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
症状只不过是传达关系焦虑的方式罢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纤细而脆弱,需要持续的关心、努力及非常多的客观性。当关系解除了一种焦虑──孤单的焦虑──也创造了另一种焦虑。所有投注于关系的努力,得到的回报往往相当稀少。关系经常让人困惑不解,有时就在失望与幻想破灭中走到了终点。
当人们陷入关系困境,到底是在生活、家庭或职场中缺少了什么?是否有任何指导原则能够协助订出一个方向,让人度过困惑而危险的关系领域?是否有可能获得现在似乎很少人拥有的美好关系?
美国声誉卓着的精神科医师罗贝塔.吉尔伯特从莫瑞.包温医师(Murray Bowen)创立的家庭系统理论找到了最佳指引,除了立即在个人与专业生活中活出这个理论,成效斐然,也撰写这本独树一格的经典之作:引导人能够同时享受各种人际关系,不需要将焦虑传递给他人,或是透过他人来成就自己,而且无论跟别人在一起或独处,生活总是能怡然自得。
在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名人推荐 吉尔伯特医师写了一本完美而朴实无华的家庭关系入门书。──沃尔特.托曼(Walter Toman),德国爱尔朗根─纽伦堡大学荣誉教授
本书提供有别于一般「自助」取向、令人耳目一新的选择。──麦可.柯尔(Michael E. Kerr),美国乔治城家庭中心主任
本书浅显易懂,能加速活用系统思考在自己的各种关系上,当然也包括心理谘商关系。──江文贤,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院心理学博士
具名推荐人──
林蕙瑛 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名誉理事长
修慧兰 国立政治大学辅导与谘商硕士学位学程兼任副教授、东吴大学心理学系兼任副教授
曾端真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兼任教授
黄心怡 资深谘商心理师
黄夏成 企管讲师及父母教练
赵慈慧 旭立心理谘商中心督导、心理师
郑玉英 怀仁全人发展中心专业督导
戴俊男 台湾教牧心理研究院院长、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认证督导
诚挚推荐(谨依姓氏笔划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