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不吃小麦,我一试成主顾 读完威廉‧戴维斯博士写的这本书,个人认为堪称是观点相当大胆、独特的一本书。书中有许多观点与现代主流医学意见相左,如果没有相当的自信与道德勇气,是无法提出这样的看法。
由于社会文明改变、气候环境变迁,现代有许多疾病,其实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医学其实可谓是扬汤止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书也指出这样的医学盲点,唿吁社会大众与医学专业釜底抽薪,从根本源头改善起,力求照护健康的基本需求,及减少疾病的发生。
我本身也是个过敏症患者,主要的症状出现在鼻部与皮肤,但不知道过敏原为何?以前在当学生时,冬天晚上熬夜念书,鼻涕直流个不停。我没有体质性的过敏,吃海鲜不会过敏,对尘螨也不会过敏──这两项是台湾大多数民众的过敏原。约莫在二○○五年,经过检验之后,发现我的过敏原主要是来自食物,尤其是小麦。然而,因为医师的职业本能,在缺乏实证的支持下,也就不了了之。
二〇〇九年,小犬到德国当交换学生一年。我们都知道,德国的面包非常好吃、口感很扎实;德国啤酒举世闻名、非常好喝,于是我就这样拚命吃喝小麦制品三天。结果,某天晚上过敏严重发作,难过到睡不着。那时的症状,其实跟感冒很像,只差没有发烧,头痛、喉咙肿痛、打喷嚏样样来,那种打喷嚏是典型的过敏症状,一次连打十个以上。
起初,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感冒了?但感冒会有传染源,而我的太太及小姨子都没有感冒。后来我想了一想,认为应该是小麦过敏症发作了,于是便停止吃小麦制品,改吃马铃薯泥等食物。这样做之后,成效其实很快就出现,大约在两、三天之内,所有不舒服的过敏症状便全部消失。
我没有吃药,而感冒也不会这么快就好,所以证实这是一次严重的过敏发作。一般民众可能会认为,寒冷是鼻子过敏的原因,但后来我继续在德国等地旅游,天气冷得不得了,却再也没有发生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症状。这代表了寒冬只是诱发过敏症状的因素,而不是真正的过敏原。
台湾的过敏人口比例逐年提高,联安诊所曾在民国九十四、五年,连续两年针对一一八〇人做慢性食物过敏原检测调查,这群人男女皆有,年龄分布从五到七十岁。结果发现,在十大慢性食物过敏原当中,排行第一的为牛奶,隐藏来源及衍生食物包含了面包、蛋糕、浓汤、优格、炼乳、布丁、冰淇淋等。过敏症状最常表现在身体系统的皮肤系统与唿吸系统,症状包含了荨麻疹、青春痘、异位性皮肤炎、皮疹、鼻塞、流鼻水、喉咙发炎等。
时代在进步,医学发展也日益进步。早在一九五〇年代,当时美国心脏协会曾提倡摄取反式脂肪所制造的植物奶油,但时至今日,随着研究证实、医学观念更新,反式脂肪证明为对人体健康有害,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
戴维斯博士所提出的观点,牵涉到庞大利益关系而其学理根据仍未完全证实,但诚如他在书中所说的,不吃小麦、不以便利来交换健康,除了有助于让你的大肚腩消失,你还会失去什么?
