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果酱的职人之路 吃了柯亚做的果酱之后,我才知道我以前自己做的都不算果酱。
第一、食材:
果酱是需要时常接触到果皮的。譬如像是草莓这类水果,一般市售的水果泰半都有喷洒过农药,做成果酱后,食物潜在污染的风险更高,给孩子吃真的很不安心,知道柯亚的水果都是她自己一家一家找来的无毒有机水果,自然就放心的吃,也放心给孩子吃。
第二、层次:
非得经过很长时间的实验,才能抓得住食物和食物之间融合的配方。因不同水果的处理方式,以及混和的比例,便能尝出「层次」这件事,柯亚这点非常努力啊!
第三、实在:
处理好的口感,需要很繁复的动作。柯亚急不来的这点个性,着实是最佳的品质保证。多次的配合下来,知道她宁愿让货架空着,也不愿忽略该注意的细节。这就是实在。
这是我眼中的柯亚,以及我味觉里的KEYA好食光!
米力
推荐序2
用好水果做好果酱,加入果酱拥护者的行列吧! 会认识柯亚以及她的果酱是从「礼物」开始的。
上下游新闻市集在去年(2011年)九月的时候才开站,网站名称顾名思义就是包括「新闻」和「市集」这两个元素,作为一个想要兼顾独立新闻和无毒农产加工品推广的平台,又希望成为上游(生产者和作者)和下游(消费者和读者)之间的最佳桥樑,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规则,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加入为我们的作者,可以自由上稿,我们欢迎大家写作台湾这块土地上任何关于土地、食物、环境的事情,读者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可以给作者点数,作者累计点数后,就可以依点数换礼物。
礼物则来自全台各地友善土地耕作的生产者,我们广邀各方生产者一起加入「礼物团」的行列,结果有好多热情的生产者共襄盛举,主动提供他们最自豪的礼物,内容包罗万象,非常精采,有的是一把过猫,有的是免费的产地旅行,而当中最吸睛的莫过于「好食光 生活厨房」的甜点和果酱了,「男子汉布朗尼」和「纯粹绿柠檬塔」光听名字就好有气势,更别说「黄柠檬凝乳」和「苏格兰太妃糖」多么引人遐想了。
因为非常想要吃吃看她那取名梦幻的果酱们的内涵是否真如其名那般梦幻,在这种怀抱着小期待和其实是很贪吃的情境下,开启了我们的合作之路。
我知道现在不是要写上下游和柯亚是如何相恋(?)的罗曼史,但我想我永远会记得那天柯亚顶着她清纯的学生妹头(还未大改造前),带着她的诸多果酱作品,出现在上下游的那天傍晚,她在介绍果酱的时候就像在介绍自己的小孩一样,那么有自信,那么美丽,那么有活力,而最令人惊艳的是好食光的果酱颠覆了「果酱」的保守样貌,她为果酱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
果酱不该只有被抹刀抹平在面包上这样呆板的命运,好食光的果酱可以调入牛奶、咖啡、红茶,甚至可以是优格、起司、冰淇淋上的美味点缀,她分享说,有个妈妈把草莓柠檬碎加进牛奶里给总是赖床的女儿当作隔日的早点,结果隔天一早那位小女孩自动在餐桌前报到,嚷着要妈妈再做那个给她喝!
抱持着「果酱不该只是配角」的坚定信念,柯亚用生命捍卫果酱应有的地位,成为果酱永远的拥护者、提倡者和创作者。
她坚持使用无毒水果作为果酱原料,并运用她对台湾水果的热爱,创作了多款混搭口味但又经典无比的果酱。她跟我们说,在这么多果酱当中,她最喜欢制作柑橘类的果酱,「因为柑橘类果酱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果皮了,如果是用药的水果,我真的不敢保证我的处理方式会把农药彻底排除,为了客人的身体健康,我不能冒这个险。」
我们一直认为手作果酱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因为就算是使用相同的水果、相同的食谱,但不同的人所制作出来的果酱风味就完全不同,那款果酱就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
如果说果酱是艺术品,那么柯亚应该算是年轻秀异的艺术家,用她天马行空的创意、无比敏锐的味觉和灵巧精致的手艺,带领大家进入果酱的世界吧!我想,这将会是场最华丽的舌尖旅行。
章雅乔
推荐序3
