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山自驭之道(修订版)──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

李凤山自驭之道(修订版)──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李凤山
  • 自驭之道
  • 生命真相
  • 修复力量
  • 身心健康
  • 自我成长
  • 心理学
  • 哲学
  • 修订版
  • 灵性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练功足以定心
吃素足以净心
发愿足以明心
平甩功让你自驭自救,然后救人

本书是当代修养大师李凤山师父传授的「平甩功」之真实见证。平甩功是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而设计的简易养身功法。「平甩功」锻鍊后得到的不凡效果,除了许多人亲身体证外,透过国科会的气功科学实验,也已通过无数次的验证,其实验数据也屡次在国际上为中国人争得一席学术地位。任何人只要按部就班锻鍊,几乎都可以从「平甩」中恢复不同程度的健康信心。
本书中有十个成功案例的深入报导,这十位真情分享生命故事者,顾燕翎、张艾嘉、王国樑、黄月亮、林克刚、黄琬珺、何昌明、尤富鸿、李秋慧、饶怀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经历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是,他们都靠着李凤山师父所教导的平甩功和心法,度过人生最困顿的时期,领略自救和助人的美好!
这十个个案除了讲述自己练功前后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自己跟随李凤山师父练功之后的重要养生心得:要自救得先求自驭,所谓自驭便是能控制本心,能养心才能真正养生。
此外,李凤山师父不仅开章明义地说明何谓「自驭之道」,诠释了功法、病理与疗癒之道,更针对各种不同状况提出心法,让人能茅塞顿开,明了要自救得由内而外。
探寻生命深层奥秘与内在修复的旅程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著作,它将引领我们穿越表象的迷雾,直抵生命本质的核心。 读者将在这本书中发现一套完整而深刻的认知体系,用以理解我们存在于世的根本目的,以及我们如何能够主动重塑自己的生命蓝图。本书并非提供浮光掠影的励志口号,而是深入挖掘人类经验中的关键议题,提供一种结构化的、可实践的视角,用以应对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挑战。 第一部分:觉察与根源——看见“未曾看见”的自己 本书的开篇,旨在建立一种全新的观察基础。它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引导读者审视那些根深蒂固、却从未被清晰辨识的“设定程序”。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一套复杂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模式,这些模式往往在童年时期或更早的生命经验中被无意识地固化下来。 核心议题聚焦于: 1. 身份的解构: 探索“我是谁”这个古老问题的多重维度。作者细致剖析了社会角色、家庭期望、集体潜意识如何共同塑造了一个看似稳固,实则脆弱的自我形象。我们所认定的“真实的我”,究竟是经过多少层过滤和修饰的结果?书中将详细阐述如何逐步剥离这些附加层,直面那个未被污染的“本我”。 2. 能量的流动与阻碍: 借鉴古老的智慧与现代身心科学的交叉视角,本书深入探讨了生命能量(气、生命力或心流)在人体内的运行机制。重点分析了恐惧、羞耻、内疚等低频情绪如何像物理障碍一样,堵塞了我们内在的循环系统,导致活力衰退、疾病滋生。章节将详述如何识别这些“能量的死角”。 3. 模式的溯源: 这是一个实践性的探索过程。读者将被引导回溯自身生命轨迹的关键节点,识别那些反复出现的“剧本”——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总是重蹈覆辙,还是在职业发展上总是遭遇相似的瓶颈。本书着重于“为什么是这个模式?” 而非仅仅停留在“如何打破它?”的表层建议。溯源旨在理解模式背后的深层需求和未满足的渴望。 第二部分:修复的基石——内在场域的重塑 一旦我们对自身结构有了清晰的洞察,下一步便是主动介入,进行深层的“场域重塑”。本书的中间部分提供了极其精微的工具和原理,它们并非简单的放松技巧,而是关于如何重新编程内在反应机制。 1. 情绪的转化技术: 传统上,我们倾向于压抑或抗拒负面情绪。