(本文作者为联安诊所院长 郑乃源)
推荐序二
喜欢小麦制品的人非读不可 最近几年,受邀推荐了将近三十本书,这本书是我所有推荐的书当中,议题最震撼的,也是最精彩的一本。大家喜欢的面包、面条、饼干等等小麦制品,居然是坏食物,怎么可能? 我请读者先抛弃成见,静下来好好读完这本书,尤其是喜欢吃小麦制品、又有健康困扰的人,非读不可。
书中提到的小麦肚、糖尿病,虽然不一定只由小麦引起,其他淀粉类食物也会,但小麦的确是所有淀粉食物当中,最容易出问题的。这一点,我亲身有体会,临床验证也是如此。作者一开始就点出现代小麦和古老小麦的基因差异,并从支链淀粉、外啡肽效应、解连蛋白,深度阐明现代小麦的问题所在,看了实在过瘾,真希望每位医师和营养师也要看看。
书中所提及的许多疾病,并非只能由小麦引起,但两者之间,的确有很高的关联性。作者也提到,大家如果为了要避开小麦,而大量转吃玉米淀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甚至无麸质食物,那也是同样糟糕。从这个角度,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当今美国政府和生机产业大量鼓吹的高淀粉饮食,其实是许多现代疾病的祸源,即使你吃的是「健康的全谷类淀粉」也是一样。作者说得好,农业专家在育种时,考虑的是产量、可口,但并未深究对健康的影响,彷彿压根儿认为五谷一定对人体有益,不管是否与杂草杂交、或动用基因改造技术。
我从2003年开始就提出食物四分法、并强调代谢型态的个体差异、以及一直唿吁淀粉过多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多吃好油不但可以控制体重与血糖,还可以抗发炎。但可惜,90%的现代人还在吃坏油,而且从政府、营养专家、到生机产业都在鼓励大众要多吃全谷类食物,更何况,小麦制品天生会让人有愉悦感,有致命的吸引力。
我的很多理念,和作者非常类似,好像就是「同门师兄弟」一般,但事实上我们俩念的是不同的医学院、在美国不同的州行医,而且一个是自然医学医师,一个是西医师;不过,我们却从病人身上,看到问题的症结,不约而同对于当今主流医学大力鼓吹的高淀粉饮食、谬误的糖尿病卫教,提出批判与真正解决之道。当我看到书中糖尿病的章节时,我是既兴奋又感动,有「他乡遇故知」的强烈感觉。我行医十年,已成功根治许多糖尿病患,看到作者用同样的饮食概念,治好更多的患者,我心中燃起无比希望,原来在奋斗的路上并不孤独,有伙伴同行。
到底淀粉食物应该佔人类饮食比例多少,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议题。在淀粉食物当中,哪些是优质、哪些是劣质,也是未来数十年,主流医学才会逐渐认清的议题。
人类的肠胃设计,其实不适合全谷类,小麦、稻米这些小种子,根据大自然的设计,其实是给鸟类吃的,因为牠们有砂囊,人类没有。人类要把全谷类纳为日常饮食,那就要煮熟软化,以及注意有没有身体适应上的问题,毕竟在人类考古学上,吃稻米和小麦是最近的事情,更何况一日千里的现代农业科技,早已把农作物「改良」到和古老原生种截然不同,人类能完全适应吗?
很多出版社找我写推荐序,但我不是每一本都答应的。事实上,本书之前,我才刚婉拒两本。这本书,我实在非常喜欢,很少看到这么引人入胜的书,一页又一页,真是欲罢不能。行文中,看得出作者聪明、用功、幽默,而且有先见之明,所以能洞察当今主流观念的许多谬思,并深入分析,提出实用对策。
推荐这本好书,真是我的荣幸,义不容辞,希望读者能重视书中的观念,从中获益,保持健康。
(本文作者为美国自然医学博士、台湾全民健康促进协会理事长 陈俊旭)
推荐序三
回归老祖母时代的饮食 看完这本『小麦完全真相』,感觉有些震撼,因为,此书不断的强调『多吃健康的全谷根茎类食物』,对身体将是一场灾难!这和我们传统的营养知识 --- 鼓励大家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应来自『全谷根茎类』有些冲突!这矛盾点到底在哪?
