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健脑防失智

猴头菇健脑防失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猴头菇
  • 健脑
  • 失智预防
  • 中老年健康
  • 营养保健
  • 脑部健康
  • 传统中药
  • 养生
  • 健康饮食
  • 认知功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封面提要〉
  猴头菇肉嫩、味香而鲜美,能助消化、利五脏;
  促进人体合成神经生长因子,改善神经衰弱症状;
  对失智症、帕金森症患者有益,还有止痛与抗忧郁、
   预防老年失聪等作用。※附猴头菇彩色图片和美味食谱!

  〈推介本书〉
  猴头菇外观白色带黄、有毛,别名刺猬菌、白发菇、对脸蘑或「老人胡须」,经烹调后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自古即与燕窝、熊掌并列为「四大名贵菜」。但因野生数量极少,取得困难,故多进贡给皇室贵族享用。如今人工栽培成功,即使在亚热带的台湾也能品尝到鲜品。
    
  猴头菇含高蛋白、矿物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多肽及脂肪类物质、多种氨基酸与丰富多醣体,能助消化、利五脏,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最新研究发现,其所含的醇溶性成分能促进人体自行合成神经生长因子,因而改善神经衰弱症状,对失智症(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症患者有益,还有止痛与抗忧郁、预防老年失聪等作用。目前已有多种产品量产,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探寻思维的奥秘:一部关于大脑健康与认知潜能的指南 图书名称: 认知之光:解锁大脑潜能与维护持久思维清晰度 作者: [此处留空,或填写虚构作者名,如:张文博] 出版社: [此处留空,或填写虚构出版社名,如:华夏智库文化] 字数: 约1500字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食材或单一的保健品,而是以一种宏观且深入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了人类大脑在不同生命阶段所面临的挑战、维持其巅峰运作的科学原理,以及一套全面、可操作的认知健康维护体系。我们致力于揭示大脑如何学习、记忆、处理信息,并提供一套基于神经科学、营养学交叉领域的前沿见解,帮助读者构建持久的思维清晰度,预防认知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大脑的健康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从生活方式、营养干预、心理调适和环境刺激等多个维度进行协同优化。它旨在成为一本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指南,引导读者从被动接受认知衰退,转变为主动塑造和保护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一部分:理解我们的大脑——认知的基石 本部分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剖析现代神经科学对大脑结构的最新理解。我们摒弃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着重阐述对日常认知功能至关重要的几个关键区域及其作用机制: 1. 神经可塑性:永恒的重塑能力 大脑并非固定不变的器官,而是具有惊人的适应性和重塑能力——神经可塑性。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能力是如何在学习新技能、从损伤中恢复时发挥作用的。探讨环境刺激、运动和专注力训练如何促进新的神经连接的形成,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来优化学习效率和记忆保持。 2. 记忆的结构与机制 记忆并非单一功能,而是涉及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复杂过程。本章深入解析了海马体在记忆巩固中的核心角色,以及信息从短期编码转化为长期存储的生理过程。同时,我们将讨论影响记忆清晰度的常见因素,例如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影响。 3. 认知功能的多维度解析 思维清晰度不仅仅是“不遗忘”。本部分将认知功能分解为执行功能(如计划、决策、抑制冲动)、注意力广度、信息处理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维度。