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改变了超过一万四千人的人生
「我想克服怯场!」
「我希望自己变得很会演讲!」
但就算许下愿望,情况也不会改变。
这问题当然没有简单到光用想的就能解决。
您好,初次见面,我是鸟谷朝代。
我是日本唯一专为怯场症者设立的协会「克服怯场症协会」的理事长,也是专治怯场症的专家。
想要当众说话,手或声音却会颤抖,脑袋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便是所谓的「怯场」。为了饱受怯场之苦的人们,我每年都会在社区大学或公司、学校等处,主讲两百场以上的演讲。
我教导许多人说话与演讲技巧,并以为志业。但我之前并非新闻主播,也不是谈话专家,而是任职于地方政府的公务员,而且还是那种「由于过度怯场,完全派不上用场的公务员」。
过去因极度怯场而自我厌恶的每一天!
接下来,想跟各位读者稍微介绍我的怯场症历程。
我记得,那是国中一年级时,轮到我要在国语课上唸课文所发生的事。小学毕业前,我都还算擅长唸课文,但那时我的声音突然颤抖,而拿着课本的手也是抖个不停。
坐在我前面的男同学惊讶到转过头来看我,那场景对我而言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那之后,我只要听到要唸课文,当时所感受到的恐惧就会甦醒,之后轮到我唸课文的日子,我就会装病,逃到保健室。
其他如上音乐课时,一想到要吹直笛,我的手就会发抖到无法吹奏;歌唱考试时,也因为紧张到难以唿吸,导致声音出不来等等,每次一想要在大家面前做些什么,我的手或声音就会颤抖,并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
升上高中后,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还变本加厉。
我曾经参加入软式网球社团。然而,练习时原本都没事,比赛时却因紧张导致错误连连,一直带给同队伙伴困扰。
不断陷入这种情况的时期,不只运动如此,甚至看到人们在歌唱节目或戏剧、记者会上「紧张的模样」对我而言也是折磨。
「到底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啊......」感到难为情的我,每晚都躲在棉被里哭泣,青春期过得非常痛苦。
我以「再也不想要在课堂上发表」为理由,而放弃升大学。(由于我的在校成绩算好)老师们都很惊讶,但我无法说出事实,也不顾周遭的反对,就决定在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
很幸运地,我通过了国家公务员与爱知县名古屋市的招聘考试,于家乡的名古屋市政府就职。
起初在办事处工作,但到市政府的第二年,我二十岁时,便调到了祕书室。而在祕书室工作的第二年,又竟然被任命为市政府领导人——市长的祕书。
在超过两万人的市府职员中, 我是唯一的市长祕书, 也就是所谓的「位居要职」。我实在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单位里,被选为市长祕书的会是不喜欢受到瞩目的我。
明白我个性的双亲为此感到担心,我自己也觉得压力好大。但由于这样的机会不会有第二次,我还是决定好好努力看看。
每天都会有许多知名政治家或演艺人员来拜会市长。而电视节目的拍摄或採访也不少,每当需要我参与其中或端出茶水时,我都在跟自己发抖的手战斗。
「我果然无法胜任这工作」、「这样的我根本没有当祕书的资格」我每天都在责备自己中度过。
尽管如此,这工作也做了四年,接着调职令就来了。
下一个服务单位是教育局。
在教育局,会针对学校教职员举办研习或说明会,我们时常要轮流当讲师、司仪等。
对本来以为终于不用在别人面前发表的我来说,当研习讲师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轮到我当讲师或司仪的当天早上,我就会装病请假。
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旁人当然也就失去对我的信任,人际关系也变得不好,最后我因自律神经失调而留职停薪。
虽然几个星期后就复职了,但自我厌恶感却愈来愈强烈,每天都过只要出门上班就令我感到痛苦的生活。
转机降临到「恨透在别人面前说话」的我身上 在教育局服务的第四年,下个单位的调职令又来了。
而这个单位的名称是市议会调查课。
然后,就在此时,对我来说「人生最大危机」=「转捩点」出现了!
由于市议会的工作人员必须广泛地了解市府的事情,因此调查课的全体同仁都要在位阶低于课长的其他职员面前,发表长达二十分钟的市政研究报告。
之前,我都躲掉要当众说话的工作,硬是丢给其他人承担,但因为这是全体同仁都要发表的,唯有这次我是躲不掉的。
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只能辞职了。不!应该要早点辞职才对!