我反覆的思考后,发现是因为『西方』和『东方』的碳水化合物来源非常不同。在西方的饮食中,绝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是来自于『小麦的加工食品』,例如,面包、披萨、贝果、义大利面、松饼、饼干….等;而东方的饮食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是来自于『米饭』,相对于『小麦的加工食品』而言,米饭的加工程度相对来得低。所以,作者以西方世界的观点来看,几乎是把『全谷类』视同于『小麦』的所有相关制品,其实这无法直接套用在我们的饮食上。
此外,在我们每日饮食指南的建议中,我们除了『全谷类』之外,也建议『根茎类』是我们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如马铃薯、蕃薯、南瓜、芋头、山药等。但是,这本书启发了我,我们应该要把饮食指南的『全谷根茎类』这个类别正名为『原态』的全谷根茎类,也就是我们尽量不要食用『加工』的全谷根茎类,而且,在正常的饮食中,几乎没人直接吃小麦,所有的小麦几乎都是用来做成『加工食品』。所以,以『少吃加工食物』这件事,我们传统的营养理念和作者所提倡的--- 『远离小麦』这观念,并没有不相符的地方。
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我们要全力的控制『葡萄糖—胰岛素』反应,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吃下去太多会引起我们血糖窜升的食物,因为,血糖窜升会引发胰岛素过度分泌,而过度分泌的胰岛素则是促使脂肪堆积的最佳帮凶,造成肥胖的主谋。此外,由饮食带来的血糖值过高,会造成糖化现象、发炎反应,都是造成许多疾病、老化现象的主因。因此,如何思考『平稳血糖』这件事,是我们调整饮食的重要方向。
虽然我们国内对小麦麸质过敏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小麦的加工食品如饼干、面包、蛋糕、松饼、贝果、披萨等,是让我们血糖波动的重要饮食来源。在此唿吁大家,应该把『小麦的加工食品』尽量从正常的饮食中降低比例,主食的来源则应回到我们老祖母时代的饮食型态,多以『原态』的食物为主,如糙米饭、烤地瓜、水煮玉米、蒸南瓜等。此外,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每餐要吃到丰富的蔬菜,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习惯,当然,含糖饮料也是我们应该要从饮食中尽量移除的食品之一。
在我们饮食习惯日渐西化的年代中,小麦的加工食品的确大举入侵的我们的饮食,从早餐的三明治,午餐的贝果,下午茶的松饼,晚餐的义大利面,真的是餐餐都与小麦为伍,因此,的确有必要好好的来了解一下这种西方的主食是否应该有往下调整的必要性。此书,让我们可以好好的省思,我们实在不应该一味的追随西化的饮食习惯,是否让我再次回到老祖母年代,一切的食物都应保有它原态、原味、纯真的味道!
(本文作者为 台大营养学博士 吴映蓉)
前言
你不知道的肥胖成因
翻阅您父母或祖父母的相簿,您可能会对相片中每个人纤细的身形感到惊讶。相片中的女士们可能穿着S号尺寸的衣裳,男士们的腰围,大多为三十二吋。所谓的「超重」,不过就是多个几公斤,肥胖则相当罕见。过胖的小孩?几乎没有。四十二吋的腰围?你找不到。体重直逼一百公斤的青少年?当然不可能。为什么一九五〇、六〇年代的家庭主妇和其他人,比我们现今在海滩、大卖场,或在镜中看到的倒影要纤细许多?那个时代的妇女,体重一般为五〇或五二公斤,男性的体重则在六八到七五公斤之间。今天,我们的体重要比那时多出二〇、三五,甚至一百公斤。
那时的妇女运动量一点也不大;毕竟,当时人们认为女人做运动,就像怀抱着邪念上教堂,很不恰当。您可曾见过令堂穿上慢跑鞋,出门跑个五公里?我老妈的运动,就是拿吸尘器吸地板。现在,我每逢好天气便走出户外,都会看到几十位妇女在慢跑、骑自行车、健走,这些事在四、五十年前,可说从未见过;然而,我们却一年比一年肥胖。
内人是铁人三项的选手兼教练,我每年都会观看这种全能运动的赛事。为了完成一‧五到三公里的游泳、四〇到一八〇公里的自由车赛程,以及十到四二公里的路跑,铁人三项选手必须接受几个月到几年的密集训练。光是完成一场赛事,本身就是一桩壮举,因为选手需要消耗数千卡路里的热量,需要可观的耐力。绝大多数铁人三项的选手,都遵行相当健康的饮食习惯。那么,为什么这些全心投入的男女运动选手,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体重超重?我甚至很钦佩他们必须额外背负十至二十公斤的体重奔波跋涉,但训练这么严苛、活动量这么大,他们为什么还会超重?