本书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观点: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它们是信息携带者。详细介绍了如何“接纳、聆听、转化”的过程。例如,如何将深埋的愤怒转化为清晰的界限感,或将焦虑转化为对未来可能性更具建设性的规划。这一部分将包含具体的、经过验证的呼吸与意念结合的练习,旨在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 2. 意图与现实的对齐: 现代语境下,“吸引力法则”常被误解为仅仅是“许愿”。本书则将意图提升至一个更严肃的层面——“全息设定”。它要求个体的思想、情感、言语和行动必须高度一致地指向目标。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清除潜意识中与显化目标相悖的“备份设定”,确保内在的蓝图与我们想要创造的外部现实保持同步共振。 3. 身体作为记忆的载体: 身体不只是承载灵魂的容器,它更是我们所有经验的活档案库。本书探讨了创伤如何在筋膜、肌肉和神经通路中留下“印记”。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套结合了运动感知与正念深化的方法,旨在释放被身体锁住的、尚未完成的情绪能量,从而实现身体层面的深度松绑与自愈。 第三部分:回归主权——开启自驭的实践之道 全书的最后部分,是关于如何将这些内在工作成果,稳定地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最终实现真正的“自驭”——即成为自己生命旅程中最高效的掌舵者。 1. 关系中的透明度与共振: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检验内在工作成果的最佳试金石。本书探讨了如何在亲密关系、工作关系中,不再依赖他人的认可或反应来定义自我价值。重点在于,如何建立一种“不投射、不依赖”的关系模式,从而吸引来更加真实、平等的连接。这涉及对“依恋模式”的深刻理解与超越。 2. 创造性的回应与自由意志: 真正的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在既定情境下,拥有选择最佳回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三秒钟暂停法”等实操工具,教导读者如何在被触发(trigger)的瞬间,切断自动反应链条,引入一个清醒的、基于当下最高智慧的反应。这种能力是通往持续性内心平静的关键。 3. 生命的持续迭代与谦逊: 最终的成熟并非是达到一个“完美”的终点,而是认识到生命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动态演化过程。本书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允许变化”的重要性。它鼓励读者建立一套内在的校准机制,定期评估自己的核心价值是否与当前的生活路径保持一致,并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进行必要的航向修正。 结论: 本书为那些渴望超越表面喧嚣、寻求生命深度意义的求索者提供了一张详尽的地图。它要求读者付出努力和诚实的自我审视,但所回报的,将是无可取代的内在力量、清晰的生命洞察,以及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定信心。这不是一本关于“逃离”现实的书,而是关于如何更深刻、更有力地“活在”现实中的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凤山
˙「梅门一气流行」创办人
˙「国科会」气功研究顾问
˙「中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养生顾问
˙「中巴文化中心」文化推展暨养生教育顾问
˙2000年 荣获「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2004年 荣登「世界武术名人堂」,获颁「先锋传奇奖」,为全球华人首位获此殊荣者
˙2004年 担任梦工厂「功夫熊猫」功夫指导
˙2005年 获教育部颁发「推展社会教育有功人员奖」
˙2010年 获国际心辅协会颁发「杰出服务成就奖」暨「身心灵健康整合奖」
˙2012年 行政院体委会颁发「体育推手奖特别奖」
˙2012年 领导「梅门德艺天地」(全方位养生文化园区)荣获行政院文化部「台湾文创精品奖」服务大奖
˙2015年 美国国会颁发「促进世人健康卓越成就奖」
水里来,火里去,人性环保的启蒙师
李凤山师父,现代修养明师,传生活之道,授养生之业,解生命之惑,培育无数金牌弟子和文化菁英,创办「梅门一气流行」,将养生融入教育、艺术与生活,具体实践衣食住行育乐各面向养生文化志业,并研创强健身心之「平甩功」及发扬净化人性之中华文化各式文创表演,普传全球,促进世界和平。