只有全面理解这些组成部分,才能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提升。 第二部分:现代生活的“认知杀手”与风险规避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大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部分聚焦于那些潜移默化地侵蚀我们认知储备的常见风险因素,并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1. 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的隐形威胁 本书强调,大脑健康与身体的整体炎症状态息息相关。我们将深入探讨慢性、低度的全身炎症如何损害神经元和血管内皮,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和神经递质的平衡。同时,分析自由基对脑细胞膜的损害机制,并提出通过抗氧化防御系统来中和这些风险的方法。 2. 睡眠质量:大脑的深度清洁时间 睡眠不仅仅是休息,更是大脑进行“垃圾清理”的关键时期。本章详细介绍了睡眠周期中“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如何清除白天积累的代谢废物,包括与认知衰退相关的蛋白质沉积。我们提供基于睡眠卫生学(Sleep Hygiene)的实用建议,以最大化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的效率。 3. 精神负荷与信息过载 持续的分心和多任务处理对前额叶皮层造成过度负担,导致认知资源枯竭。本部分分析了持续的“数字分心”如何削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单任务”练习和建立数字界限来重建专注力。 第三部分:构建坚实的认知防御体系——全面干预策略 本书的重头戏在于提供一套跨学科、多层级的认知维护策略,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积极干预的重要性。 1. 营养素的协同作用:超越单一补充 我们不会推销任何单一的“神奇食物”。相反,本章聚焦于营养素的协同作用。探讨必需脂肪酸(如Omega-3的特定结构)、B族维生素群(在甲基化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必需矿物质(如镁和锌)如何共同支持神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神经信号的传递效率。内容涵盖地中海饮食模式对血管健康和脑部灌注的长期益处,而非孤立地讨论某种维生素。 2. 运动的神经生物学效应 运动被誉为“大脑的万能药”。本部分解释了有氧运动如何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释放,这种蛋白质对新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对执行功能和空间认知能力的独特贡献。 3. 认知储备的积极构建 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是衡量大脑抵抗病理损伤的能力。本书提倡通过持续的智力挑战来增加这种储备。这包括学习复杂的新技能(如一门新语言、演奏乐器),进行需要策略性思考的棋类游戏,以及参与社交活动。重点在于挑战大脑的“舒适区”,迫使神经通路进行深入重组。 4. 情绪调节与压力韧性 长期的心理压力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诱因。本章深入研究了正念冥想(Mindfulness)如何通过调节杏仁核的反应来减少过度警觉状态,从而保护海马体的结构完整性。我们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情绪复原练习,帮助读者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维持思维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结语:迈向终身思维的活力 《认知之光》旨在激发读者对自身大脑健康的主动掌控感。我们强调,认知能力的维护是一个持续的、终生的旅程,它需要知识的武装、习惯的重塑和积极的实践。通过理解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规避现代生活的风险,并积极实施多维度的干预措施,每一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维的潜能,享受持久的思维敏锐与清晰。 本书是一份行动指南,邀请读者一同开启这场探索思维深度与广度的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劲初博士


