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果酱的艺术》,带您认识:
法国顶级餐厅零距离经典菜色
22种与众不同的法式果酱料理烹调技法
47道果酱大师艾纪达夫人首度公开独家配方
一切皆缘起于对家乡味的眷恋。
亨利.戴伯悌,一位追求完美的法国商人、艺术家、美食家,在长年奔波的旅途中落脚台湾,惊艳于宝岛四季盛产的优质水果,加上体内承袭来自姐姐──法国果酱大师艾纪达夫人对果酱的热情,他决定在这块土地创立自己的品牌,以推广天然手工果酱为志业。
在法国,艾纪达所生产的果酱只供应顶级米其林餐厅使用,这是她首次公开自己的果酱创作配方,与一般产品相比,艾纪达擅长别出心裁的食材组合,让人感受到层次丰富的口感变化,一吃难忘。
秉持艺术家对真善美的坚持,亨利在台湾制作的果酱强调天然成分,无添加防腐剂、色素或香料,浓稠质地来自水果基底果胶,散发浓郁果香,甜味层次丰富,口感贴近自然水果。正是这样的品质要求,使他的果酱一上市便成为本地饕客趋之若鹜的珍品。
热爱分享的亨利,希望让更多人认识法式果酱的无限可能性,并且在将姐姐的果酱艺术在台湾发扬光大,因此写下这本《果酱的艺术》,除了令手工果酱迷跃跃欲试的47道艾纪达独家配方,还介绍了法国料理独特的果酱烹调技法、经典菜式与餐酒搭配,以及人人都可以轻松在家尝试的4款果香鸡尾酒与18道美味料理,带领读者体验果酱的完美境界。
作者简介
亨利.戴伯悌Henri Depardieu
出生于法国历史悠久的Depardieu家族,是一位商人、艺术家、美食家。不光懂得欣赏佳餚,自己也做得一手好菜。 惊艳于台湾水果的多样性及高品质,亨利决定落脚台湾,并引进法国传统制酱法,拟将台湾水果制成天然美味的果酱,推广到全世界。由于主要材料皆取自本地,因此能够在水果风味最美的时刻,精制成水果风味突出的天然果酱。
亨利扎实的艺术背景造就其对美学的敏锐,以及追求尽善尽美的个性,落实在制作果酱上,成果便是大受饕客好评的ART GOURMET法国艺术果帛,不但受到无数素人部落客的好评推荐,也吸引诸如艾立夏厨房、苹果日报及TVBS等媒体专访。
ART GOURMET贩售点:微风广场、LE GOUT面包店。
序
作者序
推荐序
缘起
前置准备
果酱的制作工具
果酱的制作原料
果酱、水果泥、果冻
基底果胶及焦糖的制作方式
浓稠度测试
使用香料包及去除水果薄膜的方法
装瓶
包装
补救的方法
准备好了吗?
法式手工果酱
水果乐园:就要义大利、托斯卡尼艳阳下、革命精神、白酒之乡、冬日的夏阳、阳光山城之梦、皇家品味、幸运之神、秋日的回忆、狂放的女王艾丽诺、罗亚尔河之夏尼小镇、惊喜之旅。
异国风情:乔瑟芬皇后、马丁尼克、妳浓我浓、热带芒果、殖民风情、赛席尔风光、广东柑橘果冻、香蕉桔、香甜烟草、风车之岛、浓情玛侬、大溪地风光、甜蜜之岛、留咤尼岛果酱。
香料花园:修女的祈祷、暮光之吻 、阿拉丁神灯、上海风情、莎嫔女神的花园、蜜糖青涩国度、爱情酿的酒、冰雪小城、翡翠绿糖、瓜达洛普仙境、热带艳阳、苹果肉桂果冻。
其 他:夏洛特巧克力、玫瑰花露果冻、墨西哥风情、迷你小白兔、澳门风光、万圣节、玫瑰之后、茉莉花、东方微笑玫瑰露。
果酱的应用
果酱调酒:柑橘琴汤尼、梅杰夫热红酒、巧克力威士忌、福尔摩沙兰姆。
果酱入菜:起司佐梅果酱、尼斯沙拉、油醋彩椒、鹅肝梨子沙拉、森林蘑菇蛋卷、乡村肉冻、白桃鹅颈肉卷、白酒鹌鹑、橘酱烤鸭、农庄鸡、清蒸鳕鱼佐果酱虾、洛神盐烧鱼、香茅奶油虾、普罗旺斯龙虾、包心菜肋排、牛排佐红葱酱、磅蛋糕、苹果派。
推荐序
身为顶尖豪华旅馆业的专业人士,我有幸在荟萃丰富的职业生涯中跟许多声誉如曰中天的大厨共事,并因此品尝到不同风土绝佳的美味飨宴!