着作:
    《李凤山养生之道》、《李凤山上班族养生之道》、《李凤山平甩功》、《李凤山平甩的震撼》、《李凤山自驭之道》、《李凤山饪养之道》、《养心日月谈:迎进正向能量,开启灵性生活》/商周出版
    《Qi~The Key to A Whole New Life》、《平甩的奇蹟》、《平甩CD》、《静坐CD》(多国语版)、《李凤山亲子气功》、《精~白蛇传奇影音书》、《取经~西游历险记影音书》/梅门出版

相关着作:《李凤山平甩功(畅销增修版,附DVD):甩出健康,甩出幸福》《李凤山平甩功(精装本)》《李凤山平甩的震撼(精装本)》《李凤山自驭之道》《李凤山饪养之道》《李凤山饪养之道(修订版):用心涵养‧放大素养》《养心日月谈:迎进正向能量,开启灵性生活》《养心日月谈:迎进正向能量,开启灵性生活【限量签名版】》

图书目录

【自序】单纯的舍,干净的得
【真情推廌】
经营健康和发扬文化的终生志业/宋龙飞(前《故宫文物月刊》总编辑)
平甩功,改变人的一生/吴伯雄(财团法人伯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集义联展」,结下不解之缘/吴开干(干雅堂艺术空间创意总监)
只付出,无所求的李师父/梁秀中(画家、前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一个很正的人/翁国珍(前陶艺协会理事长)
李师父助我一圆侠女梦/钱莹莹(中央警察大学退休讲师 钱莹莹)
凝聚小我的力量,完成超级任务/贺立维(前福建大学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自驭之道】观念篇
◎规律锻鍊,平衡稳定
◎息过举才,隐恶扬善
◎超越有形,重视无形
◎为己一时,为众长久
◎素食妙法,排除罣碍
◎祸福一念,明心定性
【生命故事】
◎找寻生命的另一个途径──顾燕翎
◎好睡、好醒、好轻松、好舒服──张艾嘉
 我的练功初体验
◎守得云开见月明──王国樑
    大肠癌患者平甩克服困境
◎脱胎换骨,涤净百世刧──黄月亮
    先天性梅毒患者洗净血液里的病毒
◎青春岁月的震撼大礼──黄琬珺
  三十五岁就得乳癌的反省之路
◎回首来时风雨无晴路──尤富鸿
    濒临解体的家庭走向己立立人之路
◎尘埃落尽去无明──何昌明
    一位大学教授的身心转变
◎以觉醒勇闯人生的魔幻森林──李秋慧
  先天性气喘和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希望
◎修行是我生命里的明灯──饶怀英
【全球回响】
【附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经营健康和发扬文化的终生志业

前《故宫文物月刊》总编辑 宋龙飞


  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于友人家中看到一帧打拳的高人照片,一看就觉得这人颇具仙风道骨,体态飘逸自然而灵活。当时艺术界朱铭先生的木雕「太极」红极一时,也顚覆了整个雕塑界,大家起而倣效,纷纷蒐集打太极拳优美之姿的图片,供创作之参考,图中之高人究竟系何人?则无人知晓,毕竟时机尚未成熟,须静候相遇!
  未几,在陶艺界朋友的展览中,遇见梅门弟子,邀我在全国梅门弟子拜师大典观礼。当天,走进会场便感受到典礼的庄严,坐在台上一袭长袍的师父,让人自然产生一股景仰之心;他,就是多年前照片上的那位高人!这日不期而遇,见到本人丰采,岂不快哉!
  典礼进行顺利,每位上前领证的弟子向师父行跪拜礼,并报告学习心得,感谢师父的教导,噢!我明白了,中华文化的发扬,竟在这小小的会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天、地、君、亲、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老东西在别处已很难得听到,但在这方寸之地,却铿锵有力地被颂扬着,他就是梅门的大家长,李凤山师父!
  未久,我到梅门大德班上课,每月一回练习平甩功,回家后自行练习,我内人也随着甩,她颈痛、腰痛困扰已久,平甩后血脉打通,脱胎换骨,与从前判若两人。
  我在陶艺界数十年,对推动陶艺发展从不落人后,今年适逢建国百年,我在梅门办一个「十全十美」陶艺展,由十位正值巅峰的本土陶艺家联展,代表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
  之所以选在梅门办展览,因为非常认同李师父的理念,这个不求营利的单位,一直在协助社会走向健康之路,从事承先启后的大业。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学习照顾自己的健康,并发扬传统文化!