  实践大学食品营养与保健生技学系兼任副教授
  中原大学生物科技学系兼任副教授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曾任: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食品产业人才能力鑑定谘议会下设之保健食品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The 2016-2019 Board of Supervisors (International Life Sicences Institute Taiwan)
  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46次年会筹备委员会论文竞赛评审组委员
  台湾生物技术与生化工程学会理监事
  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台湾乳酸菌协会常务理事
  台湾农业化学会理事
  台湾保健食品学会理事
  中华生物资源应用协会理事
  食品产业跨领域智慧型自动化创新应用社群会员
  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十二次年会筹备委员会曾桐先生纪念专利发明奖评审委员
  台湾乳酸菌协会理事
  2011国际食品保健因子大会Exhibition & Fund-Raising Committee委员会委员
  中华生化工程学会理事
  
李丽雅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所

陈婉屏

  国立中兴大学生命科学所

陈彦博

  清华大学 生物科技研究所

 

图书目录

推荐序:横跨产学研的食品界狂热者…程俊龙 …… 7
推荐序:我所认识陈劲初…郭星君 ……………………9
自序:从菇蕈类入门至今无悔 ……………………… 11

第一章     因子实体像猴头而命名
细说猴头菇的性状、品种与产地分布……20
第一节 猴头菇的命名与传奇  ……………………… 20
又称「鸳鸯蘑」或「对脸蘑」
从古至今的猴头菇传奇故事
日本称为「山伏」或pow pow
细说猴头菇的性状  还有假猴头菌         
第二节  猴头菇约可分为七个品种  ………………… 29
猴头菇  假猴头菌  分枝猴头菇
珊瑚状猴头菇  冷杉猴头
针猴头菇  高山猴头菇
既是四大名菜也具药用价值
第三节 你也可以像皇族一样享受猴头美味 ……… 38
猴头菇材料与料理法
三杯猴头菇  猴头菇元气汤(牛樟芝菌丝体元气汤)
猴头菇黑胡椒排  欧式猴头菇鲜蔬堡
麻油猴头菇养生盅  养生猴头菇炖曼波鱼
猴头菇美妍汤

第二章     猴头菇的成分与安全性试验 ……………  47
第一节  猴头菇具有多种营养成分  ………………… 48
菌丝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子实体
已有千年以上的食用历史
猴头菇巧助李世民  少林八宝酥
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元朝
当代已有很多猴头菇食品量产
生物科技放眼于药品的开发之上
第二节  猴头菇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  ……………… 57
具有10种以上的有效成分  
至少具有15种功效
其他神经系统的效用将以专章讨论
第三节  安全性试验:不具毒性,可安心使用 …… 79
基因毒性试验  28天餵食毒性试验
大鼠90天重复剂量亚慢性毒性试验
大鼠致畸胎试验  口服性急性毒性试验

第三章    防失智、抗忧郁与止痛的新价值
细说猴头菇在保护脑神经方面的研究成果………86
第一节   失智症的类型、可能原因及病程…………86
注意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的7 种征兆
了解我国的失智症现况    
脑部曾经损伤可能是诱因之一
失智症的病程发展约分为三期
脑神经退化是不可逆的
第二节   细说阿兹海默症  ……………………………  95
病理上属于退化性失智
症状与诊断:病程发展亦分为三期
电影为何名之为「我想念我自己」
早期认为可能与铝有关
一般认为系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类淀粉蛋白假说
防治与患者的饮食之道--- 蓝藻类与鲨鱼软骨要小心食用
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运动、及早发现才有延缓可能
从神经病理学方面探讨诱因
第三节   猴头菇的抗阿兹海默症研究 ……………… 114
中医早用来治消化不良和神经衰弱
重点可能在促进神经生长因子
「辉瑞」研究认为具保护神经作用   
细说我们的开发历程   猴头菇酮与猴头菇素
猴头素A的取得、分离、纯化与鑑定
猴头素S的发现   那么proNGF 是如何变成NGF 的呢?
高剂量抗氧化剂没有助益   隔日断食可产生生理压力
阿兹海默症的动物试验   换个角度看实验过程与结果
延缓老化实验   归根究柢就是老化引起
记忆能力实验  保护神经细胞不受毒蛋白侵害
改善认知功能       
第四节    还有抗忧郁、防焦虑作用 ………………… 157
还有抗忧郁作用
第五节    保护神经免于中风后损伤
缺血性再灌流试验………………………… 160
降低缺血(中风)再灌流所造成的伤害
第六节   可能对帕金森氏症有助益 ………………… 166
世界上着名帕金森氏症病例
病因:可能和路易氏体有关
吸菸、喝咖啡能降低帕金森症风险
药物治疗与食物控制的利弊
患者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轻  临床症状与病理
最顶尖的神经保护疗法--- 神经滋养因子(Neurotrophin)
猴头菇菌丝体对帕金森氏症的预防试验
诱发帕金森症的技术源自意外
第七节    猴头菇新发现有止痛效果………………… 197
痛源不除疼痛不止  猴头菇素具有止痛等多种作用
痛觉神经传递路径与嘌呤受体
疼痛受器P2R(P2 receptor)
ATP   止痛药的需求  猴头菇止痛效果的相关研究
疼痛闪尾测试  小鼠热痛觉测试
第八节  对老年性失聪的影响  ……………………… 215
猴头菇有预防听力退化的效果
第九节   已开发多种药品及保健食品 ……………… 221
与日本、中国的发展方向略有不同
台湾与日本多开发为保健食品
中国大陆多开发为药品

