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中医养生的膳食指南 我们知道各种医学发展的目标,除了治癒疾病,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健康」,「不生病」是每个人的理想,但这是非理性的,我们对于「健康」所做的努力,只期望能够常常健康,有病也是小病,即时生病也能够很快康复。
中医重的是养生,养生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古医家说「上工治未病」,上工是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在疾病还未发作的时候,或虽已发作而尚未发展以前,能早作诊断和予以防治,很多时候,自己的身体感觉自己最清楚,所以自己就是最好的疾病侦测者。但「未病」何来治疗呢?我们举例来说,气候干燥会使皮肤、黏膜较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秋季白昼气候干燥,就是常说的「秋燥」,有些人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这是「有疾病症状、预兆」但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因为疾病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预兆出现而还没有感觉有病时,就採用预防性的治疗,便是「治未病」的道理。
书中介绍「治未病」的步骤及应用,基本功从了解五脏的正常功能开始,进阶是辨别五脏的症状,再来应用食物、养生药膳来调养五脏,「治其根,养其本」就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这是一本很轻松、很实用的书,中医五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生理期经少与肝肾有关,消化不良、腹泻与脾有关,失眠问题与心有关。本书教你如何保持健康,解决健康小问题,希望读者阅读后,能够照顾好健康。健康是一切幸福、财富、成就的源头,失去了健康,你才会发觉健康无价。最后希望本书读者能借由轻松看书,健康到手!
陈潮宗 中医师
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
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
作者序
药膳调五脏 强身又祛病
——五脏养生让您吃出健康人生 通气血、补五脏,是促发生命活力的根本。不论是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还是四季养生,其本质都是对五脏的养护。要想百病不生,就要调养好五脏、清除掉体内暗藏的毒素,让各个脏腑组织良好地协力运作,从而疏通全身气血,达到祛除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脏之中无论哪一脏器受损,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可见保养五脏是何等重要。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生命的核心,其中心主血脉、肺主气、肝主生发、脾主运化、肾主藏精,各显其能,缺一不可。所以,补养五脏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保护自己,使五脏健康,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精彩呢?
药膳养生,可以说是人们养护五脏、延年益寿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皆「厌于药,喜于食」,而药膳「寓医于食,药食同源」,既能让人们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又能起到药用疗效,一举两得。当然,各脏器的药膳食疗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如养心可多吃人参、红枣、桂圆、酸枣仁、猪心等具有益气安神、补养气血功效的药材和食材;养肝可多吃枸杞、菊花、香附、牡蛎、猪肝等具有疏肝理气、下火明目功效的药材和食材;养脾可多吃黄耆、山药、党参、山楂、猪肚等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血功效的药材和食材;养肺可多吃川贝、百合、白果、玉竹、猪肺等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功效的药材和食材;养肾可多吃熟地、杜仲、芡实、冬虫夏草、猪腰等具有补肾助阳、补血滋阴功效的药材和食材。
本书详细介绍了五脏与六腑,五脏与五行、五色、五味之间的养生关系,以期读者全方位掌握五脏养生知识,做好最健康、最理想的五脏养护。同时,介绍了在选择食疗药膳时,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原料之间的搭配宜忌、药膳的烹饪方法等一些必要的常识。本书独到之处在于根据心、肝、脾、肺、肾各自的生理功能,针对性地介绍日常养护常识,并列举了多种本草和药膳食疗方,让人们真正体验到药膳「功效在饱腹之后,收益在享受之中」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