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欧包:用凤梨、香橙、百香果等在地食材,烘焙出49款绝佳风味面包!

台味欧包:用凤梨、香橙、百香果等在地食材,烘焙出49款绝佳风味面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烘焙
  • 面包
  • 欧包
  • 台味
  • 凤梨
  • 香橙
  • 百香果
  • 在地食材
  • 食谱
  • 创意烘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市售欧式面包总是吃不惯?
  3000张详细步骤图,细节不遗漏、烘培不失败
  用在地食材,烤出亲切、熟悉的好滋味
  原来,欧包也可以很台味!

  虽然,近几年欧式面包在台湾市场逐渐蓬勃,但大多人其实还是吃不习惯,不过!谁说强调天然、香气、口感的欧式面包不能很台味?充满亲切、熟悉的迷人风味呢?

  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管理系陈丰昇老师,运用台湾在地农特产食材,揉入欧式面包之中,结合食材特性、发酵制法的运用,以及面团随时间酝酿出来的灵魂;展现深层的美妙韵味,演绎出欧式面包截然不同的熟悉风味。

  并根据教学经验与专业角度,解说面包的制作原理及技巧,从揉制面团到整型发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所有制作面包的配方、流程步骤,面种、内馅的专业制法,只要跟着步骤图做,从面包外观、口感到味道、香气都能完美呈现。

  如果你还吃不惯欧式面包?陈丰昇老师的私房配方,让你以火龙果、芒果、剥皮辣椒等多种台湾在地食材,做出合你味口、充满台湾味的道地欧式面包!

本书特色

  台湾在地食材+欧式面包技术=熟悉迷人好滋味+润泽香酥的欧包!
  「剥皮辣椒面包」以起士调和剥皮辣椒的辛香,微微地刺激味蕾;「芒果面包」,爱文芒果的香甜在口中不断回味;「百香果面包」,吃得到果粒完整口感,香浓起司衬托百香果浓郁的香气;「凤梨面包」,散发凤梨特有的热带水果芳香;「香橙柑桔面包」,以酒酿增添柳丁的香气,吃出酸甜好滋味;「地瓜黑芝麻面包」,松软香甜的烤地瓜与香喷喷的黑芝麻,烤出润泽香酥的欧包!

  3000张超详细步骤图,分解所有烘焙细节!
  全书将近3000张全彩实作照片,分解所有烘焙细节,【事前制备】、【面团搅拌】、【基本发酵、翻面】、【分割、中间发酵】、【整型、最后发酵】、【装饰、烘烤】清楚分节,配上详尽文字解说,一步步跟着做不失败,不管你是面包新手,还是烘焙达人都值得拥有一本《台味欧包》!

  6种烘焙技法一次学会、工法流程表格化最清楚!
  直接法、冷藏直接法、中种冷藏法、冷藏中种法、液种冷藏法、冷藏液种法,一次学会6种烘焙技法;水解、发酵、翻面、喷气等等,制作工法与流程表格化,清楚明确。烘焙,让平淡无奇的面团,变成芬芳美味的面包;本书,让面包新手变成烘焙达人!

名人推荐

  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管理系 专技教授/廖汉雄
  岩岛成专业烘焙坊 研发技术部 经理/王怡然
  电视节目「用点心做点心」烘焙教师/杜佳颖
  农业委员会台南区农业改良场 副研究员/陈晓菁
  ──美味推荐!
 