第四章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与方式………………… 229
第一节   猴头菇的生长型态
多长在橡、栎、柞等阔叶树腐枝上……… 230
野生菇性喜高温、多雨   人工栽培的四种型态
第二节  栽培条件:怎么做人工栽培才会成功 …… 235
注意生长发育条件
液态发酵法:设备成本与技术门槛均高
结语 : 继樟芝之后打响台湾名号 ……………………  244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横跨产学研的食品界狂热者
从me too,me better到me leading
农委会食品加工科  程俊龙


  陈劲初博士是我在民国69年就读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的同学,我们从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已有将近40年的交情。他给我的印象就是率真、执着、努力不懈,相当具有服务人群的热忱,对于实验室研究工作尤有兴趣,特别是在食品微生物方面。学生时代他就醉心于研究工作,不太在意学校成绩,结果当年度我们班上唯有他考上台大食科所,可见其怪咖的潜质。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但大抵都在食品领域发展。我们知道他早期在新竹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工作,几年后就到葡萄王公司工作。虽然服务于产业界,他并未忘情于学术研究,先后申请了政府产学合作计画,并在多所大学兼任及升等,且持续不间断有论文发表,也获得不少专利;更常受邀到各大专院校演讲,传授产业知识,以缩短学子未来的产业落差。他横跨产学研三界,真是食品界少见的异类。
     
  今年8月间,我随同台湾食品科技学会至葡萄王公司参观,才得以一窥这位老同学的成果。听他说明每项产品的研究开发故事,令人感觉处处是希望所在,真不愧是超级研发人才。

  这次他发表新书,嘱咐为序,我完全没有考虑,第一时间就答应了,而且深感与有荣焉。这本介绍猴头菇的书,广收猴头菇的民间传奇、命名分类、营养价值应用,栽培技术及新颖应用等等,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发展一项新品的心路历程,及从无到有所需克服的种种问题,既广泛又专业性十足,绝对是推荐给学界及产业界人士参考的一本好书。
      
  国内全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近几年来政府也不断提供相关研发资源,目的就是希望能提升我国既有的制药或食品产业,摆脱过去纯属me too的制剂厂模式,升级到关键原料自足的me better领域,甚至如本书所述,能进一步到新素材开发的me leading境界,而能以技术称雄于世。期待本书之问世能对国内食品生技领域有所启发,并起推波助澜之效,亦吾所愿矣!
 
                                                    2017年10月23日

我所认识的陈劲初
长庚科技大学 嘉义分部
护理系基础医学组 郭星君 教授

     
  2011年首度与嘉义大学陈政男老师,一齐参访葡萄王公司桃园中坜研发处,并与陈劲初副总(兼研发中心主任)见面。当时就对研发中心的运作井然有序,研究人员之工作热情与专注态度印象深刻!又看到生产现场使用40顿超大发酵槽等贵重仪器,显得相当有规模;可见近几年的发展与成就并非浪得虚名。
     
  回到嘉义长庚后又得知,该公司董事长已委请陈副总在研发中心开创、成立专属部门,全力推动产业创新与研发。并蒙邀请共同在医学科学方面的领域进行研发。第一个合作案就是与研究团队的李丽雅等研究员,一起研发猴头菇菌丝体萃取物在延缓失智症方面的作用(功效性验证),并建立化学分析(标准品猴头素之纯化制备及 HPLC之确效建立)、生物分析(细胞培养、 NGF定量)、安全性试验等。后来又陆续做了脑出血性中风、帕金森小鼠动物模式等功能性试验,因而开发了具有延缓老化作用的保健食品,如今不但已量产,产能也傲视群雄(生物科技产业),差堪告慰。
     