平甩功 改变人的一生

财团法人伯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吴伯雄


  我所认识的李凤山师父,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他靠着锻练,不断地提升身体与修为,也使武术境界更为美化,更为大众所接受,最重要的是,他无私地与大众分享成果──推行最简易可行的平甩功,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锻鍊。平甩功看似简单,但就我所知,凡持恆练习者,皆能达到极佳的效果。
  李师父不但教「养生」,也教「养心」,更教待人处事的道理。对所有人的疑惑,皆能一语道破。他对人热忱,充满理想,更坚持原则,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这是令我最佩服的。
  台湾的土地和资源有限,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我相信李师父的修养法则,可以提升「人」的品质,他的努力,带动好的影响,也带动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这是台湾重要的软实力。
  李师父因材施教,用各种活泼、幽默的方式教化大众,启发人的良知,使许多人愿意跟随,传承使命,为理想而奉献!
  我个人在锻鍊平甩之后,体证到平甩功除了改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人心平气和;思绪紊乱时,持续平甩,浮躁的心情就会慢慢沉淀。我常跟朋友介绍平甩功,因为能跟平甩功结缘,就会改变人的一生!

「集义联展」 结下不解之缘

干雅堂艺术空间创意总监 吴开干


  人生的际遇就是那么奇妙!多年前参加台北画廊博览会的活动,巧遇李凤山师父,他眉宇间透露不凡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那时,彼此不相识,透过杂志报导,知道他是台湾的黄飞鸿,正巧我在练截拳道及双节棍,所以想请益精进之道。
  九十九年梅门总部乔迁至丽水街,并举办「集义联展」, 经由陶艺大师翁国珍的邀约,和好几位艺文界老师一起联展,赞助梅门道场的建设经费,始正式与李师父会面,百闻不如一见的风范──仁、义、礼、智、信,并了解他推崇武道和武德的精神,更处处显露凤山美学观──欣赏创作者的用心。
  此后,与梅门结下不解之缘,学习平甩功之后,时时练习,甩出能量、甩出健康!它简单易学,对从事艺术创作的我而言,每每专注工作过久时,起来甩个二十分钟,就通体舒畅,精神又飞扬起来!平甩功通经舒脉,兼顾五脏六腑,常做有益身心,我如获至宝,很感谢李师父无私分享,利益众生!

只付出 无所求的李师父

画家、前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梁秀中


  几年前应王寿蘐老师邀请,参观她在梅门赏厅的水墨画展,就此认识了李凤山师父,对他致力于传承文化、推动世界大同,带着弟子为理想奉献,我很钦佩!
  李师父很爱国,这是大爱,这么大的志业,落实在教育、表演、饮食和照顾大众的健康,梅门的孩子,既规矩又活泼,还上台把喜悦带给大家,师父的教育很成功!
  我开始上梅门「大德修仙班」的课,大家的年纪差不多,有认同感,见面也都讲正向的话,相询有没有练功等等,互相鼓励,不会推荐维他命什么的!
  李师父常说要「内外兼修」、「身心合一」,以及身心灵的提升,随口讲出许多养生的道理,都是透过锻鍊体会的,不是背诵经典来的。
  我每天平甩约半个钟头,感觉身体越来越灵活,很多人问我:「老师,你的体力怎么这么好?你在这儿看画展,站了那么久,怎么不累?」我以前当老师,就很能站,但现在不只站,连坐和蹲,都比同龄的友人灵活。
  很多人都知道平甩功,但知道没有用,要练啊!练的时候要自然一点、轻松一点、慢一点,年长的人也能练得很好。
  没练功以前,我曾想八十岁以后就不再单独开画展了。但练功后,在身、心、灵上面,有不同的感觉;作画时,层次也提升了,做任何事情,心情都能沉淀下来,更能够感受李师父对大众的那份「只付出而无所求」的心境!

