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终极图解版:人气NO.1的铜板美食 新手的不失败配方(三版)

台湾小吃终极图解版:人气NO.1的铜板美食 新手的不失败配方(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小吃
  • 小吃食谱
  • 美食
  • 料理
  • 烹饪
  • 家常菜
  • 新手食谱
  • 台湾美食
  • 铜板美食
  • 图解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00张彩色详尽图片,拆解75道必学小吃技法
免出门、免排队,在家轻松做安心牌小吃

  台湾人最津津乐道的传统市场夜市小吃,花样不只丰富多变,风味更是堪称一流,不论是米饭、面食、羹汤或点心小吃,虽是铜板美食,但却成为大家追逐的对象,到全台各地品尝小吃,更是每次出游一定要排入的重点行程。小吃虽然只是小食,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让人从不吃腻。本书特别商请2位重量级的小吃达人,带着读者一步一步做出最道地的台湾味小吃,把这令人念念不忘的好滋味永留家中。

  书中细分〈主食小吃〉、〈点心小吃〉、〈羹汤小吃〉三大篇,囊括北中南部小吃,不论是粥饭、面食,或地方特色点心,还是热唿唿滋补羹汤,都是精选热门必学的种类哟!如最具传统滋味的庙口咸粥、百吃不厌的蚵仔煎、好吃又唰嘴的豆乳鸡,还有基隆庙口鼎边锉、古早味的油葱粿、筒仔米糕,与鲜Q酸甜的生炒花枝等等,都是不分季节必点的饕餮小吃,书末还附有5种历久不衰的人气甜品小吃。

  每道美味的小吃,都以清楚详尽的材料与按部就班的烹调过程图呈现,特殊的调味品、必学的调味酱、高汤,与料理基本功夫,也都清清楚楚的做教学。透过名师的指点,让新手也能第一次就上手。物价上涨浪潮中、食安问题频传,自己动手做,真是健康安心省钱又划算,快来选一道试试看吧!

本书特色

  ◎电视名师传授正港台湾味小吃
  小吃一直是食谱书市场非常受欢迎的题材,这本由知名媒体名师黄景龙师傅搭配业者小吃达人李家成,两人以实务与教学经验分享所推出的小吃食谱,之前出版已缔造亮眼的销售成绩,此次再增加近年新崛起的小吃,让其更加丰富完整。

