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浪师五星级点心教室:在家自己做点心最安心!14种万用食材,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养生甜点

阿浪师五星级点心教室:在家自己做点心最安心!14种万用食材,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养生甜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点心
  • 中式甜点
  • 烘焙
  • 食谱
  • 在家烘焙
  • 养生甜点
  • 阿浪师
  • 万用食材
  • 甜点教程
  • 烘焙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熬了红豆汤,便能变化出红豆糕、铜锣烧、芝麻球、豆沙包……
  利用一颗蛋,就可以做出蛋塔、双皮奶、慕斯、鳯梨冰淇淋……
  煮了西米,除了蜜瓜西米露,还可以变成西米布丁、西米果……


  很多人为做点心买了材料,却发现一次用不完,结果一放就忘了「它」的存在,实在很可惜又浪费。

  接待过国内外政商名流、影视明星不计其数,点心手艺让美国前总统老布希和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都赞不绝口的阿浪师,这次就要首度公开他的压箱绝活,教你利用家中常备的十四种养生食材,简单做出汤、茶、糕、冻、酪、粥、卷、糖、煳、冰、饼、酥、露,以及慕斯、麻糬、布丁等六十道中式甜点。

  只要利用「大量制置、分袋冷冻」的概念,花一次时间把基本主料备好,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能把你家厨房化身五星级饭店的点心房,轻松变出各种最美味的甜点!