一个很正的人

前陶艺协会理事长 翁国珍


  我与李凤山师父因一只茶杯而结缘!
  有一回,李师父在南京西路附近巧遇一位我的学生,学生正用我烧制的茶杯喝茶,李师父觉得茶杯很特别,一问之下,与我通上电话,在电话中相谈甚欢。
  之后,只要梅门有活动,都会邀我参加。第一次见到李师父是在一个餐会上,他给我的印象就是「正」!李师父是练气的人,他所到之处,都能创造佷好的气场。
  李师父教导社会大众锻鍊平甩功,完全不藏私,我个人学习之后,只要有空就练,作陶时手劲更能收放自如,腰痠痛的情形也减少很多。我认为对师父所传承的功法,一定要先相信,相信之后,就要持续地练习,如此,一定会见到可贵的效果。

李师父助我一圆侠女梦

中央警察大学退休讲师 钱莹莹


  我从小就想当侠女,很早就听说李师父功夫很好,九○年时师父到师大演讲,我赶紧跑去听,结束前他说:「教大家一个功法」,我听了非常兴奋,结果教练只示范平甩功,我心想:「怎么那么简单?」不过李师父看起来就是功夫高手,跟他学功夫准没错,就直接来梅门上课。
  练功之后,体会到平甩功不仅是所有功夫的基础,还可以把陈年宿疾练出来。我二十岁时骑马摔倒,那时才刚学,只会慢走,不能疾奔。有一天,马突然跑起来,我不知道怎么让马慢下来,接着前面一个人摔下来,眼看着马就要踩到他了,我不晓得一提缰绳,马就会跃过去,心想:「完了,完了!」没想到马突然硬生生地停住,牠没有踩下去,倒是我摔了个四脚朝天,胸、背、腰都痛得不得了。后来虽然好了,可是年纪一大,特别觉得这些部位僵硬不舒服。练功一段时间之后,腰又痛起来,我知道就是那次摔伤的后遗症没有全好,练着、练着总算真正有改善,身体柔软很多,后来加上素食,很多人都说看不出我六十岁呢!
  平甩功简单易学,而且天天练效果更佳!遇到有缘的朋友,甚至陌生人,他若想学,我都先问他:「有没有时间练?」没时间就不轻易教,不能滥传!
  有一位教授朋友学了平甩功后,去美国探视先生,正好先生舌头上长一个包,就教他甩手,甩两天就好了;他回国后,有一天睡醒,突然眼睛看不见,医生检查说眼睛没有问题,但血压偏高,之后他天天平甩,甩两星期,后脑勺肿一个血包,约手掌般大,他再继续练,血包消了,头部也变轻松,血压逐渐改善,又再次印证平甩功排毒的效果。
  我常去的一家邮局,有一位负责盖包裹戳章的先生,每天盖到肩膀痛,我也教他平甩,他很认真每天练,过一阵子再见到他,他说:「真恨不得早点认识你!练功后,好多年的肩膀痛,不痛了。」用平甩功来交朋友,真的令人很快乐!
  有一天,我在便利商店教店员时,正好有位客人很感兴趣,我就一起教,再不久又在店里碰到他,他说回去教一个腰痛好多年的朋友,他练了以后腰不痛了,他的朋友说要谢谢我,我说真要感谢的是李师父!
  我常常关心别人练功的反应,曾发现有个人甩手的速度太快,我就再送他一片平甩教学光碟,要他掌握节奏,只要有心要学,我很乐意再多帮一点;若知道他们练得很好,我就很开心,我一定强调:身体有什么反应,要告诉我,或打电话到梅门,这是负责任。
  我是基督徒,知道有些敎友对气功有所误解,我都说:「我们的身体是圣殿,要保持良好状态,好让灵安住,可以一边平甩一边赞美主!」大家听了都能接受。
  我先生在交通部担任部长,他工作很忙碌,常常利用走路时甩手,边走边甩,他说有舒压的效果,而且练平甩之后,感觉气血畅通,精神容易集中,对睡眠也有帮助。
  他跟我一样有机会就鼓励大家练平甩功,虽然到目前为止,算不上功夫女侠,但因为有师父这么好的方法,让我们能发挥侠义精神,直接帮助到别人,令我非常喜悦!

