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梅莉恩‧糜尔纳(Marion Milner, 1900-1998)
英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师。本名梅莉恩‧布雷克特(Marion Blackett)。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攻读心理学与生理学,并自1926年起开始以写日记的方式观察她自己所谓的内在感觉,后以此为素材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个人自己的生活》(A Life of One's Own, 1934)。 糜尔纳曾以心理学家的身份在「女孩日间公立学校信託基金会」(Girls' Public Day Schools Trust)工作,并曾以此工作经验写下《学校中人的问题》(The Human Problem in Schools, 1938)一书。 1943年她通过不列颠精神分析学会(The 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的认证而成为正式的分析师,此后接受儿童分析的训练。另着有《论为什么不会作画》(On Not Being Able to Paint, 1950)及《活神之手》(The Hands of the Living God: An Account of a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1969)、《永恆的日昇》(Eternity's Sunrise, 1987)等书。
译注者简介
宋文里
国立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天主教辅仁大学兼任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Urbana-Champaign)谘商心理学博士,专长领域为文化心理学、艺术心理学、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学。着有〈穹窿:重写一个关于性的象征初型〉、〈以启迪探究法重写碟仙〉、〈负显化:观看借窍仪式的一种方法〉、〈意义的浮现:自由素描与意识的探索〉、〈创真行动:阅读史瑞伯的一种他者论意义〉、〈疗遇时刻:理心术与疗癒的多重文化交叉论述〉等论文。译作包括爱德华‧魏尔森(Edward O. Wilson)《人类本性原论》、哲若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保罗‧普吕瑟(Paul W. Pruyser)《宗教的动力心理学》,及卡尔‧罗哲斯(Carl R. Rogers)《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对心理治疗的观点》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