  ◎全书以步骤图解呈现 看图做绝对零失败
  每道小吃均有详尽的配方及清楚完整的材料与烹调示范图片,附有制作秘诀,让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下厨。并将烹调过程图详细分为「切洗准备材料」与「加热烹调」两大项,以Step by Step方式完整拍摄烹煮过程,让读者犹如在现场看到作者示范的效果。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台湾小吃的图解食谱书的简介,不包含您提供的书名中提及的任何内容,并力求详实自然。 宝岛滋味:古早味与新创意——深度探索台湾庶民美食的精髓 本书聚焦于台湾小吃的文化深度、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旨在为美食爱好者提供一本既有历史厚度,又具实用指导的深度指南。 台湾小吃的文化脉络与地域风情 台湾,这座被誉为“美食天堂”的岛屿,其小吃文化是历史、移民、多元族群相互交融的活教材。本书并非停留在简单的菜肴罗列,而是深入挖掘每一道经典小吃背后的“故事性”与“地域性”。 我们首先会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寻台湾小吃如何从早期艰苦岁月的果腹之物,演变为今日展现台湾人情味与生活哲学的文化符号。从闽南、客家、眷村到原住民饮食的交汇影响,每一口味道都承载着不同族群的迁徙记忆与生活智慧。 第一章:岛屿的味觉地图——南北风味大不同 台湾的饮食习惯因地制宜,差异显著。本书将台湾划分为几个关键美食区域进行剖析: 北部都会的精致与快速: 台北的精致夜市文化,如何将传统风味标准化、快速化。着重探讨如大肠包小肠、药炖排骨等在都市化进程中的演变。 中部的山海交汇: 台中的糕点甜品与彰化的肉圆、米食文化。介绍传统“办桌文化”对中部宴席小吃的影响。 南部的热情与醇厚: 台南的“甜味哲学”与高雄的“海鲜底蕴”。深入剖析虱目鱼料理、牛肉汤的清晨仪式感,以及各种用糖调味的独特技法。 东部的原野馈赠: 花东地区独特的山林食材,如竹筒饭、麻糬(Mochi)的制作工艺及其与祭祀文化的关系。 核心技艺剖析:从原料到风味的精确控制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制作过程”的精细解构。我们认为,小吃的灵魂在于对基本功的掌握,而非仅仅是模仿成品。 第二章:基础原料的深度选择与处理 小吃成功的关键往往藏在最基础的食材选择上: 1. 米与面粉的哲学: 探讨不同产地的稻米(如籼米、粳米)如何影响米糕、油饭的口感;以及面粉在制作面线糊、水煎包时的筋度调整。 2. 肉品的处理艺术: 猪肉在台湾小吃中的核心地位。从五花肉到猪内脏,讲解如何通过“汆烫”、“浸泡”和“慢炖”来去除腥味,并确保口感软糯或Q弹适中。例如,针对卤肉饭的肉丁选择,强调肥瘦比例的黄金分割点。 3. 高汤的秘密基底: 台湾小吃的高汤通常是复合型的。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熬制以猪骨、鸡架、虾米和干贝为基础的“万用高汤”,并针对不同小吃(如清汤面线、羹汤)进行汤底的差异化调配。 第三章:火候的掌控:油、水与热的平衡艺术 小吃对火候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 油炸的温度密码: 以臭豆腐和蚵仔煎为例,讲解油温如何影响酥脆度与内部熟度。我们提供不同油炸阶段的温度参考,以及如何利用“两次油炸法”来达到极致口感。 蒸煮的“气”与“韵”: 针对肉圆、碗粿等需要蒸制的食品,详细解析蒸笼的搭建、水量的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成品表面回缩或内部夹生。 煸炒与收汁的瞬间: 炒米粉、炒面等“锅气”的产生,并非单纯依靠大火,而是食材下锅顺序与翻炒节奏的学问。 深入解析经典项目:步骤与调味细节的完整拆解 本书挑选了十类最具代表性且技巧要求较高的台湾小吃进行“模块化”教学。 模块一:米面主食的精工细作 台式肉燥的层次感构建: 不只是卤酱油,还包括了红葱头酥、冰糖焦化的精确时间点,以及“回锅”以增加香气的秘诀。 经典牛肉面的汤底(非小吃,但作为技法延伸): 重点讲解“红烧”与“清炖”在香料配比上的差异,特别是豆瓣酱的选择对汤色与风味的影响。 传统米糕与糯米肠的制作: 从浸泡糯米的吸水率到如何用肉汁或酱油膏调味,确保成品油润而不腻。 模块二:羹汤与糊状小吃的粘稠度控制 台湾小吃多有浓稠的羹汤类。本书提供一套通用的“勾芡理论”: 地瓜粉、太白粉与玉米淀粉的特性比较: 它们在加热后的澄清度、回温后的粘稠度变化。 羹汤的“丝滑”标准: 如何通过搅拌速度和下粉时机,避免形成颗粒状的“面糊”,而是达到如丝般顺滑的口感。 模块三:酱料的画龙点睛 小吃的风味往往由酱料决定。本书将制作几种关键酱料的配方: 甜辣酱的自制配方: 调整辣椒、酱油、糖与醋的比例,创造出适应不同油炸食品的万用甜辣酱。 蒜蓉酱油膏: 讲解如何利用“熬煮”来去除生蒜的刺激性,保留其醇厚的蒜香。 特色蘸酱: 例如针对大肠包小肠的特制芥末或花生粉的调配。 台湾小吃的未来:健康化与在地化创新 在追求传统美味的同时,本书也关注小吃在现代餐饮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我们探讨如何通过改良食材(如使用更健康的油品、减少过度精制的糖分),在不牺牲风味的前提下,使这些古早味小吃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同时,我们也收录了一些融合在地当季食材的“新派小吃”案例,展现台湾美食家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之道。 本书是献给所有热爱深度钻研美食技艺的读者、对台湾文化充满好奇的美食探险家,以及渴望掌握真正“古早味”制作秘诀的烹饪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景龙(龙师傅)