  2014年再度受邀赴研发部演讲。当时该公司的发展已更上一层楼,并蒙生策会及生策中心评选为国内10家生技标竿企业,除了产品荣获「食品类」第1名之外,更获颁总冠军头衔。其他奖项,如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生技新创奖、日内瓦与巴黎等国内、国际奖项更不计其数,实在不容易,即使誉之为「生技产业的台湾之光」亦不为过。本人忝为猴头菇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参与者,深感荣幸,因此当作者将研发过程写成『猴头菇健脑防失智』一书,并要我写几句话时,我也乐意以推介序锦上添花。相信大家细读之后,当能体会作者在基础生物科技与学术论述上的努力与成就,也对「猴头菇」的开发与应用有所了解;承如本书结语所言,猴头菇可能是继樟芝之后的另一个「台湾之光」,值得欣慰。深盼作者能再接再厉,研发更多台湾之光产品以造福世人,故为之序。
 
                                                   2017年8月28日

自序

从菇菌类入门至今无悔
陈劲初

     
  1980年我才大一,就在林全信学长(现中山大学海资所教授)引领下进入邱健人教授的研究室。由于高中时期喜爱生物,偏偏食品科学领域多属无生命物(post harvest),因此转向、投入食品微生物世界。当时接触到的第一个题目是香菇,于是立刻开始在实验室里学习採种,把一朵健康的香菇剖开,在无菌的环境下,切下无菌的部分,再接种到培养基上。待长好后,才移植到固体太空包,不久即能长出一朵朵香菇,觉得很有成就感。
     
  因为兴趣使然,后来就常利用假期上山(台中新社),帮陈宗明学长(台湾香菇协会理事长)种、採、烘香菇。学会了这些基本工夫之后,有一天看到中国时报报导,台中清水有一家公司突然发现,他们铺在地上的塑胶布,竟然长出奇特的菇类,深感好奇,便与学长冒着4℃寒风,骑机车沿中港路狂飙,前去一探究竟。后来成功将那朵菇採集回来栽种,一直种到出菇,表示我的菇蕈类之採、种技术学得很到位。可惜后来北上台大念研究所,忙于课业,一时之间竟忘了那朵菇之存在,现在已不知流落到何方。
     
  研究所时,我专攻当时最夯的遗传工程,特别是较少人碰及的枯草菌与放线菌,甚至更后期的麸酸菌;后来转到产业界服务,由于产品上市的立即需求,不知不觉竟又走回菇类的领域,而且突破窠臼,将灵芝菌丝体工业化、进行量产;这方面在台湾的产学界都没有人做过,我可能是第一人。之后又做过冬虫夏草、巴西蘑菇、云芝、舞茸、桑黄、虎乳灵芝、樟芝等。

  值得一提的是,樟芝也是我第一个将其工业化量产者,在此之前已经研究樟芝一段时间,并发表樟芝功能性、安全性之相关论文40多篇,领先全球;以樟芝菌丝体制造而成的产品也广受欢迎,吸引了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者前来取经,颇感光荣。不过比较起来,猴头菇却是我最满意、最骄傲的「作品」。因为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都已成功,企业界也皆量产上市,但就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来看,都只侷限在消化道的作用,即具有肠胃的保护效果;在其有效成分方面,则推给难以精确品管分析、定量的多醣体。后来我在深入研究之前,发现日本静冈大学Kawagishi教授早就发现,猴头菇中有一种能刺激神经胶细胞产生NGF的猴头素成分,且具有保护神经、改善神经相关疾病的作用,未来在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惜20多年过去了,全世界的产官学界都未有进一步的发展,遑论开发商业化产品。经过仔细分析才知道,多醣体与猴头素的培养方法完全不同,要生产多醣体很容易,但不是每一株猴头菇菌皆能产出猴头素,甚至不同的猴头素必须採用不同的种才行。例如欲生产猴头素E要用Hericiumramosum与猴头菇H.erinasus,即同属不同种。此外,并非用寻常的培养方式,即能产生大量猴头素以供应用。因为猴头素根本没有标准品,必须自己突破困境,努力萃取、纯化、鑑定,完成之后才能展开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团队经过五年努力,才真正开发成功、量产上市,且获得很多肯定。继樟芝之后,再一次领先全世界。

