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写给上班族的知老实用手册
照顾父母,也为未来的自己做准备
关于「老」,我们知道的太少,准备的也太少。
不管是父母的,或是你自己的。
面对「老之将至」,你要仓皇的摸索,还是优雅的预习? 「那年,父亲七十九岁,中年曾动过心脏手术的他,身体虽称不上硬朗,但生活打理、行动力皆自在裕如,以致虽见形体显现老态,但我们却总是轻忽他已步入迟暮之年……直到某日他在公园跌倒,摔断了髋关节,接连引发的骨牌效应,让我们在其生命的最终章,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学习之旅……」
如果你是在职场打拚的上班族或职业妇女,甚至是全职家庭主妇,你知道什么人,会让你当下的生活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日本财经商业杂志《日经Business》在二○一四年九月,以〈隐形照护,一千三百万人的强震〉为题,宣告日本中年世代正进入照护的「震央区」,因为他们属于「团块世代」(战后婴儿潮)的父母,在这一年已全数跨过六十五岁。高达一三○○万名中高阶上班族,从此成为白天在职场卖命,晚上还得当长辈看护,随时可能因体力透支而折损的「隐形照护者」。
根据估算,在台湾有高达二二○万的上班族,此刻正面临失能长辈照护的压力;且近六成五的企业之员工曾因照护问题而离职。虽然最快于二○一八年,台湾长照保障的拼图即可完成,但由于长照保险将参照全民健保只要一出生就纳保,且可视情况调整费率,未来除保险费用可能逐步调高,还可能出现如同健保「政府给付金额逐步降低、民众自费服务却调升」窘境。因此,无论是规画长辈或自身养老的保障,都应避免过度依赖政府的社会保险,才是上策。
你要仓皇的摸索,还是优雅的预习?
随着科技与医药的发达,如今高龄或超高龄老者比比皆是。然而夹在孩子与父母、婚姻与工作之间的「三明治世代」愈来愈多,甚至尽管自己退休了,未来还得继续照顾自己的父母。然而关于长辈因老化而引起的诸多病症及生死关头之决断,只是小小上班族的你我又该如何招架?
此外,当爸妈过了65岁,各种医疗、长照、财务、法律相关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关于医疗──
●如何确认爸妈是否罹患失智症?该看哪一科,该做哪些检查?
●哪些疾病易造成长期卧床?什么是安宁缓和医疗?
关于长照──
●身为年老双亲的主要照顾者,该事先做哪些准备?
●外籍看护怎么申请,该怎么选择适合的外籍看护?
●万一爸妈需要长期照顾但自己又无法抽身,该如何选择优质的安养机构?
关于财务──
●该不该买长照险,怎么买最聪明?
●退休后至少要多少钱才够用?退休后最适合的投资工具是?
●申请外籍看护费用如何计算?照护机构收费标准各不同,如何避免纠纷?
关于法律──
●该如何避免长辈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
●当爸妈判断能力不足,如何利用监护与辅助宣告制度加以保护?
本书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出发,耗时一年,走访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律师、安养机构负责人、跨国人力仲介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顾问公司等,并蒐集相关报导、报告、论文,希望借由此书,给广大上班族一些建议与提醒,并带领读者预览老后的风景,知老、惜老,而后护老。
期待无论是年轻或中年的读者,都能将此书视为一本人生的使用手册、预约未来幸福生活的导读本。
◆内文审定
振兴医疗财团法人振兴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王崇仁
美森长堤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佩伟
纬誉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 廖修誉
(依姓氏笔画排列)
名人推荐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 辛炳隆
牙医、专栏作家、环保志工 李伟文
作家、新闻工作者 黄哲斌
东海大学社工系副教授、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会理事长 彭怀真
双连安养中心执行长 蔡芳文
(依姓氏笔画排列)
这是一本近来难得一见,适合「中年子女」与「银发父母」亲子共读的小百科:简要、细腻、多元、实用,每个段落皆可见作者用心。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老」不足惊惧,唯有了解的更多,才能预知未来、掌控风险,让老年生活过得优雅从容。──辛炳隆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
最适合父母已经65岁朋友的颜色是「靛色」。靛色介乎蓝色与紫色之间,宗教领域常见到靛色,看到了,心就静下来。父母的老迈,难免会有蓝色的忧郁,但透过阅读此书,持续反省与突破,使自己的未来减少蓝色的忧郁,多些紫色的高雅,让父母、自己、配偶,都能多些安静中的适应,家庭也会因而多些幸福。──彭怀真 东海大学社工系副教授、中华民国幸福家庭促进协会理事长
众所皆知,台湾已经是一个高龄化社会,甚至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近年政府全力推动在地老化与健康乐活政策,推展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的照顾模式,以及长照服务法与长照保险专法的立法,使全国向健康照顾服务产业化方向迈进。本书出版可说「正是时候」,因为每一章节的主题,都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面对的议题,以及想要了解的答案。这不仅是增进知识的一本书,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健康手册。──蔡芳文 双连安养中心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