烘焙的艺术与科学:探索面团的无限可能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的烘焙指南,旨在为所有级别的烘焙爱好者提供从基础知识到高阶技巧的完整知识体系。我们不局限于任何特定风味或地域特色,而是致力于揭示烘焙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创造出结构完美、口感绝佳的各式面包、糕点和甜点。 第一部分:烘焙的基石——科学与材料的深度解析 本篇将深入剖析烘焙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我们认为,理解“为什么”是掌握“如何做”的关键。 第一章:面粉的秘密档案 面粉是烘焙的骨架。我们将详细区分不同类型的面粉(高筋、中筋、低筋、自发粉、特殊谷物粉如黑麦、斯佩耳特小麦等)及其蛋白质含量对最终产品结构的影响。重点探讨面筋的形成机制:水、揉捏与时间如何共同作用,构建起支撑气泡的弹性网络。我们还将介绍如何通过面粉的研磨方式、储存条件以及不同品牌的特性差异来调整配方。此外,对于无麸质烘焙(如使用米粉、杏仁粉、木薯淀粉等)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也将进行详细的实验性分析。 第二章:酵母的生命哲学 酵母是烘焙的灵魂,赋予面包生命。本章将对比分析商业干酵母、鲜酵母以及天然酵种(Sourdough Starter)的活性、风味贡献及使用方法。深入探讨发酵的动力学:温度、湿度、糖分浓度对酵母繁殖和产气效率的精确影响。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激活”酵母,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教授如何根据环境条件调整发酵时间,避免过度发酵或发酵不足带来的口感灾难。对于天然酵种的培育和日常维护,我们将提供详尽的“喂养日记”模板和故障排除指南。 第三章:脂肪、糖与液体的协奏曲 这部分聚焦于功能性配料。脂肪(黄油、油、起酥油)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加风味,更关键在于调节面筋的长度、提高产品的嫩度与保水性。我们将解释乳化作用在制作派皮和蛋糕糊中的重要性。糖类在烘焙中扮演多重角色:提供食物来源、影响美拉德反应、增加焦糖化色泽,并起到吸湿保水的作用。液体(水、牛奶、酸奶)的选择不仅影响面团的硬度,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也会对上色产生显著影响。 第二部分:核心技艺的精炼——手法与流程的精确控制 掌握正确的技巧是实现稳定出品的保障。本部分专注于操作层面。 第四章:揉捏的艺术:从手感到机器 揉捏是将所有松散的原料转化为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统一体的关键步骤。我们将详细区分“混合”(Mixing)与“揉捏”(Kneading)的目的。针对不同面团(例如高含水量的欧式面包、低含水量的饼干面团),提供从手工揉捏(判断面筋成熟度的“窗膜测试”)到使用厨师机或搅拌机的最佳操作参数(速度、时间)。过度揉捏导致的结构破坏和揉捏不足造成的粗糙口感,将通过微观结构对比进行阐释。 第五章:发酵与整形:时间和空间的管理 发酵是面包风味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章区分了初次发酵(Bulk Fermentation)和二次发酵(Proofing)。我们将详细介绍冷发酵(低温慢速发酵)对风味复杂度的提升作用,以及如何在不同温度下预测面团的膨胀速度。整形技术是决定面包最终形态和内部气孔结构的核心。我们将系统演示基础滚圆、排气、紧实处理以及各种经典造型(如法棍的刻刀、吐司的收口、圆形面包的收紧)的标准化流程,确保内部结构均匀美观。 第六章:烤箱内的魔法——热力学与水活度的控制 烘焙的最后一步,也是最戏剧性的转变发生之时。我们将解析对流、辐射和传导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在烤箱内的作用。重点阐述“蒸汽”在面包制作中的不可替代性——蒸汽如何延迟外壳的形成,允许内部充分膨胀(Oven Spring),并形成光滑、脆硬的外壳。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烤箱温度曲线(前期高温高湿,后期降温排湿)来优化口感与色泽。对于蛋糕和饼干,我们将分析水活度(Water Activity)对质地和保质期的影响。 第三部分:跨越边界的探索——经典品类的深入解构 本部分将不拘泥于单一类别,而是选取不同烘焙领域中的经典范例,进行深入的配方拆解与优化。 第七章:欧式硬皮面包的结构力学 深入研究高含水量的基础欧包(如乡村面包、恰巴塔)的制作,重点在于如何稳定高含水量的面团,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发酵来达到蜂窝状的孔洞结构。探讨如何利用不同比例的黑麦粉或全麦粉来增强风味层次,并提供酸面团法制作的详细步骤。 第八章:酥皮与挞皮的层次艺术 这部分专注于脂肪与面粉分离技术的极致应用。详细讲解法式酥皮(Pâte Feuilletée)的叠被(Turns)过程,包括如何控制黄油的温度以避免其融化或碎裂。解析帕夫(Puff Pastry)、丹麦酥(Danish Pastry)和英式馅饼皮(Shortcrust Pastry)在乳化程度和面筋发展上的差异,并教授如何应对高湿度馅料对底部酥脆度的侵蚀。 第九章:细腻的乳化世界——海绵与磅蛋糕的平衡 我们将剖析传统海绵蛋糕(如戚风、日式舒芙蕾)的打发技巧,从蛋清的起泡机理到稳定剂的使用。对于磅蛋糕(Pound Cake),则侧重于“奶油化”的精确度,确保在加入鸡蛋和面粉后,混合物能保持稳定的乳化状态,从而避免组织粗糙或塌陷。此外,还会涵盖慕斯、卡仕达酱等辅助性奶油制作的稳定化技术。 第十章:小点心的精准计量与风味融合 本章关注饼干和玛德琳等小型烘焙物的制作。饼干的成功在于控制面团在烤箱中的延展性。我们将分析小苏打、泡打粉的化学作用如何影响饼干的厚度和酥脆度。同时,介绍如何通过烘烤前的冷藏来锁住形状,并探讨香料(如豆蔻、肉桂、柑橘皮屑)在烘烤过程中的挥发特性,实现风味的最大化释放。 本书致力于提供一个结构清晰、理论扎实且极具实践指导性的烘焙蓝图,帮助读者从“照着做”升级到“创造性设计”的阶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丰昇


