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人类最亲密的历史》辛达塔・穆克吉、《理想的告别》安・纽曼与普立兹奖得主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等人,口碑推荐!
死亡的原因、地点、时间及过程,都已和几十年前截然不同。死亡的形貌幡然转变,我们对它的了解也需从头来过。海德・沃瑞棋医师承继医界对生命与临终的思索,本书企图心直逼努兰经典之作《死亡的脸》,刻划细腻不逊葛文德《凝视死亡》,从从细胞之死到死亡的本质定义谈起,内容涵盖死亡的生理机制、死亡社会学、拒绝心肺复甦术(DNR)议题、脑死与心脏死(死亡定义)、死亡与宗教、重症照顾者的重负、代理人问题、安乐死/自杀/医师协助自杀、死亡与社群媒体等议题。
除了自身临床服务时的遭遇,作者还以写论文的精神去经营各章,因此有不少相关数据的蒐集与解读,比如全球最早安乐死入法的地方,推行的影响与原本的预期有何落差,这结果又意味着什么?全书内容含括社会、宗教、财务、地理及医学研究,对于现今我们人生最后一段路的样貌,如何被各种风潮和事件改变,这本书提供了扎实丰富的回答。
本书特色 (1)涵盖死亡的生理机制、死亡社会学、DNR议题、死亡定义、重症照顾者的重负、医疗代理人、安乐死/自杀/医师协助自杀、死亡与社群媒体等议题,为目前台湾书市此面向书籍中最为全面者。
(2)结合临床医疗遭遇、判例分析、严谨统计数据与学术论述,跨演化生物学、医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观点。
(3)各章内容提示请参阅下方的「目录」引文。
名人推荐 ●台湾推荐者 ○杨育正,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长,马偕纪念医院资深主治医师
○余尚儒,台湾在宅医疗学会理事长
○吴佳璇,精神科医师、作家
○魏书娥,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副教授
○白明奇,成功大学神经学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释昭慧,玄奘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系主任
○郭慧娟,「死亡咖啡馆」讲座推行人
○许礼安,高雄市张启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安宁照顾协会理事
○朱为民,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各界好评 「文字优雅之中带着一抹感伤,掩卷久久不能自已。全书医者之心溢于言表,流露关怀之余不失冷静思索,文笔优美,叙事流畅,病例、数据信手捻来,巧妙地将医学伦理、文学与科学冶于一炉。死亡议题极其复杂,沃瑞棋却成功铺陈出人性脉络,并对死亡在现代社会里的变化提出深刻洞察。」——辛达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畅销书《基因:人类最亲密的历史》和《万病之王》的作者
「海德・沃瑞棋医师堪称当代维吉尔,引领我们走过复杂而混乱的现代死亡之旅。他聪慧过人,思考深刻,却又谦虚诚恳,一步步揭开CPR、DNR、脑死和怠速代号的奥祕。他也点出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大多数医院里,死亡都是由最年轻、最缺乏经验的医生处理。最重要的是,沃瑞棋医师谆谆善诱,再次提醒我们颠簸不破的道理:在人生尽头,与亲人同在、与知交同在、与清明同在,才是最重要的事,不论现在或未来都是如此。」——安娜・莱斯曼(Anna Reisman)医师,耶鲁医学院医学人文计画主持人
「沃瑞棋对人类死亡的历史作了详尽而丰富的研究,在此同时,他也完全没忽略死亡在今天的几个主要特点——否认、不平等、过度治疗和机构化。在人口逐渐老化的此刻,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持续改变健康照顾的样貌,而医生就是我们最好的探路者和引路人。沃瑞棋这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而完整,是死亡议题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安・纽曼(Ann Neumann),《理想的告别》作者
「面对死亡是所有人最终的学习,让人学习谦卑和爱,然而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来。沃瑞棋医师此书以当代社会、医疗的眼光描绘死亡,给人提早学习面对的机会。」——杨育正教授,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长 马偕纪念医院资深主治医师
「内容相当考据,是一本有深度、认真思考死亡的好书,非常适合成为「医学教育」,「生死教育」的参考读物,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尤能扩大他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与想像。」——台湾在宅医疗学会理事长 余尚儒
「本书主要根据地区医院住院医师的临床服务经验,却能横跨演化生物学、医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观点,交织学术论述、判例分析与临床故事,还原社会情境与历史脉络进行诠释,关照临床场域的移民文化冲击,以及医学与宗教/灵性的藕断丝连,是引人入胜的书写方式,对昆兰案的社会影响和临终照顾议题的评论尤其发人深省。」——魏书娥,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副教授