我的怯场症严重到这种地步,本来就不像一般人一样能做好工作......我已经想到辞职这条路,也下定决心迎接终将到来的离职日。
然而,不知为何,我就是有种无法放弃的感觉,便开始在网路上搜寻关于怯场症的资讯。
目前为止,我只有想着要如何躲开当众开口的场合,但现在是我第一次寻求逃避以外的方法。
如果用「怯场」、「紧张」等关键字来搜寻,会搜到许多精神科的网站。
药物――
如果吃药就能抑制怯场......这么想的我马上就到精神内科看医生。
医生速速听了我的话后,只说:「那我开药给妳吧。」
对于太过笼统的对应感到失望的同时,我有点害怕。
身体明明没有哪里不舒服,却要吃药这点让我反感,最后我还是没有使用药物。
接着, 我的目光停驻在「催眠治疗」的小广告上, 那广告写着「治好你的脸红、冷汗与口吃」。
以电话预约后,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走入一间老公寓,一对一地接受老师的催眠治疗,但花了超过二十万日圆却几乎没什么效果,反倒让我觉得「我的怯场症果然是治不好的......」而意志消沉。
距离我上场发表不到一个月,就在我正要放弃,觉得只有离职这条路可走时,找到了在社区大学开设的「谈话讲座」。
虽然我对「靠谈话讲座治好怯场症」感到半信半疑,但时间实在所剩无几,我马上就报了名。
一去体验课程,就看到有十位年龄约五十到六十几岁的男女正在练习发声。
每个人都从腹部好好地发出声音。
有些人在唸歌舞伎的开场白,有些人则是在练习演讲,但大家都讲得很好,根本就像专业演员。
「刚开始我只要一紧张就完全发不出声音, 但练习之后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呢!」我受到这句话的鼓励,也有了勇气,觉得「自己或许也能办到」!
即使从表面看不出来, 但其实大家都因紧张而烦恼不已, 当我知道这点的同时,也放下了心。
「从这间教室开始努力看看吧!」、「我再也不要那么害怕在大家面前讲话了,好好面对怯场的毛病吧!」我下定了如此的决心。
我赶紧制作了工作发表用的大纲及脚本。
仔细想想,之前我就算有上台发表的机会也全都躲掉了,像这样准备还是第一次呢。
我练习唸了好几次,同时也请旁人帮我听听看。
练习时, 我感到自己有了明显的改变, 从「在别人面前说话」=「发抖、厌恶、想逃离」到「当众说话」=「我好像多少做得到耶?」
终于,轮到我发表的那天......结果我想不用说你也能知道了。
我到现在都还忘不了,那天我没有躲掉,而是完成发表的舒畅感,以及幸好不用辞职的安心感。
就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今日的我。
你的人生也能靠「说话方式」改变 以此为契机,感谢谈话讲座让我克服了怯场症。
之后,我当了讲座助理,协助许多人克服怯场,于是我心中也出现了一个疑问。
那时,提到「谈话讲座」,一般的印象是请退休的前主播来当授课老师,让能言善道的人更为精进。
事实上,在日本并没有确切诉求「克服怯场」的谈话讲座。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擅长说话是与生俱来的吗?因为这丢脸到难以启齿吗?但明明就有对此感到非常苦恼的人吧。
像我这样十七年来有着严重怯场症的人,都能改变到这种程度。
谈话讲座拯救了我,而我想要把这样的经验推广到社会上。
我想协助像我这样暗自苦恼的人,便爽快辞去稳定的公务员一职(笑),创办了专为克服怯场症的谈话讲座「怯场症者.不擅言词专设演讲学苑Ⓡ」,并且创立任何人都能轻松改善怯场的方法,到现在也有十二年了。
而在二〇一四年,我发起「一般社团法人克服怯场症协会」,此为日本第一个由曾经是怯场症者为受怯场所苦的人们所创立的协会,并任职理事长。
于日本各地的社区大学、学校、公司、组织举办演讲,至今协助了超过一万四千人,包含其他讲师在内,协会共协助了超过两万五千人克服怯场。
正因为我有过重度怯场症,所传授的并非是常见的演讲技巧,而是真的能够克服怯场的诀窍。
从事协助他人克服怯场症的十二年来,我遇过几千次、几万次这样的场面――
「我曾经有重度怯场症,但现在我能在一百人面前演讲呢!」
「我克服了怯场症,而且当上了研讨会的讲师!」
这与「至今都不会骑脚踏车的人,凭着练习终于会骑了」是一样的,并非奇蹟。
演讲、说话方式都属于技巧。和骑脚踏车一样,只要训练就能愈做愈好。
没有人一出生就会骑脚踏车吧?一开始需要辅助轮,然后从习惯踩踏板开始。
习惯了之后,再将辅助轮拆掉,由爸妈在后方支撑着,练习取得平衡,最后爸妈放手让孩子自己骑车。
应该许多人是这样练习了一到两个星期,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会骑了吧。
开车也是如此,起初完全没有开车技巧,在驾训班学习知识与实质技能,透过不断实际演练以习得驾驶。
就如拿出勇气学会骑脚踏车、开车的人得以扩展活动范围,当你克服了怯场,与他人之间的来往、工作或兴趣也会愈来愈广泛。
一口气将勇气、自信与幸福拿到手吧!
