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过个值得活且有希望的人生
刘珣瑛(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暨自杀防治中心主治医师、副教授)
认识玛莎‧林纳涵(Marsha Linehan)教授是在二○○六年五月――当时我刚成立马偕医院「自杀防治中心」半年,带着马偕医院精神科几位主治医师前往美国考察自杀防治中心,并顺道参加在西雅图举办的美国自杀防治学会年会。由于西雅图大学正是大师林纳涵教授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简称DBT)的发展地,故于该年会中聆听林纳涵教授多场演讲,并于会后相谈甚欢。更多研读后,对DBT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辩证策略等深感认同,特别是DBT强调实证研究、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提供慢性自杀行为的边缘性人格患者全方位整合性的治疗模式等,这些都与我个人在英国博士的研究训练背景、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与自杀防治等领域的临床经验十分契合,故回国后决心将辩证行为治疗模式引进台湾。自二○○六年九月起组成马偕医院「辩证行为治疗」读书会,同年十一月起我们从做中学开始了DBT的团体技巧训练课程,持续提供DBT迄今。
在自学阶段我们研读的两本书籍,其中之一就是本书的第一版(一九九三年出版)及林纳涵教授的另一本教科书《边缘性人格疾患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第二版手册中也常建议读者参阅此书)。三年后,我们得到马偕医院经费支持并偕同台湾身心关怀协会募款赞助,于二○○九年至二○一○年期间力邀林纳涵教授本人及其团队凯瑟琳‧考斯蓝(Kathryn Korslund)博士三度来台湾,教授并督导马偕医院的DBT团队。当时林纳涵教授即预告本书的第二版将以全新面貌问世,且新版的编纂已接近完稿,马偕医院DBT团队同仁莫不深切期盼本书的出版,因此,几年前我就积极联络张老师文化公司俞总编辑,极力促成出版此书的中文翻译,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五年之久。然而,当我看到此书原着时,方深刻体会到林纳涵教授在出版本书的严谨态度、更可感受到她对病患的同理和尊重,及她在新书撰写过程中亟欲倾囊传授毕生临床经验的心意。新版的这两册书籍真的是她历经数十年所累积的经验传承。当我阅读这两本书时,林纳涵教授在台湾亲自倾囊相授马偕团队各种DBT技巧时的景象,历历在目。
新版的手册与讲义及作业单,相较于一九九三年的第一版治疗手册,在各方面都有许多精进――不只内容有许多扩充,在技巧教导上也更加清楚明确,且内容涵括从理论、到实务、到研究实证,无不俱全。第一版手册内容主要是针对有慢性自杀行为的边缘性人格疾病患者。由于过去二十多年来,林纳涵教授本人及心理治疗学界所累积的临床经验与新的研究证据显示,DBT不只可有效帮助门诊中重复自杀的边缘性人格患者,对于其他多种疾病的临床族群个案(如忧郁症、饮食疾患、酒瘾、药瘾、注意力缺失过动症、情绪障碍、青少年族群、其他人格疾患等――包括在门诊、全日住院、日间留院或机构个案),及非临床个案(个案的家属朋友、职场的员工与主管、学校等)都有许多实证研究确认其成效。故在新版的治疗手册中,除了清楚详尽地叙述辩证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更整理了最近二十多年来与DBT相关的预后研究,并加入了这些新证据与针对不同族群或不同疾病或在不同治疗地点所需要採用的治疗策略、治疗时程或新技巧。
新版本的核心技巧不单针对边缘性人格或高自杀风险个案,也针对不同疾病族群提供新的核心技巧。由于DBT技巧不只是有助于持续情绪调节困难者,对于处在极度困难情境的人及一般人也非常有用,所以新版手册提醒治疗者教授技巧时,应在遵循DBT的原则下有其弹性及灵活性。由于我们常面对各种临床疾患个案或非临床族群,新版手册所增加扩充的部分,更能帮助治疗者广泛使用此手册。对于任何背景的心理卫生人员,情绪调节、痛苦耐受与增加人际效能等技巧,都是临床上必须具备与熟悉的。
新版手册结构严谨,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五章)以最新的研究与临床实务为基础,提供充足的资讯,帮助读者了解DBT,及DBT技巧训练的完整课程。包括第一章先介绍使用DBT的合理性,简述DBT相关的研究(第一章)及讨论技巧训练的实务层面与特定架构(第二到五章):包括规划技巧训练课程(第二章)、建构课程并展开技巧训练(第三章)、DBT技巧训练的目标与程序(第四章),以及将其他的DBT策略与程序运用于行为技巧训练(第五章)。第二部分(第六~十章)则是教导特定技巧的详尽指南,除了延续第一版四大技巧(了了分明、人际效能、情绪调节、痛苦耐受),更加入许多新技巧及临床案例说明。各章节中也说明何种行为技巧要给怎样的个案使用,及如何教个案使用技巧。
新版中厚达数百页的「讲义及作业单」,是林纳涵教授为治疗者重新整理各种技巧的讲义、指导语及教学笔记,并提供治疗者可以选用的各种作业单。这些上课笔记、讲义、作业单等,在过去二十多年来历经许多治疗者使用过、改版过、扩充成目前新版本详尽的治疗讲义与作业单,提供治疗者在执行DBT技巧训练时非常完整的资源与工具,我强烈建议《DBT技巧训练讲义及作业单》应与《DBT技巧训练手册》一起购买,两者合併阅读将可增加学习效果。
本书手册与讲义及作业单两者相辅相成,对于初学者或已经是DBT治疗师,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书,因为教学笔记撰写得非常清楚,所引用的许多例子非常实用,我个人也从其中获益良多。个人期望借由出版本书的中文版本,有实证支持的DBT模式能进一步在华人心理治疗领域中推广。事实上,本书也是不同领域背景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应具备的教科书,因为本书对于任何背景的心理卫生人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不论他们是否为辩证行为治疗师。深切期待此书的中文版本能帮助更多华人社会的心理卫生人员或治疗者,教导他们自己或他的个案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技巧,过个值得活且有希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