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的私房姜母鸭
阿美族烧得发烫的「石头」火锅
南门市场里的手工蛋饺
煮来有霜降牛口感的日本蚝菇……
冷冷冬日,如果能喝下一碗热汤,那就像是有人把你的手拉进口袋,温柔细腻的替你加油打气。即使只有一场火锅的时间,还是令人觉得暖度破表,难以忘怀。
火锅是简单丰盛又温柔的食物,备好食材,熬好汤头,慢慢煮慢慢吃让身体慢慢变暖。不想备料时,三步一小间,五步一大间的火锅店,随时满足贪暖的胃;一人吃、两人吃、一群人吃、和家人朋友一起吃,各有不同的吃法与选择;想清淡一点、来点重口味吧!要麻不要辣、给点药膳汤底啰,小岛上全找得到。
这一期的《好吃》,我们想来探索这平凡的丰盛。不管是阿美族人把烧得像钻石一样的发烫石头,丢入山泉水里煮的「石头」火锅,还是南部以高粱酒糟二次发酵的酸白锅,或是每日新鲜选羊,超讲究肉质的羊肉炉,还是用蒸的姜母鸭等,好吃编辑部北中南东到处跑,为的便是找出这些锅物达人们,挖出他们传递温暖的秘诀。
当然吃锅一定得讲究食材,我们也要介绍几间生产蔬菜、菇类、饺子、肉类的行家,他们秉持着把消费者当家人的用心,生产出安心好食材。像是闻起来有茉莉花香的香水白木耳、用匏仔干将胡萝卜、酸菜、 竹笋、猪大肠等好料绑在一起的酸菜肠,以及蕈伞吃来像牡蛎,蕈柄却有霜降牛口感的黑美人菇等都让人惊喜。
如果想自己熬汤头的话,除了一般的昆布、番茄、麻辣外,日本料理亭郭宗坤师傅从日本人的吃锅文化延伸,告诉我们雪泥锅、豆乳锅、味噌土佐锅的简易作法。而食材达人徐仲与日本石垣市台北驻在员Busasa桑跑到「肉大人」做什么?他们一路从学生记忆聊到火锅历史再到姜母鸭的狂野!?
冷冷冬日,就让我们一起来作伙吃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