希望有以下困扰的读者都能够阅读本书――
l 到了陌生的地方,想到非得自我介绍,就感到沉重。
l 想到要参加婚宴或派对就很忧虑。
l 在同乐会或家长会等场合,时常祈祷不要轮到自己上台说话。
l 出席葬礼或饭店入住登记时,觉得在别人面前写字很可怕。
l 当轮到自己要在朝会上发表,就超想请假。
l 不管是唱歌或演奏乐器,只要一想到要当众表演,就觉得很讨厌。
l 还有,认为怯场症「因为是种病,所以治不好」。
l 觉得「自己个性内向又负面,根本不可能在别人面前好好说话」。
l 近期需要上台简报,想到就讨厌,可以的话想辞职。
l 试过了各种疗法,但紧张的问题却没有改善。
l 认为「要是没有怯场的问题,我的人生就会更顺遂了」。
如果你符合以上其中一项,请务必要读到最后!
顺带一提,上述全部是过去的我发生过的事,但我现在:
l 治好了怯场症!
l 内向又负面的个性也改变了!
l 不需要(因怯场症)辞掉工作!
l 尽管催眠与药物治疗都没效,但我还是改变了!
l 人生充满和谐与愉悦,好比乐园!
然而,如果放着怯场症不管,就有以下的坏处......
1老是感到紧张不安 尾牙、饯别或迎新、同学会、家长会......无数个当众说话的机会, 但无论何时、何种场面,你都无法打从心底享受。
2在职场上无法获得他人信任 躲掉重要的上台简报,或在开会时一言不发的上班族,是没办法取得周遭信任的。
3没有朋友 当朋友或同事拜託你「在婚礼上致词」,你是否一不小心就露出厌恶的表情,或予以婉拒吗?请好朋友帮忙,但对方不仅没给予祝福的话语,还露出了厌恶的表情......这种悲伤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4变得讨厌自己 因为怯场症, 也讨厌在许多人面前发表, 所以也愈来愈讨厌一直在逃避的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辈子都不可能好好说话吧。
5无法享受与人交谈的乐趣 要是不去处理不擅长与他人对应的问题,就无法由衷享受对话的乐趣,也会给对方不愉快的印象。
以上1∼5点,都是我曾经发生的事......
借这个机会,我要向当时的主管、同事与朋友们深深致歉!
而当你不会怯场、拥有说话力后,就会发生这样的「好事」!
l 因为已经不再害怕,跑业务、谈生意、聚会、地区活动、联谊……不管去哪里都无所畏惧。
l 在正式发表时变得更强,公司与客户都信赖你。
l 不再对交谈感到困扰,在工作往来、朋友相处、与邻居互动上,都能给人好印象。
l 能有自信地当众说话,姿态或表情、身形也在无形中变好。
l 工作与人际关系都变得顺遂,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我敢说,在人生中,「说话的方式」是最重要的技巧。
学生时代用成绩高低分优劣,但成了社会人士后, 别人是靠「你懂不懂得说话」来判断你是否有能力做事。
就算有再怎么聪明的脑袋、再怎么好的点子或企划,如果没有将之发表于众人面前的技巧,也没有用。
「能够当众发表演说的人」确实会拿到更多生意机会,人生也会变得精采。但如果缺乏训练,多么可惜啊!
甚至可以说,阅读本书的读者「都是今后有机会当众说话的人」。
也就是说,「是社会需要的人」。
因为当众说话这件事,是受人之託才会做的事。
而你如果不被他人需要,就不会有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
「这场演说,我只希望由你来主讲。」
「这个简报,我想全部都交由你来负责。」
受到如此请託时,希望你能愉快接受。
就算不是现在也没关系,我希望你有一天能够说出「我会试看看!」、「请让我负责!」
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人生只有一次。
假装无视自身怯场的问题、不断找借口,一辈子都在逃避于他人面前发表;或是,一次正面迎击并且克服怯场症,不管遇上什么样的场合,都能愉快地接受、承担下来。
这两种人生,你要选择哪个?
纵使烦恼,怯场症也不会痊癒。烦恼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早点开始练习,也能早点轻松!
二〇一六年四月
鸟谷朝代