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像过10年后自己的生活样貌?
2025年,台湾每五个人就有一人超过65岁,
480万个老人,却只有240万个幼儿,
四成没有儿女,五成没有孙子,七成的人住在六大都……
高龄化对台湾是危机还是转机?
这不是一个世代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整个世代的难题,
你我都即将面对,我们该如何准备?
三十多岁就成为国际医学期刊的主编──荣总高龄医学专家陈亮恭与资深专作家杨惠君观察社会现况,遍访专家,结合高龄医学新趋势,为台湾重要的国安议题---超高龄化与少子化夹杀的未来十年剖析与解答,不再将高龄者视为社消耗而是资产,重新思考都市设计、创造世代融合、健康无忧的无龄生活环境与氛围,迎接美好未来。
史上第一批全体受过九年国教,跟着台湾经济起飞历练过的优秀银发族如何得享健康、活跃、无忧的生活,台湾如何不会年金与健保双崩盘?都需要我们现在就开始正视八大趋势,执行15个解方,织出安全网。
57岁的流行天后玛丹娜2016年的来台演唱会,于开卖15分钟后旋即售磬;
71岁的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自称Stan哥,正忙着推动台湾优质生活跟竞争力;
84岁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将公司带到世界级的强盛企业,任何对景气的预测都被视做鍊金石……。
他们活得精彩有活力,身份证上年龄完全不能约束他们。
我们也期待每位老人都能像他们一样青春、活力,然而………
10年后的台湾社会人口结构,
2位老人,只有1名幼儿,每3个小孩要扶养1个老人,
4成没有儿女,5成没有孙子,7成的人住在6大都……。
迎接这样超高龄且多数聚集在大都会的人口结构,你可曾想像过自己的生活样貌?你可以选择世代融合,也可以视他们为养不起的未来,端看你今天设下什么样的愿景!
4大问题要面对
全世界都要面对年金破产风险,你会不会拿不回退休金?
防范孤独死来袭,可能就在你我的社区
不只老人村,还会发生无人村、废村
健保难保高龄医疗的品质
4大机会现在开始抓紧
生命历程重新编排,老不一定和退休画等号,你想继续为社会贡献到几岁?
「高年级新鲜人」归队,退休后重返职场,企业需要有能力的资深员工协助新同事战斗
长照服务走出机构,回到社区,最新模式解决缺钱、缺人的问题
银发产业创造新机,无龄社会新动能,食衣住行更友善
诚挚推荐 「父母会老去,我们自己也无人能逃避面对老化,今天我们为2025的台湾规划,其实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在努力。」——蔡英文(民进党主席)
「面对台湾人口快速高龄化的现象,本书点出了新思维与新目标,让我们正向的去面对人口结构的改变,也让大家的生活不受年龄的影响。」——朱立伦(国民党主席)
「『高龄友善,在地老化』是桃园市政府对老人照护的政策方向。虽然桃园市是六都最年轻的城市,也必须及早做好高龄化社会的准备。本书由长期关注此问题的专家,为这个『世代难题』提出解方,非常值得中央及地方政府参考。」——郑文灿(桃园市市长)
「全台第一本把台湾高龄问题谈得如此清楚、透澈的书,每个人都应该人手一本,为父母、为自己、为未来!」——林全(新境界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需被照顾的人变多,能提供照顾的人少,需高度医疗的人多,缴健保费的人少,退休金——不论公保、劳保、军保、国民年金——均是如此,如何迎接马上到来的超高龄社会,因应如此严峻的考验,《2025无龄世代》均有深度的讨论,甚值得社会各界参考省思。」——杨志良(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在少子化及高龄化趋势下,我国未来老年退休、经济保障及医疗照护制度、产业及就业政策,外劳、移民及教育政策皆须有前瞻性之规划。《2025无龄世代》一书已点出问题所在,并提醒国人建设友善高龄环境。」——朱泽民(政治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中华财政学会理事长)
柯文哲、林芳郁、陈菊、梁赓义、赖清德 热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