名人推荐

  食品安全权威文长安、美食评鑑家胡天兰、西华饭店董事长刘文治、营养师刘怡里、美女甜点主厨陈妍希、知名广播主持人兰萱 美味推荐!●依姓名笔划顺序排列
探索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烘焙哲学:精选糕点制作指南 本书并非聚焦于中式养生甜点或利用特定基础食材进行变化,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更为广阔、更具创新性的烘焙知识体系。我们深入挖掘世界各地经典糕点的制作原理,从法式甜点的精致结构到意式烘焙的朴实风味,旨在提供一套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的综合指南。 第一部分:烘焙基础科学与原料精讲 在进入具体的食谱之前,本书首先强调了理解“为什么”比单纯遵循“怎么做”更为重要。我们将烘焙过程视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实验,详细剖析了影响成品口感和形态的关键因素。 面粉的秘密:蛋白质与筋度的关系: 我们将全面解析不同种类面粉(高筋、中筋、低筋、自发粉,乃至黑麦粉、杏仁粉等特种面粉)的分子结构及其在水合、揉捏和烘烤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性。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目标成品——无论是需要强大支撑力的欧包,还是追求酥松口感的挞皮——精确选择和配比面粉。 油脂的形态艺术: 脂肪在烘焙中扮演着塑形、增香和保持湿润的多重角色。本书细致区分了黄油(无盐、有盐、澄清黄油)、植物油(如初榨橄榄油、椰子油)和动物性起酥油在乳化、油包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我们会用图示解析“酥皮起层原理”,解释片状油脂如何通过折叠和冷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层次感。 糖类的功能光谱: 糖不仅仅是甜味剂。我们将探讨蔗糖、红糖、转化糖浆、枫糖浆和异麦芽酮糖醇等不同糖类在抑制淀粉回生、影响焦糖化反应温度以及控制面团水活度方面的独特功能。如何利用特定糖类来延长蛋糕的保质期,是本部分探讨的重点。 膨发剂的精准控制: 酵母、小苏打(碳酸氢钠)、泡打粉(双效或单效)的作用机制截然不同。我们会详细阐述酸碱中和反应在化学膨发中的应用,并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检测方法,确保读者能准确判断膨发剂的活性,避免因活性不足或过量而导致烘焙失败。 第二部分:经典结构解析与进阶技术 本部分将跳脱单一菜系限制,聚焦于全球公认的经典糕点背后的结构逻辑和创新应用。 法式挞皮与馅料的完美耦合: 重点解析“布列塔尼酥皮(Pâte Sablée)”与“片状酥皮(Pâte Brisée)”的制作差异,并深入研究法式奶油霜(如意大利式、瑞士式、法式)的稳定性和风味融合。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教授如何调整馅料的水分含量,以适配不同硬度的挞皮,防止湿底现象。 海绵蛋糕的空气动力学: 区别于依赖化学膨发的磅蛋糕,本章专注于全蛋打发(Genoise)和分蛋打发(Sponge)的技巧。我们将利用慢动作视频和详细的文字描述,指导读者识别“羽毛状”的理想打发状态,以及如何通过温和的翻拌手法,最大限度地保留空气结构,实现轻盈如云的口感。 欧式面包的慢发酵哲学: 针对高阶面包爱好者,我们引入了天然酵种(Sourdough Starter)的培养、维护与应用。详细讲解了“低温长时间发酵”对风味物质(如乳酸和醋酸)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水合法(Autolyse)”和“拉伸与折叠(Stretch and Fold)”技术来建立面团的内部骨架,制作出拥有完美气孔结构的乡村面包。 巧克力工艺的温度艺术: 专注于巧克力的调温(Tempering)技术。我们将介绍三种调温法(划温法、结晶法、种子法)的适用场景,并解释晶体结构(V型晶体)形成对巧克力光泽度和“脆性断裂”口感的重要性,使读者能制作出光亮、易于塑形的巧克力装饰件。 第三部分:现代风味融合与创意实践 本书鼓励读者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创新。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配方,而是探讨如何引入非传统原料,提升成品层次。 香料与草本的精妙搭配: 如何使用孜然、豆蔻、迷迭香、薰衣草等香料,不仅仅是增加异域风味,更是如何利用它们的油脂性成分与面团中的脂肪相互作用,从而起到风味协同或对比的效果。例如,在柑橘类蛋糕中加入少许迷迭香,如何提升酸度的穿透力。 水果处理的多维视角: 探讨水果在烘焙中的“减水增味”策略。如何通过慢炖、脱水、果胶预处理等方式,确保水果馅料在烘烤过程中不会过度释放水分,影响其他原料的稳定结构。 个性化定制方案: 提供一套通用的“基础配方调整表”,指导读者如何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将食谱中的麸质含量降低(如替换部分面粉为坚果粉),或根据个体健康需求调整脂肪和糖分的配比,实现更健康、更个性化的烘焙目标。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成为能够“设计”糕点的烘焙师,而非仅仅是食谱的执行者。通过对基础科学和全球经典技术的系统学习,读者将掌握应对任何烘焙挑战的能力,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结构稳定的、风味卓越的甜点作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洪沧浪


  人称「阿浪师」,是台湾第一位五星级饭店台籍中式点心主厨。自一九九四年起担任西华饭店怡园中餐厅点心房主厨,曾替美国前总统老布希设计香草窝饼、为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献上磅礡糖山,并发明XO酱月饼、黑松露小笼包等精致点心,名闻国内外。

王瑞瑶

  全台资历最长、吨位最重、吃喝最多、批评最兇的美食记者。

  二十多年前是自由时报消费版的掌门人,十多年前跳到中国时报负责美食与旅游。因为採访,而与饭店大主厨曾秀保共结连理,朋友戏称:从今以后连躺在床上也能跑新闻。着有《大厨在我家》、《大厨在我家2大厨基本法》(以上为皇冠出版)、《想吃》、《还想吃》(以上为时报出版)。

  想看王瑞瑶的文章:
  请订阅中国时报,翻看週六《旺到报》吃喝玩乐专刊。
  请上网搜寻脸书《王瑞瑶的超级美食家》,以及部落格《想吃的美宝》。

  想听王瑞瑶谈美食:
  请准时收听每週一至週五早上十一点至十二点的FM103.3中广流行网《超级美食家》。

摄影者简介

高政全


  现任《明报周刊》摄影副主编,曾任《中国时报》摄影记者。用镜头捕捉人物精准动人,曾荣获曾虚白新闻摄影奖、吴舜文专题新闻摄影奖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食品安全权威 文长安
推荐序:西华饭店董事长 刘文治
序一:洪沧浪
序二:王瑞瑶