果酱、甜点与花的交会 2010年4月,我收到来自柯亚的邮件,内容是说她是个做手工果酱也贩售果酱的人,希望能以果酱请我搭配花礼送给即将要开店的朋友。她的预算不多,我因为不是作店面生意的,所有案子都是客制化,我有接单的起价,再加上日期刚好碰上我有婚礼场佈工作,通常就只能说抱歉无法服务。但我看着这封信件,除了心里谢谢她喜欢我的花之外,完全能感受到柯亚对于自己做手工果酱的热情和使命,加上她的提议是我一直都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答应了。她来拿果酱花礼的那天,我不到7点就出门去会场工作,我交待了管理员,所以和柯亚没见到面。
再次联系上是一年后,我开始使用脸书,看到彼此。隔月我们都参加林怡芬的插画课,才算是第一次见面和认识,还记得那天上完插画课,我俩又到附近的深夜食堂ZABU续摊,两个人像是好久没见面的老朋友似的,有好多事要讲,一直聊不完还错过了末班捷运,现在想来好不可思议。
见了面后我们的合作就马上开始了,柯亚因为研究法式甜点,2011年7月在小南风策画「巴黎我爱你」结合果酱创作及摄影展,同一个月我们合作了「甜点花礼」的分享课程,一样是巴黎我爱你的主题,我们分享了我们认识的缘起,这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第一堂课,柯亚分享了什么是法式甜点、介绍法式甜点的代表人物、示范制作「焦糖盐之花」,每个学员装瓶后,再跟着我将果酱搭花礼。「甜点与花」的分享课程是创新的、别人没有的,柯亚把甜点「文化」的那部分带到课程里,从大家的反应,我认为是很成功的,接连着几个月,我们又合作了「野餐」、「夏日派对」等等。这每一堂课就像是做一个企画,我们见面先讨论下一堂课要做什么主题,有时候我先有想法,柯亚依我的花再想她的部分,或有时候她先有甜点的想法,我再来配合她,有了主题后我们再来想这些内容可以让参加的学员获得什么知识、什么技术、还有什么礼物,这些都得先过我们自己这关,再来就是拍摄课程图,我们模拟上课的过程,採买及制作好之后拍照,拍照是由我的另一半奥利佛来执行,3个人讨论构图、画面配置、一起等阳光,加上后制,这样也要消磨上一整天。我们一人在台北一人在彰化,几个月下来觉得是需要调整脚步了,柯亚觉得她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继续研究甜点和创造更多口味的果酱才行,我们决定暂时休息一下,或许甜点与花的分享活动一年办一次就好。
但我们的合作没有因此停住,同年底我们又合作推出圣诞赠礼「圣诞快乐果酱+果实甜甜圈」,此款果酱一出,果然让人惊艳。柯亚说,把大地丰收的喜悦全都收进这瓶中,我简直是感动的不得了,龙眼荔枝等7种果干、杏仁南瓜子等6种坚果、八角丁香肉桂等5种香料还有阿尔萨斯白酒,然后教你配红酒、黑咖啡、起士或黑巧克力都对味。
我眼里的柯亚不只是煮果酱的人,果酱就是甜点,她研究的是甜点,她选择有机无毒的食材,每开发一种新口味都要从最源头的食材开始研究,了解食材与在地文化,然后教我们认识食材的选择与搭配,果酱不是只有在早餐时涂抹面包而已,果酱的延伸可以作沙拉、饮品、甜点……。现在我的冰箱里固定都有柯亚的果酱3~4种,随时调个果酱茶饮,或是像她经典的草莓柠檬碎加一点马司卡朋乳酪和一片薄荷叶就是宴客甜点了。
我和柯亚虽然一个是花的工作者、一个是甜点工作者,其实是很像的,我们都是做自己喜欢、有创意的工作,亲手制作、传递温暖与幸福、使生活更美好。这次好荣幸受邀写推荐序,抢先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我看见柯亚注入果酱的满满热情和创意,这是一本「完美果酱事典」。
陈谊纶
推荐序4
遇见果酱女孩 我和柯亚的认识,非常奇妙而充满生命的期待。
去年元宵节隔天,在华山特区走逛市集,一位女孩从她的摊位蹦跳出来,唸出我的名字。然后,高兴地嚷道,「你要不要吃阿公脐橙做的果酱?」
「阿公脐橙?」我听了一头雾水,但随即想到,前些时在乐活杂志,介绍过一位池上九十岁的老人,专门在种植有机水果。女孩说的正是他,为了制作有机果酱,她跟阿公订购了这种新种类的水果。她随手取了桌上的小块饼干,涂了脐橙果酱,请我试吃。手工果酱,一尝即知,舌尖随即传递来丰厚而天然的果气浓香。
我一边赞叹,一边继续聆听她的果酱经,彷彿失落多年的友人在华山特区叙旧。她侃侃而谈,跟我提及诸多失落的水果,许多我好奇的困惑的,她都在逐一尝试。眼前的女孩,生活里充满了美好的果酱蓝图,以及果酱带来的人生哲学。
果酱女孩来自我年轻时赏鸟的启蒙地,大肚溪口附近的伸港。阿公是我在池上旅居时,念念不忘的挚友。这趟意外的市集之旅,让我缅怀起尊敬的前辈,更惊奇地认识了这位充满理想的年轻朋友。