如果按照传统逻辑,超重的铁人三项选手,需要更多运动或吃得更少,才能减轻体重。但我认为,这是非常荒谬的概念。我要说的是,大部分美国人在饮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不是脂肪、不是糖,不是网际网路的兴起,也不是农耕生活的式微,而是小麦──或是那些以「小麦」之名卖给我们的东西。各位将发现,我们所吃的那些巧妙伪装成麦麸玛芬(bran muffin)或洋葱巧巴达(onion ciabatta)的东西,事实上根本不是小麦做的,而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基因研究制造出的变形产物。现代的小麦不同于真正的小麦,就像黑猩猩不同于人类。黑猩猩与人类有九九%的基因是一样的,但牠们的手臂比较长、全身覆盖毛发,而且没本事赌博赢钱,我相信你很容易就能分辨那一%的差异。现代的小麦与距今仅四十年前的祖先相比,差异甚至超过一%。
最受欢迎的谷物,也是最具杀伤力的食物
我相信,「谷物」消耗量的增加,或者更精确地讲,这种被称为「现代小麦」基因改造食物消耗量的增加,可以解释一九五○年代那些苗条、少动的人们,与现今二十一世纪超重的人们──包括铁人三项选手在内──两者间为何会有如此差异。我承认,宣称小麦是一种恶毒的食物,就好像宣称雷根总统(Ronald Reagan)是共产党员一样,把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食贬损为有碍大众健康,似乎是很荒唐、甚至很不爱国的行为。但是我将证明,小麦这种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谷物,其实也是全世界最具破坏力的膳食成分。研究文献显示,小麦对人类造成的特殊影响包括:刺激食慾、吸收造成脑部活跃的外啡肽(exorphins)、促使血糖飙升引发饱足感和强烈食慾交替出现、造成与疾病和老化息息相关的糖化作用(glycation)、造成侵蚀破坏软骨和骨骼的发炎及酸硷效应,以及致使免疫反应失调等。
食用小麦会带来一系列疑难杂症,从摄取小麦麸质(gluten)所导致的破坏性肠道疾病「乳糜泻」(celiac disease),到多种神经失调症、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不明原因皮疹,甚至是产生幻觉、瘫痪生活的精神分裂症。如果这种被称为小麦的东西确实会造成问题,那么把它剔除,应该能带来显着且出人意料的益处,而事实就是如此。身为一位医师,我曾治疗过数千名受心脏病、糖尿病和各式肥胖病症危害的病患。我亲眼看到病人将小麦从饮食中剔除之后,他们原本勒在腰带上凸起、晃动的腹部脂肪消失不见,而且多半能在头几个月之内,就减掉十至二十公斤的体重。在快速、毫不痛苦地减去体重之后,病人健康往往大有起色。虽然已经目睹过几千次类似现象,直到今天,我仍会为此感到惊异。
我曾经见证人们健康出现显着改变,如一位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必须切除结肠的三十八岁女性,在完全不吃小麦之后,居然症状痊癒,保住了大肠。另一位二十六岁的男性,因为关节疼痛到几乎没办法走路,停止食用小麦后完全康复,能够再度随意行走和奔跑。这样的结果听起来虽然令人讶异,但有充分的科学研究暗示,小麦是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不吃小麦能减轻、甚至完全解除相关症状。各位将会发现,我们在不经意间以健康为代价,换取方便、充裕和低价的食物,结果反映在我们的小麦肚(wheat belly)、大象腿、双下巴等部位上。我在本书各章所提出的论点,已在科学研究中获得证实,人人都可以去查阅。不可思议的是,我所学到的许多知识,在几十年前的临床研究就已证明为真,但不知何故,却从未浮出台面让医界或大众知悉。我可能只是列举两个例子,并结合两者得出一些令人感到惊讶的结论。
都是「健康」全谷类食物惹的祸
在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里,麦特‧戴蒙(Matt Damon)饰演的主角拥有罕见的天赋,却被过往受虐的阴影所纠缠,当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饰演的心理医生西恩‧麦奎尔(Sean Maguire)反覆对他说「这不是你的错」时,让他痛哭崩溃。同样的情况,我们当中有太多人在面对自己难看的小麦肚时,总会责备自己:太多卡路里、太少做运动、太不知节制。但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我们所得到的建议:「多吃健康的全谷类食物」,其实剥夺了我们对食慾和冲动的控制力。尽管出发点良善,我们也尽了最大努力,却仍然变得肥胖、不健康。
「多吃健康的全谷类食物」,这种概念已经广为人们接受。我觉得这项建议,就好像告诉一个酒鬼,假如小酌一、两杯无伤大雅,那么喝个九或十杯更好。接受这项建议,将对健康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发现自己挺了个凸出且不甚舒服的小麦肚、穿不上去年的牛仔裤,向医生保证自己没有乱吃,但还是超重,而且出现糖尿病前期的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或者迫切想要掩饰那对令人羞愧的男性女乳,请考虑跟小麦说再见。
除掉小麦,这些健康问题也将消失。除了你的小麦肚、你的男性丰乳,或你那形似贝果的肥臀,你还会失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