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谘商概要(2版)

团体谘商概要(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可做为团体谘商相关课程的教科书,也可做心理师考试准备之用,每章除「本章学习重点」、「作者的叮咛」外,皆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皆有特色,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整合主题之重要概念。
  本书如同极为详尽之学习笔记,整合近四十年实务经验与近十年相关发表(七本专书)所作之全方位统整,包括独特本土经验说明,加深学习者之了解。并为协助考生在申论题作答时,能更为清晰、条理,于重要理论的部分,以列点的方式呈现。

  第二部分「自我测验Q&A」:汇整并解答研究所学生,课堂常提出之疑问。
  除了理论的学习,「实务」的应用更是重要,此部分完全系针对历年教导团体课程中之实务举例说明,期能加强学习者对问题情境之掌握。此外,也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在短暂的准备时间中获得对整个架构的大致了解;更可帮助已研读多本经典书籍的考生,有统整性的复习机会。

  第三部分「历届考题精选」:协助读者练习答题、准备心理师考试。
  协助读者在阅读后,先进行自我检核,并附有详细解题说明,使考生能迅速掌握本科考题方向,以及答题方式。由于近年考题趋势已逐渐跳脱经典书籍,因此,特别整理国内相关之期刊论文,使考生能了解近年来团体谘商之研究走向与考题趋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何长珠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学士、硕士、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滨分校辅导硕士
  美国南加大哲学博士(谘商心理学)

  现职: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教授

  经历:彰化师大辅谘系教授退休

  任教科目与专业:谘商心理学之个谘与团谘实习督导、悲伤辅导与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治疗、投射性绘画、家族心灵排列

  E-mail:ccho2737@gmail.com

曾柔鸣

  学历:国立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所硕士

  现职:南华大学学生辅导中心谘商心理师

  专业兴趣:叙事谘商、表达性艺术谘商、生涯谘商

  E-mail:s0940694@mail.ncyu.edu.tw

刘婉如

  学历:国立嘉义大学辅导与谘商所研究生

  现职:东海大学学生谘商中心全职实习谘商心理师

  专业兴趣:表达性艺术治疗、家庭治疗与伴侣治疗

  E-mail:s0960898@mail.ncyu.edu.tw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团体谘商概论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心理团体
第二节 团体型态
第三节 团体类型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二章 团体领导者与团体领导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领导者与领导之定义
第二节 领导之理论
第三节 领导者之权利基础与类型
第四节 领导者之技巧、意图与训练
第五节 协同领导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三章 团体成员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成员组成的整体性质
第二节 团体成员的角色
第三节 成员的个人心理特质
第四节 成员在团体中的问题
第五节 成员阶段性的改变与挑战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四章 团体发展的阶段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团体阶段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二节 团体发展阶段之理论
第三节 团体发展阶段介绍
第四节 团体发展阶段之常见问题与处理
第五节 各理论学派对团体阶段中主要问题之处理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五章 团体方案设计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特定心理成员
第二节 特定理论架构
第三节 特殊方案研究
第四节 特定议题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六章 团体评估与疗效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评估之定义
第二节 评估之原则
第三节 评估之向度
第四节 疗效因子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七章 团体伦理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谘商伦理之内涵
第二节 一般谘商伦理守则
第三节 团体谘商伦理守则
第四节 团体谘商之困境与面对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八章 团体动力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团体动力的定义
第二节 团体动力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团体动力相关理论
第四节 团体动力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团体动力的内容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九章 团体辅导谘商之理论基础与比较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团体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团体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谘商心理学之团体理论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第十章 班级经营
第一部分 理论
第一节 团体气氛
第二节 团体规范
第三节 教师领导
第四节 合作学习
第二部分 自我测验Q&A
第三部分 历届考题精选

附录一 历届考题暨解析
附录二 方案设计范例
附录三 小团体领导力评量表

图书序言

第八章 团体动力

第一部分 理论


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此一名词最早被使用,是K. Lewin的贡献(引自何长珠,2003)。本章将由团体动力的定义、历史发展、相关理论、影响因素与内容做说明。

第一节 团体动力的定义

Rutan & Stone(2001/2004)认为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指的是一些相互作用的力量,这些力量影响着团体如何发挥功能。而这些力量使得团体是一个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动力性整体(Yalom,1985)。再进一步说明,团体动力指的是团体中行为的科学探索,是团体成员在团体内的一切互动历程与行为现象,以及团体运作与发展的历程,此探索是为了增进对团体本质与团体发展的认识,以及增进团体与个人、其他团体甚至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之洞察(宋镇照,2000;Johnson & Johnson, 2003/2005)。

潘正德(1995)则认为团体动力的定义有四:

一、 任何时间内,发生于团体中,一些觉察或未觉察到的现象及力量(force)互动所出现的反应与改变。
二、 为社会科学中的一环,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假设、观察、研究、一套应用知识或理论)来蒐集团体的现象,并整理而成为理论。
三、 由过去的研究累积而成,形成团体行为的基本公式与知识。
四、 为一种实用性知识,将基本知识加以验证,变成实用的原则和方法。

而团体动力便是一门探讨下列基本问题之学问(夏林清,1994):

一、 个体在团体中之感觉、认知及行动。
二、 当个体相互产生关联时,团体这个集合体是如何运作着?
三、 团体作为一个整体,它和外界的环境产生着什么联系及作用呢?

最后,何长珠(2003)给予团体动力的统整性定义是:

一、 团体动力乃是团体一旦开始运作后,所产生并持续改变的一种影响力量。
二、 它通常经由领导者的特质、经验,表现成一种气氛或感受。而接收到此讯息的成员们,又再度以个人的特质、经验所形成的期望、动机、反应(表现、行为),反过来影响团体运作中的角色、规范、沟通、参与等向度。

这两种主要的变项(即领导者对成员以及成员对团体),再加上其他因素(如自愿对强迫参与、时间长短、地点适合与否等)之总合,便构成一个团体「独特的现象场」。此独特性的有效与否,往往会影响团体的两大产出,即凝聚力(关系)与生产力(工作)。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