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料理科学

不可思议的料理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料理包含了非常多的科学知识,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
  透过30道食谱、18项实验、10项研究,
  从美乃滋及咖哩等佳餚向各位解说料理科学。

  读了这本书后,相信你也会爱上科学!
  从身边的食物开始学习,
  让你大吃一惊的有趣科学课!
 
  自己动手实验做做看:

  1. 什么是美乃滋(蛋黄酱)?
  2. 温泉蛋、软嫩的蛋料理
  3. 牛奶的转变
  4. 食物有趣的颜色变化
  5. 无法制成果酱的水果
  6. 不可思议的神奇味觉
  7. 趣味料理
  8. 盐的力量
 
  做出美味料理的小撇步:
  ◎汆烫出漂亮蔬菜的方法
  ◎精准掌握关火时间的方法
  ◎把硬梆梆的肉变软!
  ◎缩短炖煮时间的妙招
  ◎酵素的功效
  ◎美味的烤番薯做法
  ◎超简单的溏心蛋、温泉蛋做法
 
  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各种科学知识。

  我们每天稀松平常吃下肚的料理也蕴藏着许多科学。为什么蛋水煮后就会凝固?为什么烤番薯是甜的?这些平常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都有它形成的机制与原因。科学,就是找出并搞懂这些机制与原因。

  本书将介绍这些与料理相关的科学。各位不妨边阅读,边想想喜欢的食物及最近曾吃过的料理。当各位在读完本书后,相信对于常出现在料理中的食物想法也会有所改变。

  就让我们一起寻找隐藏在身边的科学吧!

本书特色

  1、食物科学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家便能轻松做实验。书中更列出了用超市买来的材料及厨房里的道具就能进行的实验,让读者亲自用自己的眼睛及舌头来体验。

  2、认识食物中各式各样的物质,看它们在砧板上、平底锅里的奇妙变化。

  3、提供主妇料理小撇步,包括怎么汆烫出漂亮的蔬菜、缩短炖煮时间的妙招、精准掌握关火时间的方法、把硬梆梆的肉变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平松サリー


  毕业于京都大学农学系,结束京都大学研究所农学研究科硕士课程。
  曾获颁京都大学总长奖,在研究所专攻蛋白质工学,研究落花生过敏原及种子中的蛋白质。2011年开始跻身作家,
  以将料理变科学的料理研究家之名,活跃于各个领域。着有《将「美味」变科学的食谱》(サンマーク出版)。

译者简介

蔡婷朱


  东海大学日文系毕。
  享受着透过翻译进入各个领域吸取新知的生活(虽然过没几天就会忘光光)。
  近期译作有《日本职棒小词典》、《历史料理时光机》、《电是如何传到家里》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水和油能够混在一起吗?
1.什么是美乃滋?
1美乃滋与淋酱
2为什么淋酱会出现分离?
做做看1:酱油风味日式淋酱
2.美乃滋的祕密
1乳化机制
2试做美乃滋
做做看2 :蛋黄美乃滋
实验看看1 :特调美乃滋
调查看看1:(美乃滋分离)
实验看看2 :确认清洁剂对油与水带来的变化
 
第2章 滑嫩的蛋与软Q的蛋
1.凝固的蛋
1为什么蛋会凝固?
2水煮蛋做法
做做看3 :溏心蛋与全熟水煮蛋
3挑战温泉蛋
做做看4 : 温泉蛋
调查看看2:(为什么水煮蛋时要在热水中加入盐或醋?)
调查看看3:(为什么要立刻冷却水煮蛋?)
实验看看3:加热水煮蛋的温度及时间
2.软Q滑嫩蛋料理
1做布丁
做做看5:焦糖布丁
2砂糖多寡能改变布丁滑嫩程度
实验看看4:调整砂糖用量后,布丁会有什么变化?
调查看看4:(为什么焦糖不会和布丁液混在一起?)
 
第3章 牛奶大变身!?
1.牛奶的成分
2.牛奶脂肪
1鲜奶油
2奶油
做做看6:奶油
3.牛奶的酪蛋白
1优格
2起司
做做看7:茅屋起司
美味食谱1:水果起司沙拉
实验看看5:比较看看茅屋起司
做做看8:简单的草莓牛奶
 
第4章 会变色的有趣食物
1.色素
2.因酸/硷造成的变色
1紫色色素「花青素」
做做看9:花青素汁液
实验看看6:确认花青素汁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看看7:查查看是酸性还是硷性
做做看10:醋渍紫高丽菜
做做看11:蓝莓果酱绿松饼
2色彩缤纷的炒面
做做看12:会变色的缤纷炒面1  咖哩&伍斯特酱口味
做做看13:会变色的缤纷炒面2  盐味
3.橘色或红色的「类胡萝卜素」
1胡萝卜与番茄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
2为什么虾子与螃蟹会变红?
调查看看5:(虾子与螃蟹的虾青素)
4.肉的红色
1血液与肌肉
2肉的变色
5.叶子的绿来自叶绿素
1光合作用
2会变色的主因
3汆烫出漂亮蔬菜的方法
做做看14:正确的菠菜汆烫法
 
第5章 无法做成果酱的水果
1.果酱如何制成
1果胶的作用
2加热作用
做做看15:苹果果酱
调查看看6:(为什么苹果要洒柠檬汁?)
2.精准掌握关火时间的方法
1关火的时间点
2糖的多寡
3糖使用量的调查方法
4「糖」、「酸」、「果胶」
3.只有水果能做果酱?
做做看16:番茄果酱
 