  从事烘焙业将近25年,一路从面包批发、传统面包店、量贩批发、连锁面包坊、饭店点心房、日式面包店、欧式面包店到学界,丰富、扎实的烘焙经历;每日以烘焙记录生活点滴、以日常化为面包,运用台湾在地食材与专业烘焙技术,打造在地农产品之烘焙美味与价值的面包职人。

  现职: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烘焙管理系/专案技术教师

  经历:
  哥迪面包坊 主厨
  常春藤面包坊 厂长
  法爵面包坊 技术总监
  食在有艺 顾问
  麦克叔叔工作室 顾问

  着作:
  《米糆包制作技术:世界经典糆包》

  奖励:
  第一届世界盃台湾区选拔赛季军
  第三届面包达人赛铜牌
  第二届新锐赛冠军选手指导老师
  第三届新锐赛亚军选手指导老师

  【烘焙助手】
  特别感谢,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烘焙管理系游骏槟、谢佩桦、郑聿乔、彭筠堤、李珍如、程汉洋同学。
 

图书目录

推荐序: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管理系 专技教授/廖汉雄
推荐序:岩岛成专业烘焙坊 研发技术部 经理/王怡然
推荐序:电视节目「用点心做点心」烘焙教师/杜佳颖
推荐序:农业委员会台南区农业改良场 副研究员/陈晓菁
作者序
前言
 
Chapter 01 制作欧包的基础流程与用词
 
Chapter 02 制作欧包的常见材料
 
Chapter 03 制作欧包的基本工具
 
Chapter 04 基础欧式面包
法式长棍面包(直接法)
香葱起士堡
法式长棍面包(冷藏直接法)
法式巧克力面包
法式长棍面包(液种冷藏法)
巴黎软包
法式长棍面包(冷藏液种法)
方块罗勒蘑菇起士面包
法式长棍面包(中种冷藏法)
亚麻籽蔓越莓面包
法式长棍面包(冷藏中种法)
 
Chapter 05 农特产面包
地瓜黑芝麻面包
香蕉巧克力面包
南瓜面包
凤梨面包
芒果面包
菠菜面包
剥皮辣椒面包
百香果面包
火龙果面包
桑葚面包
海菜味噌面包
柠檬蜂蜜面包
香橙柑桔面包
红萝卜面包
 
Chapter 06 坚果、茶与香料面包
抹茶红豆面包
茶香面包
蜂蜜芝麻面包
核桃面包
桔香蔓越莓面包
奇亚籽面包
黄豆面包
弗卡加
黑豆面包
红藜面包
咖啡面包
玫瑰花香面包
 
Chapter 07 杂粮、黑麦与全麦面包
燕麦杂粮面包
黑麦巧克力面包
乡村全麦面包
农夫面包
田园面包
黑麦田园面包
紫米全麦面包
裸麦双莓面包
咖啡杂粮面包
黑麦啤酒面包
蔬菜杂粮面包
黑麦无花果面包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烘焙管理系 专技教授/廖汉雄


  非常荣幸暨喜悦推荐陈丰昇老师的着作,我与丰昇老师的友情已有20余年,忆起民国88年,我刚从业界进入学界,高餐旅是国内第一所餐旅专校,活动繁多,又秉于「做中学,学中做」之态度,老师授课教学,学生实务操作,我们前后一起完成多次的活动,为学校争取光点,提昇餐旅工作人员社会位阶。

  多次的活动餐会,丰昇总是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因此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信任,我要谢谢他的协助帮忙。2006年,我与丰昇组队参加第一届国际面包大赛,也荣获全国铜牌,从赛事的制程,产品的种类、特色、口味、重量、技巧困难等,丰昇皆展现其专业水准,是国内面包之翘楚。

