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圆本定期访问东华三院「天厨」邻舍互助计划的参与者──居于天水围的主妇,记录她们烹调家乡菜的过程、心得和味道,由漫画家Stella So绘出食谱,每篇配有与与吃食相关的冷知识。《五湖四海家常菜(上)》于去年出版,介绍广东及华南地区菜式。下册介绍的则是华北东南亚及东欧地区菜式,包括川菜、京津菜、沪菜、鲁菜、俄罗斯菜、泰国菜、印尼菜、巴基斯坦菜、越南菜、土耳其菜和印度菜。读者除了透过此书学懂煮菜,更可了解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以及居于天水围的主妇的生活点滴。
作者简介
麦圆本
来自农村,毕业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当过编辑、做过教师。一九九七年发现城市生活势色不对,毅然放下工作,重操故业,正职与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在新界进行有机耕种,副业在报刊发表文章。谈的是为什么吃,怎样吃,然后才是这一餐吃什么。信奉时节,一天一地的食材,自有大自然之道。二零一零年与Stella So合作,把《明报》的专栏文章结集,推出食谱《五湖四海家常菜──广东及华南地区》。苏敏怡(Stella So)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系,毕业作品《好鬼栈》以九宫格和香港旧区腌制出对香港文化的怀念与期望,曾获二零零二年第八届香港独立短片比赛动画组冠军,其后获邀参加多个国际电影节,大获好评。零三年替歌手黄耀明制作动画MV《下落不明》,零四年参与舞台剧《I-City》的工作及其动画制作,零五年创作动画《龙门大电车》,零四至零六年在《Milk Magazine》连载有关香港最有趣最被人冷落的本土文化一一画出。其插图及漫画亦散见各报章杂志。
作为一名对各地风味都充满好奇的美食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能够带我穿越不同地域,品味地道家常滋味的烹饪指南。这次偶然翻开《五湖四海家常菜:华北东南亚及东欧地区》,我怀揣着这份期待,却惊喜地发现它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与其说是单纯的食谱,不如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美食地图。它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中国北方那质朴敦厚的家常味道,与东南亚地区那热情奔放、香料四溢的独特风情,以及东欧地区那沉静内敛、历史悠久的烹饪传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翻阅书中关于华北地区的菜肴时,我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莜麦香和羊肉炖煮的醇厚气息。那些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如手擀面的劲道,炖菜的火候,以及北方特有的酱香和葱蒜的灵魂,都被作者以一种非常亲切的笔触娓娓道来。每一道菜的介绍都不仅仅是食材和步骤,更多的是关于菜肴背后的故事,是那种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锅热气腾腾的食物时的温暖。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老北京炸酱面”的章节,不仅仅是制作酱料的细致指导,更包含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家中重现那种记忆中的味道。这种体验,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烹饪,更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当我的目光转向东南亚篇章时,一股浓郁的热带风情扑面而来。咖喱的辛辣、柠檬草的清新、椰奶的甘甜,这些熟悉的香料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我看到了泰国冬阴功汤那酸辣交织的层次感,越南春卷那清爽鲜美的口感,以及马来西亚仁当鸡那浓郁的香料风味,都被细致入微地分解和呈现。作者对于食材的选择和搭配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使用这些陌生的香料,更引导我们去理解它们为何能带来如此独特的风味。读到关于“新加坡海南鸡饭”的部分,我几乎能想象出那晶莹剔透的米饭,和嫩滑多汁的鸡肉,搭配上姜葱酱和辣椒酱,那种美妙的味蕾冲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便是家常菜,也可以如此地充满异域情调,充满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便是它在“家常”二字上的深入挖掘。它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高难度的技巧,或者过于新奇的食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最能温暖人心的菜肴。无论是华北地区那朴实无华的饺子,还是东南亚地区那简单易学的街头小吃,抑或是东欧地区那充满家庭氛围的炖菜,都带着浓浓的“家”的味道。作者在撰写时,仿佛就坐在我的对面,用最真诚的语气,分享着他对于食物的理解和热爱。他鼓励读者在厨房里大胆尝试,去感受食材的温度,去体味烹饪的乐趣。这种亲切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美食向导,陪伴我在厨房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味记忆。
评分总而言之,《五湖四海家常菜:华北东南亚及东欧地区》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美食之门。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是一场关于文化、关于生活、关于风土的精彩旅程。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如何将华北地区的粗犷与细腻融为一体,如何捕捉东南亚的奔放与热情,以及如何品味东欧的沉静与醇厚。最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出最令人心动的美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对于食物的探索欲,让我们在厨房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小确幸,并且能够将这份幸福感传递给身边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每一道菜肴都搬上餐桌,让我的家人和朋友一同体验这场跨越地域的味蕾盛宴。
评分我一直对东欧料理怀有浓厚的兴趣,那种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粗犷与细腻并存的风味,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本书的东欧部分,如同一个静谧的画卷,徐徐展开。从波兰的酸汤到匈牙利的炖牛肉,再到捷克的烤猪肘,每一道菜都散发着一种踏实而满足的能量。我喜欢书中对于“俄式罗宋汤”的介绍,不仅仅是其丰富的食材搭配,更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那些经典的炖煮菜肴,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他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这种慢节奏的烹饪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这些章节,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源自土地的质朴,和对食物最纯粹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