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喝了生姜红茶,「过敏性结膜炎」竟不药而癒!
本书译者 胡慧文
我从小就是过敏体质——咳喘、鼻涕倒流、耳廓反覆干裂结痂、眼睛黏膜瘙痒、湿疹。当年医学不发达,不知道这些都是过敏体质的缘故,分头看了好多科的医生,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几乎不曾断药。
最令我困扰的,莫过于「灵魂之窗」的过敏问题。翻开下眼睑,上面会有好多透明小颗粒,磨擦眼球表面奇痒无比。忍不住揉揉眼睛,角膜立刻水肿,覆盖住大半面的眼球。严重时,甚至出现红肿热痛的急性发炎症状,眼白冒出殷红的大血块,好像随时会爆开。几十年来,几乎每天一睁开眼,就要和过敏性结膜炎奋战,忍受搔痒、刺痛和畏光之苦。
然而,直到大学毕业前,我的过敏性结膜炎总是被医生当成砂眼治疗,也不知点了多少金霉素药膏,我对于自己何以老是感染砂眼百思不解。后来到教学大医院求诊,眼科开给我类固醇药膏,因为效果奇佳,所以我「一试成主顾」,误以为医生开的药一定安全,于是将它列为「随身必备良药」十多年。直到接连几次到西药房「指名购买」,看到老板狐疑又惊讶的表情,追问「是谁教你用这种药」,我才意识到这原来竟是「危险用药」。断然戒掉了类固醇眼药以后,过敏性结膜炎又继续困扰我十多年,我对它完全无计可施。眼睑上的小颗粒在眼球表面磨呀磨,痒得我坐立不安,眼压升高。
去年五月中旬,接下本书的翻译工作以后,被石原医师给说动,开始喝生姜红茶。早上起床后,我先磨一大块老姜加入现煮的红茶,只在肚子饿的时候才加一些黑糖,以免黑糖味掩盖了姜的清香与红茶的甘醇韵味。辣口的生姜红茶喝到胃里,全身立刻暖洋洋,不消几分钟就完成身体的「热机」,感觉活力充沛,大脑很快启动,可以立即「上工」进入「作业模式」。才喝第一次,我就知道「这帖方子吃对了」。连喝几天后,脸上冒出几颗小痘子,我视这些痘痘为难得的「青春」,坚持喝下去。三、四天后,上火症状即自行消失。
约莫一个多月后,左眼忽然出现大血块,依照一般人对「上火」的认知,我难免疑心这是吃了太多老姜的缘故,于是停喝生姜红茶,躲在家中足不出户,就怕出去会吓到路人。三天下来,血块完全没有消退的迹象,我按耐不住,索性沖一壶辛辣的浓姜茶,喝下去不到半小时,眼睛的血块完全消失,不留半丝痕迹,叫我啧啧称奇。
即使是在热浪一波波的酷暑天,我也依然喝老姜红茶,留下刨成细丝的大半碗老姜,拿来炒麻油、炒青菜,吃得香喷喷。半年后的某一天,我才忽然想到—咦,我的过敏性结膜炎呢?原来,自从喝生姜红茶以后,它就没有发作过,让我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亲身体验了生姜红茶的奇效以后,我赶紧昭告亲朋好友,鼓励大家都来试试。反正材料随手可得,价钱经济实惠,浓淡口味随喜,喝了感觉体质不适合、味道不喜欢,随时可以喊停。
好友近年来饱受眩晕之苦,好几次送急诊,做了许多精密检查都无解,随时可能发作路倒,与突发的天旋地转、抱着马桶呕吐的痛苦,令她意志消沉,几乎就要放弃理想的工作。姑且试喝了生姜红茶以后,她重新感受到自信活力,于是又把这个「处方」给了和她一样「积劳成疾」的病友,同样获得很大的回响。
事实上,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从书上看到石原医师鼓吹喝生姜红茶,但是当时「没看上眼」,结果因此多受了好些年的苦。现在想来,石原医师能用「生姜红茶」和「苹果红萝卜汁」这两种处方,「行走江湖」数十载而始终然屹立不摇,必定有其道理。
站在药食同源的保健立场,喝「生姜红茶」不失为值得推广的良方。开始喝生姜红茶以后,朋友们也纷纷回报以各种「情报」,诸如有些姜是用荷尔蒙养的、种姜往往施以大量的「好年冬」灭菌杀虫等等;而红茶的产地、添加物等食安问题,还有黑糖的真假与来源也必须留意。有位朋友原本满心期待生姜红茶早日「发功」,最后才意外发现天天喝的「风味黑糖姜母茶」,姜味竟是来自人工添加的香料,是个十足的「冒牌货」,叫人又好气又好笑。
简单的生姜红茶,可以喝出许多的乐趣和功效,我很乐意将它推荐给有缘人,希望大家都能喝出健康心得,同时体会到养生保健不必舍近求远,大自然恩赐的病痛解药很可能就在你我手边。
作者序
此时正是实践「一病息灾」的最佳时刻--将「自癒力」发挥到极致的智慧
日本有「一病息灾」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身体有病反而延年益寿」。事实上,不少人身上虽然带着一种到多种不等的病,却还是每天活力饱满地过着充实的生活,而且享有高寿。
我的一名高龄七十七岁女性病患,曾经有感而发地说:「我周围的人常对我说,『真是难为妳了,虽然一身是病却还依然健在……』」
说她「一身是病」绝不为过。这位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肾脏病、脂肪肝、心脏瓣膜异常的心绞痛外加青光眼……活生生就是「疾病的大盘商」,而且身高一五五公分的她,体重高达七五公斤,是不折不扣的肥胖体型。尽管如此,她却有着年轻的精神体态,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年逾古稀的人,不少人听闻她一身是病,都惊唿「怎么看不出来」。
我的这位女病人并非特例,我们经常听说某些事业有成的杰出人物,年轻时曾经罹患大病,还是因为体弱多病而几乎无法上学或工作。
另一方面,被诊断出罹癌的病人口头禅却是:「我这几十年来别说是不曾病倒,连感冒都没有过,怎么会突然罹患癌症……」
看到这些实例,不禁让人认为,向来被视为百害而无一利的「疾病」、「压力」,似乎成了健康长寿的要件。
为什么比起平素身壮如牛的人,身上抱着一病或多病的人有时反而长命百岁。
当然,我们可以说「得一病长百智」,因为有过生病的经验,所以更懂得照顾身体、注重养生。
不过,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说明「一病息灾」何以让那么多人「健健康康」带病延年。本书将举出诸多实例,从医学的角度解开这个谜团。
我们只要了解其中的机转,则不论此刻有病或无病之人必定懂得如何过着更加充实而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