  但比较起来,猴头菇的研发成功更具实质意义。因为樟芝为台湾所独有,研发具有方便性与独佔性,因此很容易领先他国。而猴头菇原本长在高纬度的山林中,早受生产国的研究人员瞩目;而我们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领先一步从菌丝体萃取出猴头素,不但作为商业化应用,还与国内学者合作,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找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并发表论文,在学术上佔有一席之地。

  如今大家都知道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如何防治老年人最困扰的慢性病,以保有生活品质,已经是全球科学家努力的课题。而我们的研究发现,猴头菇在健脑防失智、延缓帕金森氏症病情进展方面颇有效益,还具有抗忧郁、防焦虑作用;有助于保护神经,避免中风后缺血再灌流所造成的神经损伤。有些研究亦发现,猴头菇具有止痛效果,甚至防治老年性失聪。

  书成之日,我们要感谢多位参与研究的教授鼎力相助,才能很快看到成绩;也要感谢经济部工业局产业化计画的补助,让我们可以专心往前冲,较无后顾之忧。当然也要谢谢所有研究团队的成员,全心全力将时间花在研究、实验与报告的撰写上,因此在编撰本书时一起具名,以示负责。我们由衷希望,本书之出版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吸引更多人投入食品科学的领域,研发出更多有益人体健康的食品,对促进人类健康方面有所贡献。
 

图书试读

从古至今的猴头菇传奇故事
 
国人很喜欢编故事、谈传说,几乎每一种食物或药物、每一个景点,甚至几棵树、一块大石头,都可以煞有介事地编出一大堆故事,之后变成传说,久而久之就变得好像真的一样,成为大家口耳相传的民间(神话)故事,猴头菇也一样。
 
既然叫「猴头菇」,当然要从历史上最有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谈起。话说自从孙悟空陪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之后,花果山上的猴群一时之间没有猴王约束,就像放长假一样,天天纵情玩耍,时时刻刻互相理毛晒恩爱,或者大吃水果,每只猴子的腮帮子都塞满了食物,两边鼓鼓的,好像变胖了似的。其中有一对猴情侣整天腻在一起,不容其他猴子追求示爱,引起猴群忌妒。有的猴子就去找诡计多端的狐狸,设计牠们挑衅新猴王的权威。在新猴王盛怒之下,这对情侣猴就被逐出花果山,流落荒野,没有猴群可以依靠,甚至受到排挤。
 
情侣猴翻山越岭,一棵树换过一棵树,一路往北逃,一直到没有追兵驱赶时才停下来,询问附近山上的老猴,才知道已经到了「宁古塔」。原来这是清朝时期版图的最北边,约现在俄罗斯海参崴一带,因天气严寒,生存环境不佳,当时多数的重刑犯都被流放至此。据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一度被流放到此地多年,最后亦埋骨北国,无法回到福建老家。
 
猴情侣到达时已经是寒冬,转眼已经大雪封山,触目所及都是白茫茫一片,原本的满山绿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与秃枝,无处可以遮风避雪。大雪来时,牠们只好选择一棵相距不远、彼此可以相望的柞树枝栖息。牠们在寒冷和饥饿中互相守望,最后终于不支,冻僵在枝头。春去秋来,隔年在情侣猴冻僵处长出了两个猴头样菇,头上还有细细的毛发,栩栩如生。后来当地人就将这种在同一棵树上发现的相对两个猴头菇,称为鸳鸯蘑或对脸蘑。