  丰昇毕业后,先后服务于烘焙业界,担任多种烘焙业态之主管,并深获业者肯定。尤在忙碌工作之余,尤能自我不断进修,尔后取得远东科技大学创新设计与创业管理硕士。

  面包的工法日新月异,看似容易实则有其科学制程的原理。同样的食材与配方但不同的工序流程,不同的制作环境,会有不同的产品产出。丰昇老师汇整所学,在实务操作暨学理科学的互相提昇及应证下,整理烘焙市场性流行商品,并以欧式面包为主轴,其用制作工法分流,透过不一样的面包制作方法:直接法、中种法、液种法,每种制法再加上冷藏法的运用,改变制作流程,让有兴趣制作面包的读者,可以在繁忙工作中,运用有限的闲暇时间找出属于自己最适合的面包制作方式。

  本书图文并茂,由简入繁,读者可依照图文解说、循次渐进。相信读者们参阅本书后,一定能轻易完成,并在融会贯通之后,读者也能开发出属于自已特色的面包。

推荐序二

岩岛成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部 经理/王怡然


  我认识丰昇已二十年,丰昇为人谦虚在工作学习上更是积极进取,言谈之间会发现他是一个学理知识很丰富的一个人,而不是单单只追求技术的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是他愿意与人分享。丰昇在职场多年,近几年也辗转往教育界发展,也一直秉持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概念,以不藏私的心态来教育学生提携后辈,非常广受学员、共事伙伴的爱戴。

  筹备多年,丰昇的第一本烘焙书即将出版,身为多年好友的我真的很为他感到开心,因为他不只创立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将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惠。这是一件值得喝采的事情。

  这一本书,丰昇以在地农产作为主轴,利用了多重的操作技术与手法来呈现出他想表达的美味。在每一个步骤与环节,丰昇也不吝啬的利用许多的图片来辅助文字上的说明,让各位读者能更明确的了解书中的说明并顺利的参与实作。

  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书籍,在此推荐给各位,而其中的内涵将交由各位读者去细细品味与感受。

推荐序三

电视节目「用点心做点心」烘焙教师/杜佳颖


  《台味欧包》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欧式面包食谱,拥有丰富的步骤图,读者可以看着图片,配合文字解说,一步步、循序渐进,推荐给各位喜爱烘焙的读者,希望各位都能依照丰昇同学的配方、顺利实作,品尝到风味绝佳、充满台湾味的欧式面包!

推荐序四

农业委员会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副研究员/陈晓菁


  丰昇老师是2012年我在高雄餐旅大学推广中心学习「质感手作欧式面包」、「欧式老面手作面包」课程的老师,有着「面包太阳之手」称号的丰昇老师,为人谦虚,不藏私传授知识与技术,每回品尝丰昇老师的面包,总能感受到面包传递出的美妙滋味,连结了大伙情谊,心中很佩服丰昇老师以其面包职人精神与技术,打造在地农产品之烘焙美味与价值,更感谢丰昇老师的教授,启发我用米谷粉做出欧式面包烘焙上的应用,一同为国产米食新兴用途之推广。

  丰昇老师从当初的烘焙学徒一点一滴扎实磨练,并在职进修取得硕士学位,烘焙知识与实务经验俱足丰富,除任职于各公司的厂长外,更拥有多项专业优胜得奖纪录,可谓实至名归。目前丰昇老师更在高雄餐饮第一学府担任起培育新秀重责,传承学子烘焙专业,为台湾烘焙产业贡献其心力,令人感佩!

  本书最难得的部分是透过工匠灵魂的坚持,简约质朴加上农特产品元素,讲求对农民一份真诚自然的感动,借由面包另类农产加工的方式,详实地呈现于本书中,愿意为农产品争取多一点的曝光机会付梓成书,令人兴奋的成果,可喜可贺。感谢丰昇老师的付出,带动台湾烘焙产业持续提昇。

作者序

  从事烘焙业将近25年,一路从面包批发、传统面包店、连锁面包坊、饭店点心房、日式面包店、欧式面包店到学界,将所习得的技能与知识化成文字,希望透过这本书与大家分享、制作欧式面包。本书图文丰富详细,期望让读者在繁琐的制作过程中,能更浅显易懂。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取得原料,配方主要使用台湾在地食材,减少面包制作上的限制,让面包有更多元在地性的变化。面包的发酵有基本发酵、中间发酵、最后发酵,并透过直接法、中种法、液种法等,不同的面包制作方法,每种制法再加上冷藏法的运用,变化制作的流程,让读者可以在繁忙工作中,运用有限的闲暇时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面包制作方式。