  
  【学历】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中餐厨艺系
  
  【现任】
  「台北城市科技大学」餐饮管理系专技助理教授
  
  【证照】
  行政院劳委会/中餐烹调乙级技术士、行政院劳委会/中餐素食乙级技术士
  中餐烹调乙丙级技术士检定监评委员
  
  【获奖】
  2014年香港李锦记国际中餐青年厨师烹饪大赛个人-金牌
  2013年「韩国国际料理烹饪大赛」个人前菜-金牌团体-金牌
  2012年新加坡「第七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台湾代表队
  个人最佳前菜-特金牌/团体-特金牌
  2010年马来西亚世界金厨烹饪大赛台湾代表队
  个人面点项目-特金牌团体-特金牌
  2009年台湾美食展世界厨艺邀请赛-台湾代表队团体总冠军-金牌
  2008年台湾美食展国内赛/职业组团体总冠军—金牌
  2008年北京、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面点项目-特金牌热菜-金牌
  2008年当选经济部商业司「十大美食名厨新秀」荣誉
  
  【教学经验】
  2014年行政院侨务委员会(澳洲.纽西兰)海外巡演特聘讲师
  2013年台湾美食北美地区(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娄)海外巡演特聘讲师
  2012年行政院侨务委员会中南美地区(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哥伦比亚)
  海外巡演特聘讲师
  2011年行政院侨务委员会美西地区(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等海外巡演特聘讲师
  2010年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海外侨胞客家美食研习班特聘讲师
  
  【着作】
  《人气盖饭完全图解》、《名师名厨爱吃蛋》、《平价快炒料理》、《百元热炒新菜色》(以上为邦联文化/库克书屋出版)
  
  【现任】
  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助理教授
  台湾国际年轻厨师协会-常务监事-主席
  
李家成
  
  【经历】
  欣叶餐厅、春天酒店、「德霖技术学院」专技助理教授、「海洋技术学院」兼任专技助理教授、「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兼任专技讲师、「实践大学」兼任专技讲师、「文化大学」兼任专技讲师、授聘100、101年国宴厨师、中华民国101年全国模范劳工
  
  【证照】
  中餐烹调技术士乙级、高中职技术教师证、行政院劳委会中餐烹调技能检定评委
  
  【获奖】
  2013世界厨王台北争霸赛-江浙菜个人组-金奖名厨
  2013世界厨王台北争霸赛-职业团体组-金奖名厨
  2011台北国际厨王争霸赛冷盘组亚军
  2010马来西亚世界烹炉大观世界金厨争霸赛总冠军
  世界金厨赛个人赛拼盘组特金、团体赛展示台特金、团体赛特金及赛会最高荣誉「美极霸王奖」
  2009台北厨王争霸赛异国料理冷盘组亚军、快刀组亚军

图书目录

04 料理基本功1:认识计量与油温
05 料理基本功2:辛香料的前处理
06 料理基本功3:烹调的前处理
10 小吃基本功1:小吃调味舖
12 小吃基本功2:熬煮四种万用汤底
14 小吃基本功3:画龙点睛的酱料&配料

第壹堂 主食小吃
18 庙口咸粥+红烧肉
20 庙口香菇油饭
22 庙口卤肉饭
24 无刺虱目鱼肚粥
25 六合夜市海产粥
26 筒仔米糕
28 台南米糕
29 嘉义鸡肉饭
30 基隆综合蟹面
32 饶河街牛肉面
34 饶河街炸酱面
36 蚵仔大肠面线
38 松山路凉面
39 汕头面
40 大面炒、米粉炒
42 鲜肉咸汤圆
44 当归鸭肉面线
45 鸭肉米粉
46 鱼肚鱼浆米粉
48 嘉义猪肠冬粉
49 米粉汤
50 咸米苔目
52 台南担仔面
54 宜兰米粉羹
56 七堵咖哩面   

第贰堂 点心小吃
58 豆乳鸡
59 基隆天妇罗
60 古早味油葱粿
62 淡水虾卷
64 淡水阿给
66 淡水铁蛋
67 黄金鸡腿肉卷
68 脆皮臭豆腐
70 瑞芳风味鸡排
71 瑞芳龙凤腿
72 清蒸虾仁肉圆
74 彰化肉圆+红糟肉圆
76 松山胡椒饼
78 葱油蛋饼
80 宜兰卜肉
81 双蛋蚵仔煎
82 宜兰葱饼
84 松山水煎包
86 麻辣臭豆腐
87 基隆烤猪排三明治
88 麻豆碗粿
90 府城棺材板
92 鹿港古早味芋丸
93 高雄黑轮
94 蚵嗲