用户评价

评分

《猴头菇健脑防失智》这本书,就像一本为我量身打造的“大脑保养秘籍”。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保持大脑活力”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籍都过于学术化,或者内容比较零散。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个话题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讲起,然后深入到导致大脑衰退的各种因素,比如氧化应激、慢性炎症等等。我之前对这些概念都只是模糊的了解,这本书则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然后,它非常巧妙地将猴头菇引入,解释了猴头菇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如猴头菇多糖、猴头菇素等,是如何针对这些大脑健康威胁发挥作用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及的一些科学实验和研究成果,这让整个论述更加权威和可信。此外,书中提供的食谱不仅多样,而且非常注重营养搭配和烹饪技巧,让我可以轻松地将猴头菇融入到我的日常饮食中。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食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地爱护自己大脑的生活哲学。

评分

我是一位长年受失眠困扰的读者,尝试了各种方法,效果都微乎其微。偶然间,在书店的角落里看到了《猴头菇健脑防失智》这本书,书名虽然乍一看有些“治愈系”,但里面的内容却让我眼前一亮。作者以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解释了大脑与睡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哪些因素会扰乱我们的睡眠节律。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猴头菇如何通过改善神经递质平衡来帮助调节睡眠。我一直以为猴头菇只是一个“保健品”的概念,没想到它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如此显著的作用。作者提供的食谱也很有针对性,我特别关注了那些以猴头菇为主要食材的睡前汤品,口感温和,易于消化,而且确实帮助我减轻了入睡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失眠并非不可战胜,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发现,不仅仅是睡眠,我的整体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白天不再那么疲惫,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摆脱失眠困扰的希望。

评分

这本《猴头菇健脑防失智》我之前就有所耳闻,但一直没机会拜读。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把它请回了家,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读完之后,只能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猴头菇的功效,更像是一本关于大脑健康的生活指南。作者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脑衰退的机制,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那些“大脑杀手”。然后,笔锋一转,便将目光聚焦在猴头菇这一神奇的食材上。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阐述猴头菇功效时,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案例,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也更有信心去实践。其中关于猴头菇的烹饪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从家常菜到养生汤,样样俱全,而且都非常容易上手。我迫不及待地尝试了几道,家人都赞不绝口,既美味又健康,一举两得。更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从整体上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吃,还包括了睡眠、运动、甚至情绪管理。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应对衰老,而是主动地去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年轻的大脑。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强烈推荐给所有关心自己和家人大脑健康的朋友们。

评分

作为一个对养生有着浓厚兴趣的中年人,《猴头菇健脑防失智》这本书就像一块宝藏,彻底激发了我对大脑健康的重视。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脑的健康与否,不仅仅关乎记忆力,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判断力,甚至是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详细的图解,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衰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猴头菇时,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严谨的科学证据来支撑其健脑功效。从抗氧化、抗炎,到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产生,每一个作用都解释得条条是道。书中的养生食谱更是贴合了我的生活习惯,很多食材都是我平时就在用的,只是没想到它们与猴头菇搭配,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几款猴头菇炖汤,味道浓郁,营养丰富,而且制作起来并不复杂,非常适合忙碌的上班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与其焦虑地谈论“防失智”,不如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好好呵护自己的大脑。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人,常常感到精力不如从前,记忆力也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刚开始拿到《猴头菇健脑防失智》这本书时,我还有些半信半疑,觉得这名字听起来有点玄乎。然而,当我翻开书页,看到作者用如此平实、亲切的语言讲述着关于大脑保健的知识时,我逐渐被吸引住了。书中没有那些深奥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我这个年纪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大脑会发生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延缓这一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猴头菇的介绍,原来它竟然是如此有益于大脑的食材。作者还提供了很多简单易行的食谱,我试着做了一些,比如猴头菇炒蛋、猴头菇排骨汤,味道都很好,而且我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像真的有所改善,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疲倦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也仍然可以积极地去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重新找回活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