  此书的出版尤以感谢高雄餐旅大学陈嘉谟教授的引荐,与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系系主任叶连德博士的支持,在学习过程中,感谢一路上照顾与栽培的师长们,感谢师长们倾囊相授。拍摄过程中,感谢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系系助理与一、二年级学生的协助与帮忙,得以让此书顺利拍摄完成。还有爸爸、妈妈,帮我与老婆无微不至照顾三个宝贝,感谢您们无限的支持与包容。

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管理系 陈丰昇

前言

  有人问我,在现代繁忙的生活步调中,我是如何记录下生活。学徒时代的我以教科书和学习笔记,将出师的路途化为文字,记录在一位青少年的岁月之中。我总是期望自己比别人更尽一份心力,期许自己能够尽早熟悉各种烘焙技巧,取得执照,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烘焙师傅,将自己的兴趣培养成专长。

  在当上面包工场的厂长,成为烘焙坊的主厨后,我的日记成了一本本的实验笔记,纪录下每一次制作过程中的环节,希望能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制作出理想的成品,使这份美味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青睐,将这份专长拓展成事业。

  随着接触的人脉越来越广,实验笔记中又多了几本行程纪录和交流心得。无论是同行业者、合作伙伴、学生还是老师,与这些人的相遇不断提醒着我周遭的世界有多广,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不断磨练自我,带着呕心沥血的杰作站上国际舞台,一次次向世界证明台湾这块宝岛地灵人杰,总是有着许多让人惊艳之处。

  逐渐地,我开始以台湾当地的食材作为主角,以这座岛屿孕育出来的结晶记录着在这座岛屿上的生活。有时灵感来自与厂商和学校的合作,有时则来自对农民的拜访或芳邻之间的互动。当别人以文字、照片或视讯作为日记时,我则以烘焙纪录当下的点点滴滴,将日常所接触到或联想到的元素化为养分,融入代表着生活的面包之中。

  其实,台湾这座宝岛上仍有许多小农在默默耕耘,以汗水和辛劳灌溉出蕴含丰富特色的农产品,用双手将自己至今最满意的成品,献给一同居住这座岛屿上的人们。只是,在缺乏亮丽的宣传方式和便捷的销售管道的情况下,无论他们多么努力,总是无法将自己的成果展现在大众面前,只能在资讯的洪流中载沉载浮,祈求在黯淡退场前能有机会多露点面。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台湾这座宝岛从不缺乏人才,但可见的舞台却十分稀少,尤其是农作物。农产品最致命的部分在于其保鲜期短暂,耕作土地所需的准备期程与保养时日却十分漫长。对于小农而言,每一次的耕种都相当于一次比赛,土地的调整与保养则是赛前无数次的练习与尝试。若没有舞台可供他们一展长才,再耀眼的辉石也只会随时间流逝,在资金与市场的压力下埋没于砂土之中。

  在他们努力的背影中,我看见了与我同样的工匠灵魂。或许我比较幸运,选择了一条比较容易被看见的道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见了许多引领我的贵人,让我这一路走来成果丰硕,脚步平稳。虽然我仍不足以成为他们的贵人,但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棉薄之力,以农产加工的方式为他们争取多一点的曝光机会,以自身作为窗口,让对面包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借由我所推出的面包,进而认识这群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实作家。

  这是一本选用台湾在地食材,将岛屿上特有的农产资源纪录在行页之间的面包制作食谱书。我期望读者在翻阅的过程中能留意一下脚下这块我们所生长的宝岛。这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许多习以为常的平凡之中其实藏着许多瑰宝,只是我们总是看得太远,忘了脚下土地的面貌。