1. 杏仁
●杏仁茶
●杏仁奶酪
◎吉利丁基本法
●杏仁豆腐
●杏仁糕

2. 黄豆
●豆浆
●豆花
◎糖水基本法
  BOX糖水与点心,黏TT又爱计较的美味关系
●豆渣甜煎饼

3. 红枣
●心太软
●红枣莲子百合冻
●红枣枸杞甘草茶
○基础中点技法:枣泥
○基础中点技法:水油皮
●菊花酥
●巧克力枣泥果
●枣泥螺旋酥

4. 圆糯米
◎圆糯米基本法
●八宝粥
●桂圆米糕

5. 紫米
◎紫米基本法
●三宝紫米粥
●桂圆紫米露
●椰丝紫米卷

6. 鸡蛋
●红豆慕斯
●凤梨冰淇淋
●双皮奶
○基础中点技法:大酥皮
●蛋塔

7. 红豆
◎红豆基本法
●速成红豆汤
●椰香红豆糕
○基础中点技法:豆沙馅与蜜红豆
●豆沙窝饼
●铜锣烧
●必胜豆沙包
●豆沙芝麻球
●红豆羊羹

8. 绿豆
◎绿豆基本法
●清心绿豆汤
○基础中点技法:绿豆沙馅
●绿豆仁麻糬
●柠檬绿豆糕

9. 花生
●花生汤
●富贵酥
●花生汤圆

10. 黑芝麻
●淡淡然芝麻糖
●黑芝麻煳
●芝麻糕
●芝麻汤圆

11. 核桃
●返沙核桃
●冰心核桃酪
●核桃甘露酥

12. 莲子
●蜜莲子
●速成莲子汤
●冰糖雪耳红莲

13. 西米
◎西米基本法
●蜜瓜西米露
●杨枝甘露
●西米布丁
●西米果

14. 面粉
●巧果
●笑口常开
●面茶
●必胜马来糕
●古早面煎粿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平凡点心看见不平凡 西华饭店董事长 刘文治


  我总骄傲地说:阿浪,是西华的一块瑰宝!尤记得第一次尝到他的点心,看似平凡的绿豆汤品,却每一口都喝得到其中细节与韵味,掀起了味蕾的层层震撼,使不爱甜食的我臣服于其中。

  而走遍各地寻找美食,甜点却往往决定了整桌菜餚是否圆满的致胜关键。有别于精巧华丽的西式点心,看似平凡却富巧妙变化的中式点心,更考验着主厨的功力,而总不按牌理出牌的阿浪却每每都让我惊艳不已,使再平凡不过的食材,透过其精湛手艺,均幻化为各式珍稀美食,更透过其巧妙的食材搭配艺术,于短时间内运用手边现有食材,将甜点料理一分为二,变化出多款特色点心,也全方位满足馆内饕客的味蕾挑战。

  此书堪称中式甜点食谱的传奇工具书。在本书中,阿浪颠覆了传统思考与做法,选用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红豆、绿豆、黄豆等俯拾即是的14种平实食材,以一劳永逸之简易方式,教会你60道经典中式点心,将各食材特色发挥到极致。也在此书中,我看到厨师对于食材之尊重并将食材本质淋漓展现,更将一般人认为很不容易的中点制作技巧一一破解,详尽的图文与技巧解说,也让人吃甜点不再只是吃热闹,更学会如何吃门道!

