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力」决定你的老后生活。
30岁后,一定要学会的「最强腿力操」
老年不靠看护过日子,你一定要知道的38个观念
◎「老化」其实比「疾病」更可怕! 小心,你可能是下个需要被看护的人!
现代人积极预防疾病,以为控制饮食、勤吃保健食品、学会各种健康法,老来就不怕病来磨,却不知道「老化」其实比「疾病」更可怕!疾病虽苦,老化却是另一种绝望。试想,无法靠自己的嘴巴吃饭、说话,成天躺在床榻上,不得随心所欲的活动身体,饮食、洗澡、便溺全靠专人照料……,如此日复一日、了无盼望的光景,真是你所企盼的「老后生活」吗?
高龄者明明无痛无病,却因一次跌倒而终生卧床的案例已不在少数,根据卫福部统计,台湾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需要看护照料,人数正不断激增。年过40以后,若不从「防病」到「防老」,彻底改变健康观念、积极预防老化,你也许就是下一个需要被看护的人!
你晚年需要看护吗?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现在正在服用3种以上的药物
2、没办法一个人出远门
3、垫脚尖时没办法不扶东西
4、有漏尿的经验
5、单腿站立时无法维持太久
如果符合上述其中一项,晚年需要他人照料的机率超过70%!未来的你,是年过70岁依旧健壮,与三五好友爬山、下棋;还是成天卧床,需要人辅助才能翻身?是老来与孙子们共桌吃饭、谈笑;还是躺在床上,靠鼻胃管灌食?如果不想未来成为子女的负担,希望自己老来能吃、能动,晚年不靠看护过活,请现在开始好好照顾自己,40岁开始就改变健康常识,开始预防老化!
◎预防老化就靠「肌力操」!强膝健腿,人生下半场现在才开始 本书作者大渕修一医师从事老化研究及预防工作超过十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抗老权威」,他认为:人体的各种机能只要一不使用,就会急速「退化」,而「肌力」的退化程度,正是决定老年是否卧床的重要关键。
外出健走、爬山,是身体健壮老年人最常见的休闲活动,正因如此,许多人也偏狭地以为,老年人只适合从事健走等负荷较轻的运动吧!其实,腿力不足的人如果勉强进行健走,反而容易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可别以为「肌力训练」是年轻人的专利!比起外出健走、步行,高龄者更适合从事的运动正是「肌力训练」。
对高龄者而言,运动过激过缓都不宜。该怎么训练肌力,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呢?大渕修一医师从多年经验中汇整出30个最适合年长者的「肌力操」,这些动作都不需要特殊器具辅助,在家就可以轻松施行。只要勤做肌力操,8週内一定会展现惊人效果,年轻20岁!
★「肌力操」有以下4大好处:
1、提升肌力,减少卧床机率
大多数人因为害怕跌倒而不活动身体,甚至足不出户,结果小腿肌肉渐渐萎缩,肌力严重不足。小腿肌又称人体的「第二心脏」,缺乏肌力很容易酿成意外,让晚年离不开拐杖、轮椅,甚至可能终生卧床!小腿肌力是全身最容易透过运动训练的肌群,而且研究显示,小腿肌力充足的人,晚年卧床机率低于30%。
2、改善平衡,避免跌倒意外
平日时常健走的人,虽然比其他人具有身体往前的平衡感,却很难取得往两侧或是往后的平衡感。唯有身体重心在前后左右剧烈的摇晃中,仍丝毫未受影响,并且能够顺畅地移动,才称得上是平衡感极佳的状态。锻鍊「前胫骨肌」,能改善平衡,减少跌倒意外的发生。
3、锻鍊深层肌,预防尿失禁
高龄者容易有尿失禁的问题,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年长女性有尿失禁的困扰,因为女性尿道短,骨盆底肌肉又久未训练,就容易有漏尿的问题。事实上,骨盆底肌是可以透过简易训练而增强的深层肌肉,只要每天五分钟,尿失禁问题马上改善。
4、增加骨量,避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与跌倒意外是环环相扣的,想预防跌倒,除了肌肉量外,更要增加骨量。增加骨量的要点在于给予骨头适度的「刺激」,像「跳跃」这类具有冲击力的运动,就能有效强化骨头。本书规画有三阶段的简易骨力锻鍊运动,依照负荷量给予适度刺激,就能避免骨质流失。
◎老化一定可以预防!40岁前,你一定要知道的养生观 能吃、能睡、能动,才是老来最大的福气!本书除了着重肌力训练外,更强调透过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善,就能打造健康、不卧床、不痴呆的身体。40岁后,请遵守以下几项「抗老关键」,开始为身体的衰老做准备。
1、 年纪越大,越要摄取充分营养,「粗茶淡饭」会营养不够,反而老得更快。
2、 40岁后要勤做肌力运动,小腿的肌肉大小,会决定你的年轻指数。
3、 预防老化不能採用单一健康法,必须大脑、营养、身体三者兼备。
4、 遵守「饮食15方针」,每天均衡摄取十种必需食材。
从现在开始,增加你的健康保健知识,养成生活中的几个好习惯,适度训练身体,均衡营养的饮食,失智症、尿失禁就不会找上你!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长年从事老年学研究,以专业知识与具体数据,提供最正确的保健知识。
2、超过70幅动作图,以简单易懂的图解,帮助读者在家就能轻松锻鍊身体。
3、医学证实的健康观念,由图表及数据导正对老年养生保健的错误观念。
4、详列延缓老化的「饮食15方针」,帮助读者建立预防老化应有的饮食习惯。
5、附录各种检测表,帮助读者评量自己罹患失智症、年老卧床等各种机率。
专业人士真诚推荐 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 吴玉琴
