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鑑:产地巧克力、庄园巧克力、白巧克力、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严选101款最美味的巧克力入门指南

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鑑:产地巧克力、庄园巧克力、白巧克力、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严选101款最美味的巧克力入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Valentine Tibère
图书标签:
  • 巧克力
  • 甜点
  • 烘焙
  • 美食
  • 饮品
  • 礼品
  • 轻图鉴
  • 入门
  • 产地巧克力
  • 庄园巧克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介绍产地&庄园巧克力的精选图鑑
献给爱好者的专业指南,讲究香调和口味的真心美味

  ◎这些巧克力品牌,一生至少要尝试一次!
  部落客狂推、必买:亚伦.杜卡斯巧克力(Le chocolat Alain Ducasse)
  巧克力界的LV:亚梅黛伊(Amedei)
  量身打造的个人订制:魏斯巧克力(Chocolaterie Weiss)
  来自产地的单品美味:佛朗索瓦.普拉吕斯(François Pralus)
  >>>全书共72种品牌,102款巧克力,来自29个国家、超过80个单一庄园与产地。

  巧克力的原料,来自可可豆制成的可可粉和可可脂,而可可豆光是品种、产地、发酵时间和温度等等的差别,就会产生咖啡、榛果、椰奶、蔓越莓和燻木等,各种不同的口感和余韵。
产地巧克力专家瓦伦汀.帝贝儿,在二十年前开始巧克力专门杂志的编辑工作,恰好赶上巧克力的产业转变时期
  :由大众消费品慢慢变身为讲究调性和风味的精品,开始有品牌採用「bean to bar」──也就是由採购原料,到烘焙、研发等程序全由巧克力师一手负责的制作方式。

  产地巧克力,庄园巧克力,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连同白巧克力在内,这本独特的巧克力图鑑,除了一窥来自祖辈、代代相传的制作工法之外,更有独特的创新口味,以及珍贵的年份豆限量品。跟着产地巧克力专家,前往72家品牌、102种巧克力的美味源头,来自赤道至南北纬18度的产区、精选全球20%的可可豆原料,开启一场现代美食的人文冒险!

  ◎这本图鑑中,你可以知道──
  ‧每个品牌使用的可可豆种:千里达立欧可可豆、白色克里欧可可豆(白瓷)、克里欧可可豆、大花可可古布阿苏、纳西欧纳可可豆、阿门罗纳多可可……等。

  ‧可可豆种的产地:印尼的峇里岛梅里亚地区、墨西哥的塔巴斯科州、委内瑞拉马拉开波地区南湖、秘鲁的马拉尼翁河谷(亚马逊河流域上游)、马达加斯加岛……等。

  ‧不仅有「闻香‧入口‧余韵」,还有产地巧克力专家的品尝建议:
  「006亚伦.杜卡斯巧克力,无碾揉,秘鲁75%」:经过研磨但没有碾揉,品尝得到粗糖甜美的细碎结晶,有别于传统巧克力的惊喜口感。
  「013阿斯肯诺西巧克力,宏都拉斯哥德斯70%」:在摄氏27度品尝,入口会有桃子香气,在其他温度品尝,则有葡萄的适口酸度。
  「026夏朋巧克力,醇品马达加斯加75%」:打开包装后,建议放个几分钟再品尝,就像葡萄酒需要醒酒一般。
  「054佛朗索瓦.普拉吕斯,马达加斯加梅丽莎克里欧可可牛奶巧克力45%」:先吃这一款依据古法制成的巧克力,再尝一口同品牌的加克里欧豆黑巧克力75%,比较两款的果香余韵。