推荐序

又健康又有道德的甜点 食品安全权威 文长安


  甜点的英文是Desserts,倒过来却是Stressed──焦虑,这也说明了好的甜点可以吃出健康、吃出快乐,不好的甜点却是让人健康忧虑。

  甜点有两项很重要的材料:糖及胶体,懂得如何使用这两种材料的厨师,会将甜点制作得很有道德,并会提升国人饮食健康:反之,所做之甜点,却是国人健康相当大的隐形杀手。因此,好的甜点已经很难制作了,但要制作出一个又健康又道德的甜点更是难上加难。

  先说糖吧!每当我们到医院去挂急诊时,医生一定先为我们点滴葡萄糖,绝对不会是果糖,因为如果点滴果糖,我们极有可能遭受生命之危胁。这小小举例,说明了葡萄糖是身体所需要的糖,它会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提供人体所需之营养及热量;果糖不是身体所需要的糖,它不会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而是直接进入代谢系统──肝,也因此带给肝脏极大的负担,更提高了疾病发生之机会。因此,果糖绝不是好糖,食品从业人员应降低使用,可是果糖却是现在食品工业甜点最重要的原料糖,这也说明了国人健康难以转好之部分原因。

  再说胶吧!动物胶是一种可变性蛋白,有着加热就会溶解之缺点,所以甜点上很少使用。植物胶(果胶、蒟蒻……等)是半膳食纤维素,它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可以吸附很多水及人体代谢后所产生之毒素,因此,它可以使得粪便变得很柔软且不臭,减少便秘之机会并将人体毒素排除。如若植物胶吸饱了水,就会使甜点变得很Q,但却丧失了吸附能力,因而无法将人体代谢后所产生之毒素吸附排除。若一个厨师于制作甜点时,会保留一些植物胶体吸水的空间,以利将人体代谢后所产生之毒素吸附排除,即使产生了所制作之甜点不是那么Q之缺点,他仍是很有道德及爱心的。

  王瑞瑶小姐、洪沧浪先生所着的《阿浪师五星级点心教室》食谱,二位作者分别任职中国时报美食记者及西华饭店点心主厨,是国内目前饮食翘楚的领航者,餐饮知识及经验均足以傲视业界;本书我已有详细阅读,前述二种之原料,作者均已相当专业之知识及经验,制作出适合人体吸收及代谢之健康食谱,让不敢吃甜点的人能够吃出健康吃出快乐,值得推廌本书供大家阅览。
 
作者序

令人着迷的养生中式甜点 王瑞瑶


  「妳不可能为了想吃一碗红豆汤,而煮一碗红豆汤,既然都要煮一碗红豆汤,为什么不能把红豆汤变红豆糕,变铜锣烧,变芝麻球,变豆沙包….」

  採访洪沧浪,是吃了他的豆腐。那一年,着了迷,吃了他一口像麻糬般的杏仁豆腐,就此跟他走进了厨房,前一秒还是潇洒飘逸,后一秒突然起乩,披头散发,双手飞舞,使尽全力敲打出软中带Q的传统滋味。

  认识洪沧浪,是因为一包绿豆。某一年,疯狂研究含沙不爆肚的超完美绿豆汤而苦思冥想,结果阿浪听闻哈哈大笑,六个小时后他拿来一包冷冻绿豆,要我煮锅热水,先放豆后加糖,超完美绿豆汤五分钟就喝到,才惊觉自己外行充内行,拚命绕远路。

  发现洪沧浪,是邀请他上广播。2013年5月起,我除了是中国时报资深美食记者以外,也担任中广「超级美食家」的主持人,阿浪上了空中,用真诚的台湾国语,让中式点心长了翅膀。

  杏仁先变茶,再变豆腐、奶酪,最后还变糕;红枣沖水变美颜茶,加了吉利丁变凝冻,炖了水梨变贵妇甜点;面茶除了古早味,能变核桃酪、芝麻煳。中式点心从养生出发,逻辑清楚,操作简单,进一步举一反三,而我,又一次,入了迷。

  洪沧浪的《阿浪师五星级点心教室:14种万用食材,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养生甜点》,以食材为出发,囊括了家中常备、随手可得的红豆、绿豆、花生、核桃、芝麻、红枣、桂圆、西米、莲子、黑白糯米,以及各式粉类等,变化出汤、茶、糕、冻、酪、粥、卷、糖、煳、冰、饼、酥、露,以及慕斯、麻糬、布丁等各种形式的中式甜点。