  只要用心体会,你会发现每一页都值得你静下心来细细发掘。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简单的食谱。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烘焙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走进欧包的世界。从面团的揉捏技巧,到发酵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再到烤箱的温度和烘烤时长,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而且还配有大量的图片,让我这个烘焙小白也能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步骤。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台味”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食材堆砌,更是对台湾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比如,书中会不会提到如何处理某些台湾特色水果,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风味和营养?会不会分享一些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烘焙小窍门?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在地食材”的介绍,了解这些水果的产地、季节性以及它们在台湾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关于烘焙,更是一次文化探索。这本书让我觉得,烘焙不再是冰冷的配方和操作,而是充满了故事和人情味的创作过程。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里的步骤,去感受那些充满阳光和雨露的在地食材,如何在我的手中,变成一个个带着台湾独特风情的美味欧包。这本书真的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让我想要尝试更多不同的组合和创意。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给了我极大的好感。我喜欢它封面那种清新、自然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台湾风情。翻开内页,我期待看到精美的图片,它们不仅是食谱的展示,更是一种艺术的呈现。每款面包都应该有诱人的照片,让我在决定尝试哪一款之前,就能先饱饱眼福。而且,如果书中对每款面包的背景故事或者创作灵感有所介绍,那就更棒了!我喜欢了解食物背后的故事,这会让烘焙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书中会不会提到,为什么选择这些特定的水果来制作这些面包?它们和台湾的哪种文化或者季节有关联?我期待书中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食谱,更是一个关于味蕾、关于文化、关于生活方式的分享。 我也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有关于不同水果与面团融合时,对发酵和口感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详细解析。比如,某些水果的酸度可能会影响酵母的活性,或者其含水量不同,对最终面包的口感有什么区别?这些细节上的讲解,会让这本书更有深度,也更能帮助读者真正掌握烘焙的精髓。

评分

我一直对天然酵母制作的欧包情有独钟,因为它们口感更加醇厚,风味也更加独特。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在地食材”,这让我非常好奇,它会如何将台湾当地的特色水果,如凤梨、香橙、百香果等,巧妙地融入到天然酵母欧包的制作中?我会不会在书中找到一些利用水果天然糖分来培养酵母的秘诀?或者,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水果的酸甜度与面团发酵特性的烘焙技巧?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带着微酸,同时又充满果香的欧包,那种风味层次感十足,吃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腻。而且,书中提到的49款绝佳风味面包,这个数字本身就充满了诱惑力,意味着我会有非常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季的食材,来尝试不同的口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制作出美味的面包,还能让我对台湾当地的物产有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到在地食材的独特魅力。我尤其期待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水果,例如糖渍、烤制等,让它们在面包中散发出更迷人的风味。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等待我去一点点地挖掘,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灵感。

评分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烘焙书,不仅仅是提供精确的配方,更重要的是能够传递作者对烘焙的热爱和对食材的理解。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温度,用“凤梨、香橙、百香果等在地食材”这样的表述,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对本土风味的尊重。我非常期待在书中能读到作者分享她与这些食材之间的故事,比如她是如何发掘这些食材的潜力,又或者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有趣的挑战和惊喜。我特别喜欢那种有“灵魂”的书,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分享烘焙的乐趣。我希望书中能有各种不同难度的食谱,既有适合新手入门的简单款,也有能够挑战进阶烘焙爱好者的复杂款。这样,这本书就能陪伴我在烘焙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而且,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食材比例的建议,那就更好了。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微调,才能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绝佳风味”面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食谱集合,更像是一场关于风味、关于生活、关于台湾独特魅力的探索之旅,让我跃跃欲试,想要立刻动手尝试。

评分

收到这本书,感觉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热带水果的清新香气!我一直对将在地食材融入烘焙充满好奇,而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宝藏。封面上的凤梨、香橙、百香果,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里的步骤,亲手做出这些充满“台味”的欧包。我特别喜欢作者挑选的这些水果,它们都是台湾非常常见且美味的,比如酸甜适中的金钻凤梨,汁水丰沛的香水柠檬,还有那香气浓郁的百香果。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烘焙,更像是一次味蕾的旅行,将台湾的在地风情通过面包的形式呈现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那款用凤梨做的面包,想象一下,刚出炉的温暖面包,带着凤梨的天然甜度和微微的焦糖香,再配上一杯清爽的茶,那绝对是完美的下午茶体验。作者在介绍食材的部分,不仅列出了食材名称,还可能分享了一些关于这些水果的选购、处理的小贴士,这对于新手来说太友好了。我期待在书中能找到那些能让我眼前一亮,又充满惊喜的独特创意,比如将某些水果的果酱或者果干直接融入面团,或者用果汁来代替一部分水分,从而达到天然的着色和风味。这本书让我觉得,烘焙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充满人情味,也让我对台湾的农业和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