  【系列作】
  《怦然心动的101款香水图鑑》(2017.7)、《101种葡萄酒指南》(2018.10)。
 
深入探索可可的奥秘:从种植园到舌尖的味觉之旅 图书名称: 《可可的秘密:探寻全球精品可可种植与匠心制作的艺术》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巧克力指南,它是一趟深入可可豆生命周期的史诗级旅程。我们把目光从精美的成品巧克力包装纸上移开,转向那些孕育出世间至味之源——可可树的肥沃土壤,以及那些将艰涩的果实转化为精致甜点的匠人之手。本书聚焦于精品可可(Fine Cacao)的种植、发酵、烘焙以及不同地域风土对风味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可可本质的完整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可可的起源地与风土的密码(The Terroir of Cacao)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世界主要的精品可可种植带,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发源地、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非洲西部的黄金海岸,以及亚洲新兴的优质产区。我们不只是罗列产地,而是详细剖析“风土”(Terroir)——即气候、土壤、海拔和特定微气候条件——如何赋予每一种可可豆独一无二的基因特征和基础风味轮廓。 微气候与基因多样性: 详细介绍Criollo(克里奥罗)、Forastero(福拉斯特罗)和Trinitario(特立尼塔里奥)三大可可品种的遗传差异,以及特定庄园如何通过选育和保存古老品种,来确保其风味的纯粹性与稀有性。例如,秘鲁Marañón河谷的“白色可可”的罕见性与复杂的果酸表现。 从花到果实的蜕变: 详述可可树的生物学特性,从开花授粉到果实成熟的漫长过程。重点剖析了不同品种果实的结构、豆荚内果肉(Pulp)的化学构成,以及这些因素如何预先决定了最终巧克力的潜力。 第二部分:发酵的炼金术——风味形成的关键步骤(The Alchemy of Fermentation) 许多巧克力爱好者忽略了巧克力风味诞生的起点——发酵。本书将发酵过程提升到科学与艺术并重的层面进行阐述。 生物化学反应的精妙控制: 详细描述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菌和醋酸菌如何协同作用,分解果肉中的糖分,产生热量,并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这是构建巧克力复杂风味前体物质(如芳香化合物前体)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将探讨开放式堆放、木箱发酵等不同方法的优劣。 农场到工厂的无缝衔接: 强调农民在控制发酵时间、温度和通风湿度方面的技术挑战和经验积累。深入分析了发酵不足(风味扁平)和过度发酵(产生过多酸败气味)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第三部分:烘焙的艺术与科学——风味的释放者(The Art and Science of Roasting) 烘焙是决定可可豆风味能否完全展现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本书将烘焙过程视为一种精确的“热力学艺术”。 梅拉德反应与焦糖化作用的掌控: 深入解析烘焙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特别是梅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如何创造出烘烤坚果、焦糖和泥土香气,以及焦糖化作用如何影响巧克力的甜感和苦度平衡。 定制化烘焙曲线: 探讨不同风格的巧克力制造商如何根据豆子的产地和品种,设计出独有的“烘焙曲线”(Roasting Profile),例如低温慢速烘焙以保留微妙花香,或高温快速烘焙以强化焦香和醇厚感。 第四部分:从可可到液体的转变——精细研磨与精炼(Refining the Soul of Chocolate) 本书深入剖析了从可可液块(Cocoa Mass)到丝滑成品巧克力所经历的机械和物理精炼过程,这些步骤直接决定了巧克力的口感(Mouthfeel)。 研磨的粒度哲学: 解释什么是“粒度”(Fineness)以及它如何影响巧克力的融化特性和舌感的细腻程度。我们将介绍现代球磨机(Ball Mills)与传统研磨技术的区别。 精炼与调温(Tempering)的精确性: 详细阐述精炼(Conching)过程中去除挥发性酸性物质、发展醇厚风味的作用。随后,系统介绍调温技术,讲解六种可可脂晶型(V-VI型)的形成原理,以及为何精确的调温是保证巧克力光泽、脆度和稳定性的基石。 第五部分:可持续性与未来展望——守护可可的生态 最后一部分关注精品可可产业面临的伦理、经济和环境挑战。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与溯源体系: 比较公平贸易、有机认证与直接贸易模式,探讨生产者如何获得更合理的利润,以及消费者溯源需求如何推动透明化生产。 气候变化下的挑战与创新: 探讨极端天气对可可产量的威胁,以及科学家和农场主正在探索的抗病虫害新品种和替代种植系统(如林下种植Agroforestry)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本书适合所有对食物本源、风土文化、精密工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将使您在品尝任何一块“匠心之作”时,都能洞悉其背后跨越半个地球的复杂旅程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您将不再只是“品尝”巧克力,而是真正“理解”可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瓦伦汀.帝贝儿(Valentine Tibère)


  巧克力专家,对于产地巧克力的研究已有二十年之久,曾经亲身参与墨西哥索纽斯科的原生可可树的再发现,至今仍继续对于可可种植的探索。帝贝儿女士发表过诸多着作及文章,并透过品尝会分享自己对于巧克力及可可的热情。