  此外,洪师傅坚持在其中穿插几招难度稍高的基础中点,例如最常使用的豆沙馅、枣泥馅、水油皮、大酥皮等,并且把大量备置的专业概念运用在家庭中,平时就把难煮的豆子、糯米、杂粮全部处理起来,分袋冷冻,想吃的时候,就能缩短烹调时间,立即上桌。

  中点不同于西点,不只有面粉、油与糖而已,食材变化多端,兼具养生效果,自己在家做中点,更不怕误食黑心食品,又能增进生活情趣,重拾童年美好回忆,享受更多幸福时光。
 
作者序

跟着我走进魔法甜点世界 洪沧浪


  1986年的暑假,我在西门町龙翔餐厅打工,看到厨房大佬张耀,每天下午上班,喝茶看报,外加骂人打牌,还能月领四万五,觉得非常羡慕,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辍学、逃家,16岁就走进中式点心这一行。

  待了一年多,只学会芝麻煳、芝麻球和蛋塔三种点心,而从师傅那里拿到第一个港点斤两是肠粉,在离职前足足拉了三个月。

  当兵前,待过公子爷、富临极品、富瑶、崇轩,在富临极品认识了恩师陈兴。

  陈兴师傅对我影响很大,他教会我「卫生」最重要,如果厨房不够干净,他就板着一张脸,一整天不说一句话。而且跟了陈师傅才知道,中式点心可以做得那么细、那么美,若能加上盘饰,境界大提升。

  三年后,从海军陆战队退伍,继续游走西华、馥园、欣叶等地方,而第一次进西华,因为不习惯饭店的规矩太多,所以很快就离开。

  在馥园针对有钱人设计,吃了比较不会发胖的蒸笼点心,如:萝卜糕、芋头糕和马蹄糕,前总统李登辉是座上宾,前立法院长刘松藩是常客。在欣叶天天做三种点心:杏仁豆腐、鸳鸯酥和萝卜酥,但在一次忘记叫货的意外下,阴错阳差发明了紫米西米露。

  1994年重回西华饭店,接手中餐点心房主厨,之后短暂在景文技术学院任职,并于1995年起,担任国内麻糬大王家会香食品公司的顾问,深入研究食品工业的流程,以及大量制作的技法。

  以前觉得不自由而离开饭店,但渐渐地发现,在饭店工作有另一种自由: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干涉你挑战美食的极限。例如:港星周润发最爱吃的小笼包,坊间一般餐厅使用猪皮冻,但我改用老母鸡汤冻,甚至不放鸡脚,只加金华火腿和瘦肉一起熬煮,吃起来很清爽。

  我是中式点心师傅,最宝贝自己的手,天天进厨房训练自己,维持双手的灵活度、柔软度与敏感度。曾经幻想是盲剑客,闭上眼睛练习包点心,甚至把双手放到身后做东西,即使没看到,也可以透过手指的敏锐触觉,瞬间包好鲜虾饺、豆苗饺、小笼包等,也借此跟同事打赌,赢得很多杯咖啡。

  美味的甜点是大家爱吃的食物,甜点不只是饭后的收尾,也是餐间的补给。然而现代人生活忙碌,想到自己做甜点就觉得很麻烦,尤其是中式甜点,似乎比西点要难上好几倍。

  透过《阿浪师五星级点心教室:14种万用食材,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养生甜点》开启读者对中式甜点的另一番认识,体会其中美味,勾出自己在家也能做,却逐渐被遗忘的传统点心记忆。

  我相信,爱吃甜点的你,只要跟着我,用几个简单的手法,无论是在家吃饭或朋友聚会,都能做出一道道完美甜点,更可以随手打开冰箱,如同魔法,快速变出自己爱吃的甜点,大家不妨动手做看看。

图书试读

●杏仁茶:
 