凝聚小我的力量 完成超级任务 

前福建大学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贺立维


  今年年初,参加「国际生物能信息医学大会」,欣赏梅门功艺坊的演出,印象深刻,不久又与李师父和崔玖教授餐叙,从此经常参与梅门的活动,像祭天、中日文化交流展等,从中学到丰富的养生智慧与健康之道,生命里多了一份喜悦,也多了一份感恩,身心都增添了正面的能量。
  我早年研习物理,因时代背景,曾赴国外学习核子工程,也研究核子反应炉。目前离开这个环境已久,但心中仍不免要问:「人类为何要以如此可怕的武器互相残杀?人类设计出来的核子发电厂,又能保证不出事吗?一旦出了事政府与百姓有能力自救吗?」师父的「自驭之道」一句话道破了这个道理,人类不懂得自驭的话,迟早会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机器所毁灭!
  练习平甩功已逾半载,每天定时锻练,每次练完感到身心舒畅,睡眠安稳,工作精神集中,对身心助益良多,实应多加推广。如习过平甩功的人每月推广一位亲友,一年就有十二位加入平甩家族,那么,八年后世界上将有超过四亿人受益!
  莫小看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就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自序

单纯的舍,干净的得


  耶诞老人每年送礼物给孩子们,但可曾有人送礼给他?他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又是什么呢?倘我为耶诞老人,我要珍藏每一位孩子的笑容,这是我最爱的礼物!

  普传平甩功多年,此乃一自救法门,推广之目的很单纯,仅仅希望大家懂得如何自助助人,毋需畏惧外在千变万化的环境!

  平甩功源自人类的原始本能,简单易学,有练有效,不易走样,所以适合普传。但「可普传,却不可滥传」!很多人练习见效,想与人分享,实乃可贵之情操,但请记得,学到什么就传递什么,敬始慎终,切莫画蛇添足,将原始的东西复杂化。需知不平凡的效果和力量,来自原始的单纯及精准!

  我们单纯的舍,不曾有丝毫名利心,亦未曾渴盼回报,唯一期待的是──听到大家练得很好、得到帮助。当我们获悉无数人因平甩功,从失衡走向平衡、从绝望到充满希望,即涌起一股坚持的信念,这是大家回馈给我们的力量,支持我们继续努力!

图书试读

★自驭之道  观念篇★
 
规律锻鍊,平衡稳定
 
现代社会步调紧凑,人人皆忙,经常忙到忘记节奏、忽略休息,甚至积劳成疾。古人有云:「常欲小劳以养生,太劳则耗,不劳则淤。」劳动需以休息来调节。休息就是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健康的人都需要休息,何况是生病的人,更需要休息。
 
一个人如果病了,一定是有个地方不够干净,不是身体不够干净,就是心理不够干净,于是形成阻塞,循环到不了,身体失去规律,甚至规划的能力也没了,气血经过就拐弯,久之愈来愈不平衡,也更难修复,最后变得无灵、无气又无力了!
 
休息时好好调整身心,再出发时动力十足!此时最好保持念头单纯,不要胡思乱想。如何能够念头单纯?不妨追求形而上的东西,譬如静坐、看圣贤书等等,皆有助于安定心神,若有幸得到智慧启发,瞬间提昇,也能改善身体状况,达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休息并非停滞不动,而是暂停忙乱的步调,重新调节身体的规律。人体以循环问题最为重要,练气可促进循环,也不会过度消耗,是任何年龄、任何状况的人都适合锻鍊的方法。练气还可排除体内晦气、废气,自然提高免疫功能,制造抗体。持衡练习更能累积能量,使好者更好,萎者再生,但别忘了前面所提到的规律。
 
就大自然的力学而言,力量有波动和巨震两种。波动是规律且稳定的,是週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力量。譬如地球之转动,因自转有昼夜变化,因公转有四季交替,规律运作,循环不已。巨震则是不规律且变化的,也许突如其来、也许经过累积,是难以预测、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譬如海啸突袭,瞬间淹没大地,但若能察觉其中生机,毁灭却也是重生的契机!
 
我们处于天地间,要让身心变得规律,与天地共震,才能天地人三才合一!锻鍊平甩功即是制造波动,它的规律可平复身心。但因身体多少有其不规律之处,练习一段时日后,能量累积使身体产生巨震,即俗称「瞑眩反应」,此时更要继续锻鍊,掌握一线生机,让规律的力量去平服原来的不规律,待里外合一,巨震消失,恢复规律的运行,则生机更盛!
 