译者简介

苏莹文


  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职外国驻华机构及外商公司十余年,现为英、法文自由译者。译作有《莎拉的钥匙》《说故事的人》《离别时刻》《禁锢男孩》《祕密之屋》《如果那天我没死》《娃娃屋》《鸦片王国》等四十余册。

周佳欣

  自由译者,爱尔兰三一学院戏剧博士候选人。旅居爱尔兰与美国近十年,口笔译工作不辍,深爱翻译文字的那份心灵平静感,现亦从事口笔译教学与戏剧创作。喜爱艺术、旅行和瑜珈。译有《散沙:中国农民工的故事》、《体验泡澡:在热水中泡出设计》、《创业CEO:从20人冲到400人的新创管理学》、《欢迎光临,要住房吗?──窥探隐藏在旅馆的浮华魅力背后的一切真相》等。

 

图书目录

【前言】

1 阿斯特里德皇后(À la reine Astrid)/海地75%
2 艾克森(Akesson’s)/安伯立卡皮克庄园克里欧可可豆100%
3 艾克森(Akesson’s)/苏克拉马庄园牛奶巧克力45%
4 亚伦.杜卡斯巧克力(Le chocolat Alain Ducasse)/爪哇75%
5 亚伦.杜卡斯巧克力(Le chocolat Alain Ducasse)/墨西哥白瓷克里欧可可豆75%
6 亚伦.杜卡斯巧克力(Le chocolat Alain Ducasse)/无碾揉,秘鲁75%
7 阿尔特有机巧克力(Alter Eco)/浓黑巧克力60%
8 亚梅黛伊(Amedei)/白色克里欧可可豆70%
9 亚蒙汀,巧克力故事馆(L’Amandine pour Choco-Story)/ 阿兹特克可可75%
10 亚曼诺手工巧克力(Amano Artisan Chocolate)/卡尤加谷地70%
11 阿玛(Amma)/大花可可古布阿苏果
12 金刚鹦鹉(Ararauna) /金刚鹦鹉70%(Ararauna 70%)
13 阿斯肯诺西巧克力(Askinosie Chocolate)/宏都拉斯哥德斯70%(Cortés Honduras 70%)
14 伯诺瓦.尼昂(Benoît Nihant)/里欧佩里帕庄园73%
15 马达加斯加安伯立卡皮克庄园72%
16 贝纳颂(Bernachon)/曲奥55%
17 百事利(Beschle)/印度酸奶风味白巧克力36%
18 波纳巧克力(Bonnat chocolatier)/索孔努斯科顶级产地75%
19 波纳巧克力(Bonnat chocolatier)/曲奥顶级产地75%
20 波纳巧克力(Bonnat chocolatier)/皮乌拉顶级产地75%
21 波纳巧克力(Bonnat chocolatier)/泗水顶级产地牛奶巧克力65%
22 可可巴芮(Cacao Barry)/醇品坦尚尼亚稀有款75%
23 瑞士方块(Carré Suisse)/可可碎豆白巧克力第14号配方
24 热带之屋(La Casa Tropicale)/RX 布鲁贺65%
25 赛莫(Cémoi)/象牙海岸黑巧克力64%,首选等级
26 夏朋巧克力(Chapon Chocolatier)/醇品马达加斯加75%
27 夏朋巧克力(Chapon Chocolatier)/醇品墨西哥索孔努斯科75%
28 巧克力生产线(The Chocolate Line)/ 巴拿马80%
29 巧克力树(The Chocolate Tree)/ 无烘焙马达加斯加70%
30 莫罕巧克力(Chocolaterie A. Morin)/醇品艾斯美拉达斯70%
31 莫罕巧克力(Chocolaterie A. Morin)/醇品秘鲁恰恰玛优63%
32 魏斯巧克力(Chocolaterie Weiss)/海牛黑巧克力64%
33 魏斯巧克力(Chocolaterie Weiss)/那不勒斯款,象牙海岸69%
34 克力巧克力(Chocolats Colas)/圣多美72%
35 巧克力故事馆(Choco-Story)/乌干达80%
36 巧克力故事馆(Choco-Story)/醇品万那杜44%
37 克里斯提昂.康斯坦(Christian Constant)/马拉开波69%
38 克劳帝欧.科拉罗(Claudio Corallo)/老广场庄园75%
39 米歇尔・柯兹巧克力(Michel Cluizel)/玛拉露密一级庄园64%
40 米歇尔・柯兹巧克力(Michel Cluizel)/墨卡约一级庄园
41 米歇尔・柯兹巧克力(Michel Cluizel)/格拉辛达一级庄园 67%
42 寇本讷(Coppeneur)/厄瓜多醇奶香55%
43 蒲公英巧克力(Dandelion Chocolate)/赖比瑞亚布图奥70%,2013年分(Butuo, Liberia 70% 2013 Harvest)
44 多莫瑞 (Domori)/曲奥克里欧可可70%
45 多莫瑞 (Domori)/普尔玛克里欧可可75%
46 达菲(红星)巧克力(Duffy’s /Red Star Chocolate)/宏都拉斯印地安红72%
