华作品,也可算是已经一览了现代中菜的概貌,十分适合新一辈的年轻厨师们做为参考与启发创作灵感。所谓中菜,是需要透过观察、观摩,并多方吸收知识,参考顶尖师匠的创作思维与料理工序,才可逐渐炉火纯青。希望未来台湾对中菜的重视可以逐渐回温,期许年轻厨师们将属于台湾滋味的中菜发扬光大,并流传下去。
美食家 吴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