材料:南北杏2杯、清水8杯、鲜奶120克、鲜奶油80克、白砂糖220克。
 
芡粉水:在来米粉20克、清水35克。
 
必需工具:果汁机、泸浆袋。
 
做法:
 
一、浸泡:南北杏泡水淹过,浸泡8小时,沥干。
 
二、打浆:注入清水,用果汁机分次打碎成汁。
 
三、挤汁:用泸浆袋过泸,挤出杏仁汁,留下杏仁渣。(杏仁渣可制作杏仁糕)
 
四、煮沸:杏仁汁加白砂糖、鲜奶、鲜奶油上炉煮沸。
 
五、勾芡:以芡粉水勾浓即成杏仁茶。
 
浪师提醒:
 
一、杏仁茶的标准浓度为,南北杏1杯:清水4杯的体积比例。
 
二、不太甜的调味比例为,总液体600克:糖75克(一斤水兑二两糖)
 
三、若杏仁渣弃之不用,可在南北杏中加入糯米35克一起泡水,最后免勾芡。
 
●椰香红豆糕
 
材料:红豆190克、清水1500克、细砂糖450克、鲜奶油250克。
 
芡粉水:马蹄粉190克,椰浆一罐400ml,清水300克。
 
必需工具:方盘、筷子、蒸笼。
 
做法:
 
一、蒸豆:生红豆变熟红豆。
 
二、制浆:清水加糖煮至溶化,放入熟豆再煮沸,快速沖进调匀的芡粉水中搅拌成煳。
 
三、加料:再加鲜奶油调匀。
 
四、蒸熟:粉浆倒入方盘,高度约3公分,蒸30分钟。
 
五、均匀:取出,用筷子把积水与糕煳搅匀,放冷,切块,即食。
 
浪师提醒:
 
一、若粉浆无法浓稠成煳,可隔水加热,搅至成半凝固。
 
二、椰香红豆糕可变椰香绿豆糕,材料生红豆换成生绿豆170克,其余材料与做法都相同。

 
●核桃甘露酥
 
材料:去壳核桃。
 
外皮材料:低筋面粉600克、糖粉300克、白油130克、奶油130克、吉士粉40克、鸡蛋3个、小苏打粉2克、发粉8克。
 
内馅材料:枣泥馅。
 
另备:打散的蛋黄。
 
必需工具:烤箱、刮刀、擀面棍
 
做法:
 
一、烤核桃:烤箱预热到摄氏150度,放进铺平的核桃,烤香即取出。
 
二、揉外皮:面粉挖空筑墙,中间放两种油和糖粉,用指尖或掌根搓至糖融解,再加鸡蛋以指尖画圈融合,最后混合周围粉墙、小苏打粉、发粉,用刮刀压匀成块,避免用力揉而起筋。
 
三、包馅心:面团搓长条,切成10克重的小团,稍为揉圆,以掌心压扁成圆片,包进10克的枣泥馅,再搓揉成圆。
 
四、贴核桃:表面涂蛋黄,再取三粒烤过的核桃,贴着面团周围轻轻挤压固定,似是隆起山形。
 
五、入烤箱:送入以摄氏200度预热的烤箱,烤10至12分钟即可。
 
浪师提醒:
 
枣泥和核桃,永远都是好朋友。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烘焙充滿了熱情,但總覺得市面上很多食譜都太過歐美,或是需要用到許多難以取得的特殊食材。這次偶然在書店翻到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吸引了我:「阿浪師五星級點心教室:在家自己做點心最安心!14種萬用食材,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養生甜點」。立刻就感受到一種親切感,好像終於找到了一本專為我們華人味蕾設計的點心書。 書的封面上,精美的點心圖片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而且仔細一看,很多都是我從小吃到大、或是家中長輩常做的點心,像是芝麻糊、綠豆湯、湯圓等等,但重點是,這本書將這些傳統點心做了升級,融入了「養生」的概念。光是「14種萬用食材」這個點就讓我非常心動,意味著不需要準備一大堆零零碎碎的材料,家中常備的幾樣東西就可以變化出許多美味。我特別好奇書中是如何運用這些食材,做出既健康又美味的點心,期待看到那些充滿巧思的食譜,讓我可以在家輕鬆重現長輩手作的溫暖滋味,甚至還能做出比它們更健康的版本。