平甩功由外而内,让人从规律中变得一团和气,从和气中生出平常心和平等性,有了平常心和平等性,就容易体会到真正的平和,以致于能恢复平衡,与大自然稳定而恆常的能量同流一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让我感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扑面而来。“自驭之道”这四个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它暗示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掌控,一种不依赖外界,而是从自身寻找力量的智慧。在现今社会,我们习惯于向外寻求解决方案,无论是工作上的成就,还是情感上的慰藉,似乎总需要外物的填充才能获得满足。然而,真正的满足和力量,往往源于我们对自身内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掌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者,循循善诱,引导我认识到自己潜藏的巨大能量,教会我如何去驾驭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从而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稳定。而“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更是点睛之笔,它直接指向了我们存在的本质,以及面对困境时,我们所拥有的内在治愈能力。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可能包含着一些实践性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去探索和发掘那股深藏于内心的修复力量,让我们在经历人生风雨后,能够更加从容地站立,并且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

评分

当我看到“李凤山自驭之道(修订版)──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传递出的信息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个召唤,召唤着人们去深入探索自我,去理解生命最根本的意义,并从中汲取修复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而“自驭之道”恰恰提供了一种回归本源的可能。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平衡外在世界与内在自我之间关系的智慧,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非被动地被生活推着走。“生命的真相”这个词组,更是引人遐想,它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哲学和精神之旅,去揭示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本质,去认识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修复的力量”则为我带来了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创伤和失落,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疗愈内心的伤痕,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初看到的时候就带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李凤山自驭之道(修订版)──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光是这几个字,就好像在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一段关于自我掌控、关于生命本质、关于疗愈的深刻探索。我一直对这类能够触及心灵深处,帮助我们理解自身存在意义的书籍充满好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迷失,被各种外在的因素裹挟着前行,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而“自驭之道”这个词,恰恰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回归自我、掌握方向的渴望。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生命的真相,就像拨开迷雾,看到清晰的蓝图。同时,“修复的力量”更是给了我巨大的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创伤和挫折,无论是来自外界的打击,还是内心的挣扎,都需要一种力量去抚平、去治愈。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温厚的导师,引导我找到那股属于自己的、能够让生命重新焕发活力的力量,让我能够带着伤痕,却依然能够向前,更加坚韧地前行。

评分

这个书名,"李凤山自驭之道(修订版)──生命的真相.修复的力量",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散发出多层次的光芒,吸引着我想要一探究竟。首先,“自驭之道”这四个字,瞬间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自我掌控的渴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身不由己,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左右。我好奇这本书将如何引领我走向一条“自驭”的道路,如何帮助我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并学会运用这份力量去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驾驭。它是否会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抑或是充满哲思的启示?紧接着,“生命的真相”这几个字,又将我的思绪引向了对生命本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何而活?这些永恒的哲学命题,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为我揭示生命的奥秘,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清晰、更深刻的视角来审视自身和周围的世界。“修复的力量”则为我带来了疗愈的希望。生活中的不如意、身体的病痛、内心的创伤,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告诉我,我们身上蕴藏着怎样的修复潜能,以及如何去激活和运用这份力量,让生命在经历磨难后,依然能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评分

我个人一直对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思考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跳出日常琐碎,审视生命宏观命题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生命的真相”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他们所揭示的关于存在、意识和宇宙运行的深刻见解。我很好奇李凤山老师是如何去定义和阐释“生命的真相”的,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我们普段不易察觉的规律,或是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更何况,它还提到了“修复的力量”,这让我联想到身心健康的整体性,以及如何通过内在的调整来达到一种平衡和治愈的状态。在现代社会,压力和焦虑无处不在,许多人都渴望找到一种方法来缓解内心的痛苦,重拾生活的平静。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理论,帮助读者去理解自身的情绪机制,学会如何与内心的负面情绪共处,甚至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能量。这种对生命真相的探索和对修复力量的追求,是许多现代人内心的共同呼唤,我深信这本书能够触动许多寻求答案的心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