女孩的果酱信念是快乐,跟人家分享食物的快乐。阿公在后山贩售有机脐橙亦是,而我也偏好撰写这样努力生活的风土故事。此后,我们三个人虽未再谋面,却有一个微妙的三地情谊,靠着文字和手信在问候。更靠着她的手工果酱,持续把遥远的三个人的快乐,继续保温,温馨地罐装着,在这座小岛上,逐一分送到熟识和陌生人的手上。
刘克襄
作者序
好果酱,让生活发光! 现在喜欢的生活都是慢慢练习来的……
几年前我还在台北,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上班族,经过工作大量的操劳,本就虚弱的身体再也负荷不了,下定决心回乡休养,偶然间看到一张果酱食谱,正逢草莓盛产,和大妹合力熬了几锅,结果失败连连:凝胶过度的,色泽不美的,甜到让人牙根发疼的……这些失败反而激起斗志,一头栽入果酱的研究,因此创立了「好食光Keya Jam」。
吸引我的是这么简单的三元素:水果、糖、酸,竟能变化出这么丰富多元的滋味,开启水果加工这门学问如此灿烂精彩的一页。对我来说,果酱是个人的创作,一本书、一场电影、一段旅行都是触发,让我期待将这些想法熬为甜甜的果味放进瓶中迫不及待与人分享。因为挑选水果,我重新踏在土地上,跟着节气过生活,感受阳光风雨的更迭转变,更加打从心底感谢农人的辛勤付出,让岛上四季都有丰饶物产,我经常往台中的合朴农学市集找寻果材,后来也成了市集的一员,每个月在市集与农人、消费者交流分享。
一瓶小小的果酱能够窥见的世界好大,从制法追本溯源寻出不同地区看待它的方式,从日常饮食可以看出欧洲对于果酱的执着与喜爱,从口味选择能明白一地的风土气候是如何影响着果酱师们的取材……这些都让你手中一瓶瓶的果酱有了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味,一尝是否能尝出来自土地与果酱职人的心意呢?
这一页像是颁奖典礼的舞台,我领着奖在台上发表感言,请容许我唱名家人:爷爷柯阿谋、奶奶柯李芒、爸爸柯呈芳、妈妈林月娥、大妹柯为邑、二妹柯秀菊、小妹柯潍,家人是最有力的后盾,让我能专心决然投入。更感谢朋友们一路的包容相挺,感谢你们陪伴一起,让我领会了「伙伴」支持的感动,感谢喜爱好食光的果酱迷,你们的赞美成了马啡,让我继续投入。现在想想回乡的决定多么正确。
最后谢谢幸福文化的工作伙伴们,共同的努力,以及摄影师周大哥、Arko Studio 光和影像的志潭一起拍出这么棒的画面。真心感谢大家一路的包容相挺,谢谢大家。这本果酱书掏尽了我几年来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能带给正在翻书的你更多好的触发。
「好果酱,让生活发光!」这是上下游新闻市集的雅乔为我的果酱所下的定义,写得太好,我再也找不到也写不出更贴切的词语了。因为热情,我走到这里,发出温暖的光,并持续往前迈进。
好食光的第十年。
转机一趟甫抵达伦敦就搭上火车,徐徐前行至彭里斯,脚步未曾停歇,我脑海中也开始回想从第一瓶失败的果酱开始,到现在能获得国际肯定,这一路走来,我也未曾停歇或放弃。
真不可思议,我做果酱将近十年了!生性浪漫的我,将果酱创作视为对岛屿的赞咏,不断探索水果的各种可能性,这些灿烂精彩的台湾水果,无疑是让我持续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能将台湾岛屿的丰饶产物,熬制成各色各味优异的果酱,封存这些芳香果实最美好的当下,实在是件幸福的事。
正因为台湾水果品质顶尖,无论如何都想让世界品尝惊叹,成了我这次参加英国《世界柑橘类果酱大赛 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 & Festival》最主要的意志。我带着从宜兰、台中、台东种出的金枣、金桔、茂谷柑等柑橘,其所封存的风土滋味,不负众望在这个「果酱界奥斯卡」手中获得最高荣耀-年度双金大奖。
感谢台湾水果成就了我,引领着我来到世界的另一端,向大家介绍台湾。
这是好食光的第十年,对我而言,才正要开始。这次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我要持续创作,让岛屿果味得以跨出海洋被世界品尝,更多人能透过果酱认识这块土地所孕育出来的水果之美。
2019, 3, 16 写于英国彭里斯亚
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