严格谨慎如我,在餐饮业这块领域,只允许自己接受最高品质的产品。
亨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制造法国传统果酱,并创新地融合不同的水果、香料、果粒甚至美酒,而达到独特迷人的完美组合! 他坚持用高品质的水果,且坚决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物,来欺骗他所尊敬的消费者!
姊姊艾纪达的食谱、家族文化的传承、欧洲及亚洲文化的薰陶、以及身为艺术家的风范,在在都造就了亨利,完成今日让我们得以赏味并独树一格的果酱!
此书如同一座金矿,蕴涵着无数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
~Andre-Alexandre Joulian
台北亚都丽致前任执行长
作者序
当我开始着手写这本果酱书时,我只想让我姊姊艾纪达.拉帕斯高兴一下。
就像每个法国人一样,果酱是伴随着童年一起长大,例如早餐时的甜食及下午点心的奶油果酱涂面包。
我姊姊是个有名的大厨,而且对任何与烹饪有关的事务都充满热情!她到底何时开始做果酱,我并不清楚,但是每当我从亚洲返法,坐在她乡间的小木桌旁,眼神陶醉流连于香气四散的绚烂花园,倾听乌声婉啭、微风在柳树间呢喃,一边替面包抹上奶油,涂上果酱,伴随着欧蕾咖啡的芳香,及琳琅满目璀璨精亮令人垂涎的各色小瓶………处处都是惊喜!然后,她一时兴起制作的小果酱,渐渐成为付出心血的专业。
今日,随着全球贸易盛行,我们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找到法国出口的产品,然而年轻的时候,四处旅行的我却常常苦于找不到家乡味;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始制作自己的果酱,并尝试用亚洲当地发现的美味水果。味蕾是可以训练的!我有幸拥有爱美食又厨艺精的父亲,及原籍义大利的母亲。这股融合深度法国文化及地中海热情的魅力创造出的许多佳餚,让我回味至今,无法忘怀。众所週知,吃法国菜一定少不了美酒相伴,我的父亲也不忘教导我许多法国葡萄酒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用至今。 但是拥有这些条件后,还必须加上许多米其林餐厅的向宴,才能让味蕾臻至完美境界!
之后,我的生命有了很大转变。亚洲世界给我带来的震惊,欧洲教育训练的价值观及判定标准在此派不上用场,我身处于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如此令人向往的世界,霎时有如失去指南针般乱了方寸,失去方向…… 像个孩子般,我必须全部重新学起。学习不同的处理方法,探索并满足我对艺术对美的事务的狂热,熘览大自然在潮溼、苔藓及炎热的影响下丰富的大千世界!
从曰本,我学到近乎无味道的豆腐中也蕴藏微妙的细致度,品尝到完美无缺的米饭中的精致性,并咀嚼出不同米饭料理中米粒的不同黏稠性;生鱼片的美味让人不禁心怀感激厨师精湛的专业刀工及摆盘,使我们免于受到河豚毒素的侵害;呛辣的韩国辛料、泡菜的异味、超出常理的大蒜料理,以及为了养生而成瘾的人参高抗氧化剂,都成了最棒的生活经验!中国菜的五味杂陈,糖醋鱼以及千变万化的酱油料理、芝麻的用处,围绕着圆桌传递着人生的酸甜苦辣,高低起伏。从我当初无法接受中国甜点,到现在懂得欣赏,并怦然心动,这一切都是感动!
台湾提供了中国五湖四海的美食,这奇特的地方给了我最迷人的学习机会。所有的餐叙都很棒,充满热情并痛快畅饮着XO。为了追求完美,厨师充满耐心地准备前置的切、刨、剁、雕,以及后续的煎、煮、蒸、炸。再难闻的臭豆腐总让我想起法国起司中的「maroilles」和「munster」顽强的浓烈味道,不也是异曲同工之妙!我也不会忘记香港的海鱼及新加坡的鱼翅羹、le goren,泰国菜中的辣椒料理如何完美地融合在椰奶的爱抚之中,还有越南菜的酸及小乳猪三吃…… 这就是为何这些年,以如今老朽之身,我放下习惯的西方逻辑,把位置留给未知,留给惊奇,留给异国文化奇特的魅力!