47 艾西塔姬(Erithaj)/槟椥可可70%
48 公平贸易(Ethiquable)/海地角顶级庄园 72%
49 公平贸易(Ethiquable)/瓦斯拉拉顶级庄园 75%
50 费爵巧克力和可可(Favarger Chocolats et Cacaos)/ 圣多美古早味黑巧克力 66%
51 菲荷林(Felchlin)/玻利维亚野生产区68%
52 弗兰切斯基巧克力(Franceschi Chocolate)/卡诺宝品种巧克力70%
53 佛朗索瓦.普拉吕斯(François Pralus)/圣多美粗制巧克力75%
54 佛朗索瓦.普拉吕斯(François Pralus)/马达加斯加梅丽莎克里欧可可牛奶巧克力45%
55 致杜安.多夫的佛朗索瓦.普拉吕斯(François Pralus pour Duane Dove)/ 西印度群岛托巴哥庄园巧克力 70%
56 壁画(Fresco)/第220号巴布亚纽几内亚可可69% 中度烘培 中度精炼
57 弗利斯荷姆(Friis-Holm)/尼卡利索可可70%
58 弗利斯荷姆(Friis-Holm)/胡哥索可可70%
59 圭多.卡斯塔尼亚(Guido Castagna)/委内瑞拉生可可70%
60 纪达(E. Guittard)/苦甜丘库里可可65%
61 巧克力旅馆(Hotel Chocolat)/圣露西亚岛屿种植者100% 黑巧克力
62 IQ 超级食物巧克力(IQ Superfood Chocolate)/秘鲁可可 72%
63 尚保罗.艾凡(Jean-Paul Hévin)/保林诺70%
64 尚保罗.艾凡(Jean-Paul Hévin)/圣多美 63%
65 卡拉里(Kallari)/卡拉里75%(Kallari 75%)
66 卡芙卡(Kaoka)/厄瓜多有机可可 80%
67 瓦勒多(La Vall d’Or)/索戈在地软馅 68%
68 妈妈巧克力(Madre Chocolate)/ 夏威夷黑巧克力70%
69 巧克力之屋(La Maison du Chocolat)/浓烈辛香的阿科松博黑巧克力68%
70 玛柔(Marou)/巴地76%
71 玛柔(Marou)/金银岛可可75%
72 美纳可(Menakao)/纯正马达加斯加 72%
73 欧依亚纳(Oialla)/玻利维亚贝尼阿诺78%
74 极乐佛陀(Orgasmic Buddha)/极乐生巧克力 峇里岛原产72%
75 原豆(Original Beans)/贝尼野生採集66%
76 原豆(Original Beans)/维龙加庄园70%
77 帕卡利(Pacari)/ 阿里巴纳西欧纳可可生巧克力70%
78 布鲁诺.孟古迪欧拉糕点店(Pâtisserie Bruno Montcoudiol)/ 马拉开波克里欧可可49%
79 派翠克巧克力(Patric Chocolate)/独家可口酥粒巧克力74%
80 派屈克.侯杰(Patrick Roger)/秘鲁稀有可可68%
81 皮耶.玛歌尼尼(Pierre Marcolini)/二次方巧克力 上皮乌拉的潘帕斯种植园的可可85%
82 皮耶.玛歌尼尼(Pierre Marcolini)/二次方巧克力 巴西巴伊亚州法圣达‧圣佩朵庄园可可72%
83 皮耶.玛歌尼尼(Pierre Marcolini)/二次方巧克力 喀麦隆上班加,深色蒙哥庄园可可70%
84 皮耶.玛歌尼尼(Pierre Marcolini) /二次方巧克力 墨西哥塔巴斯科州,宝石庄园的可可72%
85 可可港口(Puerto Cacao)/白巧克力 秘鲁产区
86 巧宝!(Que Bô!)/含小豆蔻的墨西哥牛奶巧克力 45%
87 劳斯(Rausch)/哥斯大黎加瓜西莫可可 47%
88 巧克力玫瑰谷(Rozsavölgyi Csokolade)/马拉 70%
89 巧克力玫瑰谷(Rozsavölgyi Csokolade)/特林切拉斯庄园可可 95%
90 裸(Rrraw)/碎粒生巧克力 88% 秘鲁产区
91 希尔可(Silco)/阿夸巴75%
92 格瑞那达巧克力有限公司(The Grenada Chocolate Company Ltd)/有机黑巧克力 82%
93 法芙娜(Valrhona)/白希比牛奶巧克力46% 多明尼加共和国顶级庄园
94 法芙娜(Valrhona)/玛凯62% 巴西顶级庄园
95 法芙娜(Valrhona)/马达加斯加安帕马其64%  2013年採收制造
96 法芙娜(Valrhona)/瓜纳拉黑巧克力70%
97 法芙娜(Valrhona)/千里达格兰库瓦64%  2013年採收制造
98 古风种植园(Vintage Plantations)/宾赛斯手工巧克力75%
99 威尔基(Wilkie’s)/通贝斯单一产区巧克力 75%
100 珍得(Zotter)/贝里斯特选书册式黑巧克力72%
101 珍得(Zotter)/印度可可书册式黑巧克力 62%
102 寇本讷(Coppeneur)/草莓甘草白巧克力