第参堂 羹汤小吃  96
97 排骨酥汤
98 虾仁羹
99 花枝羹
100 当归羊肉汤
101 基隆螃蟹羹
102 庙口肉羹汤
104 基隆豆干包汤
106 基隆豆签羹
107 士林生炒花枝
108 庙口红烧鳗羹
110 沙茶羊肉羹
111 基隆猪脚汤
112 基隆鼎边锉
114 四神汤
115 蛋包瓜子肉羹汤
116 台南鱼土魠鱼羹
117 韩国沙茶鱿鱼羹
118 猪血小肠汤
119 汾阳馄饨汤
120 酸甜鸭蛋刺
122 药炖排骨
123 生炒鸭肉羹

课后辅导 人气甜品小吃
124 烧麻糬‧面煎嗲
125 酒酿桂花汤圆‧宜兰糕渣‧烧仙草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对“新手学做菜”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天生跟厨房无缘,每次尝试做菜都像是在打仗,结果往往是“惨不忍睹”。《台湾小吃终极图解版》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厨房小白”量身打造的。它摒弃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和繁琐步骤,而是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将台湾小吃的制作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大量的图片,从食材的准备到最后的烹饪,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指导。我试着按照书里的食谱做了一道我最爱的盐酥鸡,原本以为会炸得焦黑或者炸不透,结果意外地酥脆可口,味道和我在台湾夜市吃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成功的喜悦感,让我觉得下厨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做几道地道的台湾小吃,更重要的是,它重新点燃了我对烹饪的热情和信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新手量身定做的!一直对台湾小吃心生向往,但总觉得那些复杂的步骤和各种调味料让人望而却步。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喜”,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亲切感,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厨”教材。翻开目录,那些熟悉又诱人的名字扑面而来,蚵仔煎、卤肉饭、盐酥鸡……光是看着图片就忍不住咽口水。更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种只放成品图的书,而是大量的过程图解!从食材的处理到最后的摆盘,每一步都清晰得不得了,甚至连切葱花、揉面团这些基础技巧都有细致的说明,真的太贴心了!我最怕的就是看文字食谱,很多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但这本书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压力。我试做了几个简单的,结果都意外的成功,味道和外面买的差不多,家人都夸我呢!这种成就感真的太棒了,让我对下厨的信心倍增,也更期待能解锁更多美味的台湾小吃了。

评分

这绝对是我近期买过的最满意的一本烹饪书籍了,没有之一!我一直是个“外貌协会”成员,所以选择食谱的时候,除了内容,对书籍的颜值也有一定的要求。而这本《台湾小吃终极图解版》恰好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它不仅封面设计时尚大气,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图片色彩鲜艳,构图精美,仿佛能闻到台湾街头巷尾的香味。我尤其喜欢它那种“细节控”的风格,对于每一个步骤的图解都做到了极致,甚至连食材的形状、颜色的细微变化都捕捉到了,这对于我这种不常进厨房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有时候看别的食谱,文字描述得天花乱坠,但就是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尝试做了几道“看似复杂”的小吃,比如夜市里经常排队的那种,结果竟然一次就成功了,口感和味道都达到了我期待的标准,真的太令人惊喜了!感觉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做菜,更点燃了我对美食的热情。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近期烹饪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只停留在“外卖党”的群体,我对烹饪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复杂”、“耗时”和“容易失败”的层面。然而,《台湾小吃终极图解版》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认知。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大量的插图和清晰的步骤分解,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烹饪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从食材的挑选、处理,到各种调味料的精确比例,再到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控制,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之前尝试过几次制作台湾小吃,但总觉得味道不对,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找到了关键所在。我按照书里的方法,第一次就做出了令人惊艳的蚵仔煎,那股Q弹的口感和浓郁的酱汁,简直就是把台湾夜市搬回了家!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制作美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创造美味的乐趣,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评分

对于一个对台湾小吃情有独钟,但厨艺却停留在“煮泡面”阶段的我来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救赎!我一直很想在家尝试制作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台湾小吃,无奈网上那些零散的食谱要么步骤过于简略,要么调料让人一头雾水,总是以失败告终。直到我遇见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做这些美味也可以这么简单!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图解”,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图片展示,而且图片非常清晰,色彩饱满,让我一目了然。我最怕的切配、调味、火候掌握这些环节,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详细的指导,甚至连一些小细节,比如如何处理食材的顺序、调味料的比例都写得清清楚楚。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尝试做了几个,没想到味道和家里长辈做的台湾菜一样地道,家人都赞不绝口!这种成就感真的无与伦比,也让我对后续尝试更多菜肴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