台北荣总特约医师 刘秀枝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一份不包含您所提供图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 书名:欧陆风情与现代设计:20世纪中叶意大利家具的复兴 作者: 亚历山大·莫雷蒂 (Alessandro Moretti) 出版社: 环球艺术文库 出版日期: 2024年春 --- 简介: 跨越历史的优雅:重新定义“现代”的意大利设计 在浩瀚的设计史长河中,20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家具设计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战后社会经济复苏的缩影,更是人类对于形式美学、功能实用性与奢华品味完美结合的极致追求。《欧陆风情与现代设计:20世纪中叶意大利家具的复兴》一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设计作品,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一黄金时期(约1945年至1970年)意大利设计思想的演变、技术革新以及文化背景,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理解框架。 本书聚焦于米兰、都灵和罗马这三大设计重镇,探讨了意大利如何从传统的工匠精神中汲取养分,迅速吸收和融合国际现代主义思潮,并最终形成一种独树一帜、充满生命力的“意大利式现代主义”(Italian Modernism)。 第一部:战后余烬与新生的渴望(1945-1955) 战后的意大利百废待兴,但同时也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本部分详尽描绘了设计师们如何在物质匮乏的初期,利用有限的资源,探索新的材料和生产方式。我们看到,以Gio Ponti为代表的设计先驱们,如何巧妙地将流线型的航空美学与精湛的木工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既轻盈又坚固的家具。重点分析了“La Rinascente”百货公司及其举办的“米兰三年展”(Triennale di Milano)在推广新设计理念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强调手工的温度和个体的创造力,而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冰冷复制。书中通过大量珍贵的设计草图和早期产品照片,还原了设计师们最初的构思过程,揭示了他们如何通过细微的曲线处理和连接方式,赋予传统材料(如胡桃木、樱桃木)以全新的现代感。 第二部:材料的革命与形式的解放(1956-1965) 随着经济奇迹(Il Boom Economico)的到来,意大利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这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材料实验空间。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点放在塑料、玻璃纤维、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引入,以及它们如何彻底改变了家具的造型。 例如,书中细致考察了Vico Magistretti和Achille & Pier Giacomo Castiglioni兄弟如何将工业化生产与美学表达相融合。他们不仅关注家具的功能性,更将其视为一种可被大众消费的艺术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部分深入探讨了“有机造型”(Organic Forms)的崛起,设计师们开始模仿自然界的形态,创造出具有雕塑感的座椅和灯具,挑战了早期现代主义的刻板几何结构。通过对Artemide和Flos等灯具制造商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理解照明设计在整体室内空间中的叙事作用是如何被重新定义的。 第三部:设计哲学的转向与国际影响(1966-1970) 进入60年代末期,社会思潮变得更加激进,这在设计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反设计”的浪潮。本书第三部分探讨了意大利设计如何从纯粹的物质丰裕转向对社会责任和批判性思维的关注。 我们将在本章中详细分析以Superstudio和Archigram(尽管主要在英国,但其影响深远)为代表的“激进设计”(Radical Design)运动。这些设计师开始质疑家具的“永恒价值”和“精英化”倾向,转而探索模块化、可移动、甚至带有政治寓意的临时性结构。书中收录的“非线性”沙发和充气家具的图片,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时期设计语言的巨大转变——从精确的线条到自由的、充满戏谑感的表达。 此外,本书还首次系统地梳理了意大利设计如何通过与美国市场的深度互动,将“意式奢华”的概念输出至全球,并如何反过来影响了美国本土的设计趋势。 结语:留给未来的遗产 《欧陆风情与现代设计》不仅是一部关于家具设计史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精神内核的深度解析。它揭示了意大利设计师如何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平衡传统工艺的精细与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最终创造出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经典作品。 本书适合对设计史、室内建筑、艺术史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通过对大量一手资料的梳理和独到的学术视角,读者将能深刻体会到,20世纪中叶的意大利设计,如何用家具定义了一个时代的风格,并为当代设计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阅读此书,如同在米兰的复古画廊中漫步,感受那份永不褪色的优雅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