第6章 不可思议的味觉
1.味道很重要
1为什么会有味道?
2味道有5种
2.直觉觉得美味的味道
1甜味
2咸味
实验看看8:试做各种浓度的食盐水
3鲜味
实验看看9:感受鲜味
实验1:感受高汤的鲜味
实验2:感受小番茄的鲜味
3.让人警戒的味道
1苦味及酸味
4.味道的有趣变化
1味道的世界不是只有加法
2味道+味道不见得都有加分效果?
实验看看10:(咸味能加强甜味表现1)带出水果的甜味
做做看17:(咸味能加强甜味表现2)红豆汤
做做看18:(甜味能减弱酸味表现1)柠檬糖浆
做做看19:(甜味能减弱酸味表现2)醋渍白萝卜与小黄瓜
实验看看11:比较醋渍物的味道
3鲜味加鲜味等于更美味
实验看看12:实际体验鲜味的加乘效果
4溶化会变甜、冷掉会变咸
实验看看13:感觉味道的变化
(温度会改变甜味感受1)
(温度会改变甜味感受2)
调查看看7:(武靴叶)
 
第7章 连大人也会吓一跳的料理妙招

1.肉是什么组成的?
2.把硬邦邦的肉变软!
3.小火慢煮法
1炖煮时间要多久?
2缩短炖煮时间的妙招
实验看看14:砂糖能轻易溶解于水中
做做看20:日式猪肉根菜锅
做做看21:咖哩牛肉
4.炖煮以外的祕诀
1酵素的功效
做做看22:烤奇异果渍牛肉
实验看看15:试着调整腌渍时间及温度
2明胶实验
实验看看16:用蛋白酶溶化果冻

第8章 各种薯类食谱
1.马铃薯的种类
1松软?扎实?
2果胶与淀粉
3为什么会说「要趁热」
调查看看8:(马铃薯的特征)
做做看23:粉吹芋马铃薯
美味食谱2:粉吹芋风味马铃薯沙拉
2.Q弹的马铃薯
做做看24:松软马铃薯饼&Q弹马铃薯饼
调查看看9:(马铃薯与苹果)
3.美味的烤番薯做法
1番薯的甜味
2在家也能烤番薯
做做看25: 用烤箱烤出口感松软的番薯
做做看26:用平底锅做口感扎实的蒸烤番薯
调查看看10:(不同番薯料理法所产生的甜味差异)
 
第9章 食盐的力量
1.魔法调味料
2.食盐与水分
1释出水分
2带进水分
实验看看17:将蔬菜撒盐看看
做做看27:凉拌高丽菜沙拉
3.食盐与温度
1降低冰块温度
做做看28:冰沙
实验看看18:调查温度的下降模式及如何更快结冰
4.食盐与蛋白质
1在水煮蛋中充分发挥功效
2在汉堡排中充分发挥功效
做做看29:汉堡排
「调查看看」的提示与解说
尾声

图书序言

第1章 水和油能够混在一起吗?
 
1.什么是美乃滋?
 
1 美乃滋与淋酱
 

美乃滋能用在各式各样的料理中,无论是水煮花椰菜沾酱、淋在大坂烧上、拌成鲔鱼沙拉、还是拌成鲜虾沙拉,美乃滋总是相当受到喜爱。说不定还有人喜欢到每天都会吃美乃滋呢!
 
那么,美乃滋究竟是如何制成的?让我们回想一下美乃滋的颜色及味道,来猜猜里头究竟有什么成分。味道柔和,还带点酸味及咸味。颜色的话……是淡淡的奶油色。这样应该是有黄色系的材料吧?
 
公布正确答案!依照多寡顺序,材料有油、蛋、醋、盐,以及少许胡椒。有时还会依个人喜好添加黄芥末。
 
淋酱的基本材料为油、醋、盐、胡椒,两者的材料相似度还蛮高的呢!
 
但是,美乃滋与淋酱有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含油的淋酱就算混合后,只要静置片刻,油就会与其他成分分离,因此使用前必须再次充分摇晃混合。
 
那么,美乃滋的情况是怎样呢?即便经过许久,美乃滋的油也不会与其他成分分离。无论是放在冰箱冷藏一週或是一个月,都仍会是浓稠的奶油状。
 
2 为什么淋酱会出现分离?
 
为什么淋酱的油会分离呢?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形容词「有如油和水般」,油和水的感情非常不好,没有办法融合为一。淋酱材料中的醋是内含「醋酸」等成分的水,因此怎么样都没办法与油混在一起。
 
摇晃或搅拌淋酱后,乍看之下淋酱的油水会暂时混合在一起。这是因为水变成小粒子,分散在油当中,此状态又称为「乳化」。然而,静置一段时间后,油和水又会完全分离。各位不妨想像有2支关系很差的队伍,与其要成员们穿插比邻而坐,还不如将油队及水队各自带开,这样两边的心情也会好一些。当水粒子与油粒子分别聚集在一起并且愈变愈大,最后当然就形成油是油、水是水的情况了。
 
醋与酱油都是内含各种成分的水,所以彼此能够顺利混合。但是沙拉油却无法与任何一方融合为一。就算在混合了醋与酱油后加入沙拉油,酱油醋的水层还是会往下沉,上头则浮着沙拉油。
 
用打蛋器充分搅拌后,醋与酱油会变成细小粒子,暂时分散在油当中。不过经过一段时间,水粒子们又会聚集愈变愈大,到最后还是会分离成酱油醋的水层及沙拉油层。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