「海德・沃瑞棋以科学家的冷静之眼、医生的人道心肠,细心检视死亡在现代社会的样貌,历史、解剖学和公共政策在他精湛的叙事中合而为一。对于如何好好活到人生最后一刻,这本书提供了温暖而全面的指引。」——艾伦・古德曼(Ellen Goodman),普立兹奖得主,专栏作家,《我懂你的意思》和《存参》(Paper Trail)作者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安宁疗护与生死学』的社会教育,总觉得大众对于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的常识极度缺乏,阅读这本书可以对照台湾民众的社会观念。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们,『死』不是『生』的反义词,而生与死是一条连续线。」——许礼安,高雄市张启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安宁照顾协会理事
「一本内容充实、反省深刻的好书,巧妙融合历史事实、统计数据及人文关怀,并展现极为杰出的叙事技巧。主题丰富精彩,我读得津津有味,几乎忘了它的主题是死亡。非常感谢沃瑞棋医师送给读者这么好的礼物,一本深具启发的好书!它的确是难得之作,我非常喜欢,也推荐大家阅读。」——桑吉夫・邱普拉(Sanjiv Chopra),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
「沃瑞棋研究扎实,除适时补充亲身经历的故事之外,对文学、神学、统计数据、法学理论及科学知识亦信手捻来。文词诚挚动人,佐证资料充足,全书深具说服力⋯⋯真诚而全面地检视了这个常被忽视的课题。沃瑞棋学养丰富,言词恳切,本书诚为认识死亡议题不可或缺之作。书中对于死亡的跨学科研究十分出色,作者对于该如何增进(而非回避)死亡议题亦深具洞见。文字晓畅易读,资讯新颖即时。」——《书架情报网》
「从最微观的细胞之死,到生命与死亡的哲学大哉问,海德・沃瑞棋邀请读者一同思索死亡与临终的寓意与事实。沃瑞棋带领我们穿越现代死亡的『医疗化』,重探我们似乎已经遗失的深厚人性。他的文笔、聪慧、勇气与谦虚,造就出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本书内容丰富,笔触优美,我读得欲罢不能。」——艾娃・约瑟夫(Eve Joseph),《夹缝之间》(In the Slender Margin)作者
「兼具史家的好奇、医师的透澈与诗人的灵魂,海德・沃瑞棋为今日死亡绘出一幅惊人的画像。现代社会企图解开痛苦之谜,但讽刺的是,这项探索撞上我们内心深处最古老的恐惧。沃瑞棋医师冷静爬梳,揭开科学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死亡的理解,但在此同时,他也谦卑接受我们无法克服死亡的基本事实,同时坦诚接受:在死亡面前,我们只是凡人。」——拉斐尔・康柏(Rafael Campo)医师,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着有《另类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
「既冷静剖析细胞与身体之死的已知与未知,也敏锐掌握临终议题的文化变迁,例如病患开始在社群媒体上贴文,公开分享自己的最后一段路。沃瑞棋以深具同情的笔调记下他所见证的故事,娓娓道出现代社会里的人如何面对死亡。」——《科学人》
「身为心脏科医师,海德・沃瑞棋日日与死亡交手,时时见证丧亲之恸,也因此能细腻观察近年临终照顾的变化。他的成果相当丰硕,小至细胞之死,大至死亡对社会的冲击,都在一个个重症案例、医学轶事和科学事实间串联起来。」——《自然》
「医学进展已然挪移生与死的界线,同时为医师和病患带来极具争议的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生死课》中,沃瑞棋医师不但精心探究这些议题,也为医学史补充了生死边缘的可贵记录,这些故事纵然让人时而不安,时而困惑,却也发人省思,深具启发意义。」——《今日心理学》
「没有议题像死亡这样人人在意——却也人人不安。想了解这个讳莫如深的课题,海德・沃瑞棋的这本书是必读之作,他清晰地点出死亡对当前美国的意义,也劝告我们追求更合理也更温和的结局。」——丹妮耶蕾・欧弗里(Danielle Ofri)医师,药学博士,着有《病人说的是什么,医生又听见什么》(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从这本书获益。沃瑞棋医师兼具智慧、热情与研究精神,为人生在世最阴暗的议题带来光亮。这本书内容广博如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充满启发。」——史蒂芬・奇尔南(Stephen P. Kiernan),着有《最后的权利》(Last Rights)和《蜂鸟》(The Hummingbird)
「这本书诉说的故事无比精彩:我们向来以为生死之别清楚简单,为什么它现在变得这么复杂、又这么重要?尽管这项问题充满挑战,海德・沃瑞棋仍勇往直前,以清晰、幽默、知性而热情的态度娓娓道来。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丹尼尔・华勒斯(Daniel Wallace),《大智若鱼》(Big Fish)作者
「死亡,并不是生的反面,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透过认识死亡,我们更知道如何好好生活。诚挚推荐这本书。」——朱为民,老年医学、安宁缓和专科医师
「内容广博,笔调轻快,娓娓道来死亡与现代医学的历史与相互影响,读来欲罢不能。」——凯蒂・巴特勒(Katy Butler),畅销书《伪善的医疗》(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