购买资讯/巧克力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前言
 
今日的片装巧克力,比我们童年时期的产品更诱人。专卖店架上陈列的片装巧克力,往往穿着让我们联想到遥远异国旅行的外包装。事实上,以往我们熟悉的片装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或白巧克力,一直都在改变。过去,片装巧克力使用的巧克力豆来自不同的国家,经过调制,才成为口味标准的「巧克力」。而现在的巧克力可以选择的品牌、产地简直丰富到让人目不暇给。
 
一九九四年,我进入杂志社工作,杂志的主题是巧克力,以普罗大众为读者。我从那时候起,便开始见证巧克力奇蹟般的进化与发展。我进这个行业正好逢时,有幸看到片装巧克力从再平凡不过的消费品,变身为讲求花果香、芳草香料等调性和单一庄园的精品,俨然有顶级葡萄酒之风。相信我,这绝非行销,而是为片装巧克力建立族谱,验明身分,追溯可可豆的源头。
 
试想我们正在採收一颗成熟的可可果荚,果荚内的可可豆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承袭了复杂细腻的差异香味。接下来,我们还要将可可豆放进桶内经过三次发酵;用香蕉叶覆盖以产生酒精性的酦酵反应,随后是乳酸和最后阶段的醋酸发酵。无论是发酵期多或少一天、温度稍有变化,可可豆的味道就有偌大的差别!而干燥的过程则可以蒸发过多的酸味,让可可豆的香气更精纯。
 