但世界也在改变。快速料理的低品质使速食大步侵略经济发展跃进的国家,而只追求短期大量获利的工厂,为了争取时效获得更多报偿,不惜倾销多数奇怪产品,进而破坏追求天然产品的品质。农夫虽然努力生产,但只要不符合产值的作物,就渐渐地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我们的社会以各种管道大声疾唿,各形各色的言论由经常挂在网路上,被把手机和电脑当成不可或缺的义肢的一群人所把持着,而最后终将沦为一堆无用的口号。
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人们不再微笑,低着头,看着亮闪闪的萤幕散播着几乎令人倒胃的画面、声音,真相、假象、暴力、政治操弄,无法停止的游戏及光怪陆离的一切……世界充斥着自私的独行侠,甚至不会让座给蹒跚的长者;人们的品味逐渐标准化,只有麦当劳的穷酸汉堡和普通料理二种水准;部落客描述自己的亲身体验,我们只看到大家依据评论,一窝蜂地挤进某家餐厅,或集体挞伐,毫不留情。
为了追寻健康,以及回归到令人敬仰的大地,并追求品质,「慢食」成了目前唯一可以对抗工业食品,对抗恶劣厨师谎言,以及像香菸和槟榔一般扼杀味觉的恐怖餐厅的主要抗衡力量!由于工业团体大力关说含有猪皮成分的明胶是中性而无害的,宣称食品添加剂富含更多有利于人体组织的物质,在一堆由动植物淬取的精华粉末中,我们失去食物的真正味道,并相信被麻辣料理烫伤黏膜是健康、有趣又时尚的行径!通常一切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某项新的研究突然发现某件产品可能衍生出健康问题,我们才会正视这个情形。
保护我们的品味,尊敬消费者,并发展食品来源健康安全认证标签,是目前亚洲可以努力的目标。即使现代化工厂宣称他们有一系列卫生检核标准ISO、HACP,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要让检验报告更丰富、更有说服力,而不是真正考虑到食用者的安全。 这本书一开始只想发表艾纪达的一些果酱食谱,随着时日发展,却变成我与编辑(谢谢Vivienne和她的团队)对于传统的敬重,以及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和果酱运用于料理的一些心得分享。
在欧洲,我们有与家人共享美食的传统,大家一起准备餐点,和乐融融!最近研究显示,人们愿意花在做菜的时间愈来愈少。真可惜,还有什么比和亲朋好友齐具一桌更加宾主尽欢的地方!
对于学习中华文化,我抱着如饥似渴的心情,也才能在今天,将我个人微薄的部分知识分享给读者。
祝大家大饱书中美食!
~艾纪达与亨利
哇,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的救赎!一直以来,我都对各种风味的花花草草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实践起来有些畏难。看到《果酱的艺术》,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仿佛能带我走进一个充满甜蜜与惊喜的世界。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的设计就非常精致,那种复古的手绘风格,让人一下子就沉浸进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水果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列举,而是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它们独特的风味、产地,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看一本食谱,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水果的文化之旅。
评分我之前一直觉得,做果酱这种事情,无非就是把水果煮烂,加糖,然后密封。所以,当我读到《果酱的艺术》里关于“果酱的灵魂”的章节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作者居然花了这么大的篇幅去探讨糖的种类、比例对果酱口感和风味的影响!还有关于果胶的学问,什么天然果胶、商业果胶,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水果特性来调整,这些细节简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烹饪时间和火候的微妙之处,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成就一瓶完美果酱的关键。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点拨,茅塞顿开,对“艺术”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以为,烘焙类的书籍总是充满了冰冷的步骤和精确的配比,但《果酱的艺术》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的语言流畅而富有诗意,即使是讲解一些专业术语,也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书中对于每一种果酱的成品描述都非常到位,我甚至能通过文字想象出那丝滑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果酱的创意用法,不仅仅是涂抹面包,还可以用来搭配奶酪、制作甜点,甚至是作为烤肉的酱汁。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想象,它能为我的厨房生活带来无限的可能。
评分《果酱的艺术》这本书,不只是一本教人如何做果酱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情趣的指南。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温度,读起来让人感觉温暖而治愈。书中有不少关于季节变迁、丰收的喜悦,以及用自制果酱与家人朋友分享的温馨场景的描写。这些文字让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果香,感受到阳光洒在水果上的温暖。我甚至开始期待每个季节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品尝当季的水果,更是为了能亲手制作一份属于那个季节的独特色彩和味道。这本书真的能点燃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
评分最让我惊喜的是,《果酱的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果酱制作。它还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创意世界。书中介绍了很多非常规的水果组合,比如芒果与辣椒的碰撞,蓝莓与薰衣草的交融,甚至是牛油果与青柠的奇妙搭配。这些组合我平时根本想不到,但读完介绍,再结合书中配以精美插图的食谱,就觉得跃跃欲试。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那些“黑暗料理”般的组合,看看它们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味蕾冲击。书中的提示也非常实用,比如如何平衡甜味与酸味,如何通过香料来提升整体的风味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