评分

身為一個職業婦女,每天下班後還要張羅晚餐,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鑽研複雜的烘焙。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快速、簡單又美味的點心食譜,能夠在週末的時候,親手為家人製作一些小點心,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心意。這本《阿浪師五星級點心教室》的書名,尤其是「天天都想吃」這幾個字,瞬間就抓住了我的目光。 我非常欣賞書中強調「14種萬用食材」的概念,這表示我不需要為了做幾道點心而去添購一堆奇奇怪怪的材料,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變化。我對於書中將「中式」和「養生」結合在一起感到非常驚喜,這意味著我不需要再擔心那些高油、高糖的西式甜點會給身體帶來負擔,而是可以享受傳統中式甜點的溫潤口感,同時又能達到養生的效果。我非常期待書中那些充滿家常風味卻又不失精緻的點心,希望能夠學到一些能讓家人驚豔的美味。

评分

最近對食療和養生飲食越來越感興趣,但市面上的養生書籍大多是關於正餐,對於甜點的部分就比較少觸及,不然就是那些我實在提不起興趣的「健康」食物。這本書的出現真是太及時了!「中式養生甜點」這個標籤立刻就擊中了我的點。我一直覺得,甜點不應該是身體的負擔,而是可以帶來愉悅感同時又滋補身體的。 我對「萬用食材」的部分非常好奇,不知道具體是哪些食材。我猜測裡面應該會有像是紅棗、枸杞、銀耳、蓮子、薏仁、芝麻、薑等等這些常見又養生的食材,但究竟是如何運用它們來創造出「天天都想吃」的點心,這才是讓我最期待的。我希望書中的食譜不僅僅是簡單的組合,而是有經過老師傅的細心研發,能夠真正吃出食材的原味和養生功效。而且「在家自己做最安心」,這點說得太對了,外面賣的甜點,總有些添加物讓人擔心,能自己動手做,心裡就踏實多了。

评分

對於甜點,我一直抱持著一種「偶爾為之,但要精緻」的態度。我不是那種追求極致的烘焙高手,但我喜歡在家裡動手做一些能帶來小確幸的點心。這本《阿浪師五星級點心教室》的書名,尤其是「在家自己做點心最安心」這句話,立刻就打動了我。現代人對於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能夠親手製作,不僅能控制食材的品質,更能確保點心中的各種添加物都在可控範圍內。 我對書中的「14種萬用食材」和「60道天天都想吃的中式養生甜點」充滿了好奇。我一直覺得中式甜點在養生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像是很多傳統甜點都富含植物膠質、纖維質,或是運用了許多具有食療功效的食材。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將傳統中式甜點進行改良,使其更加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習慣的食譜。希望這些點心不僅僅是好看,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原味與養生價值,讓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為身體帶來一份溫柔的滋補。

评分

我一直都對中式甜點情有獨鍾,從小到大,那些充滿古早味的糖水、糕點,總是能勾起我最溫暖的回憶。但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在意健康,對於市面上那些過於甜膩、或是用料不明的甜點,總是有些卻步。這本《阿浪師五星級點心教室》的標題,尤其是「中式養生甜點」這幾個字,立刻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對於「14種萬用食材」這個點非常感興趣,這表示書中的食譜應該是相對容易準備食材的,而且這些食材可能都是家中常備的。我猜測書中會介紹如何將這些常見的食材,例如像是銀耳、紅棗、蓮子、桂圓等等,變化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在家自己做最安心」,這句話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能夠親手為家人製作健康又美味的甜點,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無可取代的。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學到許多實用的技巧,製作出讓全家大小都喜歡的養生甜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