转换个场景,可可豆送进了巧克力工厂。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日后的巧克力品质;例如可可豆的新鲜度、工厂使用的机器、烘烤的时间与温度、研磨、碾揉2,以及制作过程中使用什么糖、添加多少可可脂、是否要加卵磷脂等等。在一九九〇年代以前,这段流程由制作裹层用的调温巧克力片工厂、企业或中小公司负责,掌握流程只有巧克力师傅,以及使用调温巧克力制作法式夹心巧克力糖或巧克力片的厂商,不可能轻易外流。然而,为了配合今日商品产销履历的趋势,法国最早推出庄园巧克力的巧克力专卖店—如波纳(Bonnat)、柯兹(Cluizel)以及法芙娜(Valrhona),一举改变原有的方式,巧克力制作工艺因此出现崭新的面貌。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之前我是一个对巧克力“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那么读完这本《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鉴》后,我感觉自己已经踏入了巧克力的“殿堂”。这本书的编写非常用心,它从最基础的产地巧克力开始,层层递进,讲解庄园巧克力的独特之处,再到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这三大类别的细致区分,简直是为新手量身打造的完美入门教程。让我最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知识的科普,而是非常实在地介绍了101款精选巧克力,每一款都配有精美的图片和简短而生动的风味描述,这让我能够迅速地对这些巧克力产生直观的印象,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在脑海中勾勒出它们的味道。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巧克力知识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让我明白,原来巧克力的世界如此广阔,每一款巧克力都有它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而这本书,正是帮助我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让我能够自信地去探索和品味,不再对那些高端巧克力望而却步。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巧克力的认知仅限于超市里常见的几大品牌,总觉得巧克力不过是甜食的一种。但读了这本《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鑑》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多么精彩的世界!书里对白巧克力、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的详细区分,让我彻底告别了“傻傻分不清”的尴尬。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它们之间的成分差异,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去品味它们各自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比如,书里描述的某些白巧克力,那种奶香的细腻和香草的芬芳,完全颠覆了我对白巧克力的刻板印象。而对于黑巧克力的介绍,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它那深邃而层次丰富的苦涩与回甘,不再是简单的“苦”,而是蕴含着各种微妙的香气,有时是坚果,有时是烟草,有时甚至是皮革的气息,这完全是成年人才懂得的美味。牛奶巧克力也因为书中对不同可可比例和牛奶成分的分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每一块巧克力背后都有着如此多的学问,也让我对如何选择和品尝巧克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味蕾的探索。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图鉴,不如说是一次关于“风味”的诗意解读。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技术性讲解,而是用一种非常感性、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把巧克力描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101款精选巧克力的描述,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仿佛能听到可可豆在产地的阳光下成长,经过匠人的精心烘焙,最终化身为舌尖上的曼妙滋味。我尤其对书里提到的“庄园巧克力”印象深刻,那种对单一产地、单一品种可可豆的极致追求,让我看到了巧克力制作背后的匠心与执着。它不仅仅是关于口味,更是关于土地、气候、以及与可可共生的一切。书中对于如何品鉴巧克力的建议也十分实用,从观察色泽,到闻嗅香气,再到舌尖的融化与回味,每一个步骤都被细致地引导,让我这个平时只是“吃”巧克力的人,学会了如何去“感受”它。这本书让我对巧克力的感情,从单纯的喜爱,升华到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巧克力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品牌和种类弄得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鑑》就像一个贴心的向导,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带领我一步步走进巧克力的奇妙国度。我特别喜欢它对产地巧克力的介绍,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独特的可可风味,比如南美的浓郁果香,非洲的醇厚泥土气息,还有亚洲的清新花香,简直就像在舌尖上进行了一场环球旅行。书中的图片也超级治愈,每一款巧克力的呈现都充满了艺术感,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垂涎三尺。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巧克力,更深入地讲解了庄园巧克力的概念,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巧克力会如此独特和珍贵,那种对可可豆品质的极致追求,真的让我对巧克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一个巧克力新手来说,这本书的入门指南作用太大了,它让我知道从哪里开始品鉴,如何去感受巧克力的细微差别,实在是太有价值了!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世界精选巧克力轻图鑑》彻底改变了我对巧克力的消费习惯。以前买巧克力,完全是看包装和价格,结果经常踩雷。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更关注巧克力的“血统”——它的产地,它的可可来源,它的制作工艺。书里对产地巧克力的详细介绍,让我了解到原来不同的地理环境会赋予可可豆如此截然不同的风味特征,比如委内瑞拉的可可可能带着淡淡的紫罗兰香气,而厄瓜多尔的可可则可能散发出柑橘的清新。这种基于产地的风味解析,让我觉得非常新奇和有趣,也让我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口味。同时,书中对于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的分类和解读,也帮助我建立了更清晰的认知框架,不再盲目地认为“黑巧克力就是苦的,牛奶巧克力就是甜的”。它引导我去发现黑巧克力中隐藏的果香、花香,牛奶巧克力中微妙的焦糖、麦芽风味,以及白巧克力中温润的奶香和香草气息。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让我这个巧克力初学者,快速地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品鉴体系,让我的每一次巧克力体验都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